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傅晓锋

  [摘 要]实训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训室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提高实训室的管理水平,让实训室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是每一个高职院校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95-02
  1 引 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高职院校实训室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训基地,实训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实训室的建设、管理与应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实训室的相关管理和建设却没有跟上实训室快速发展的步伐,导致实训室管理工作滞后,实训教学不到位,没有发挥出实训室应有的效能。
  2 当前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实训室规模不断扩大,实训设备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逐步暴露了现有实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室管理体制封闭。学校存在典型的“双重”管理误区,即设备处与系部共同管理实训室,设备采购、实训室配置由行政部门负责,教学运行由系部负责,责任划分虽较为明确,但并不利于实训的开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各院系为教学方便都想做到“小而全”,规模效益低。实训室管理分散,各实训室的场地、设备、人员分属于各个专业,仪器设备、人员只为了开几门实训课,人员和设备不能统一调配,而且很容易造成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和实训管理人员工作量不均衡。
  (2)实训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实训人员编制少,构成单一,无法形成有效的人才梯队。实训室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专职人员少,待遇低。由于受到传统的观念影响,实训室人员不太安心实训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职称结构以初、中级为主,很少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人员,就连这少量的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人员也不安心在实训室工作,在想方设法转为专任教师,离开实训室,由于学校缺乏对实训室人员的激励机制,影响了实训室队伍的稳定。
  (3)实训室开放性不够。现在绝大多数实训室管理是封闭式的,除了规定的课时外,实训室其余时间往往不开放。对每门实训课而言,实训的次数、时数、时间、学时数都有具体规定,学生没有任何机动时间上实训室。实训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其他任务,基本处于封闭和各自为战的状态,既不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也未面向社会提供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服务。而实训项目多数仅停留在较低水平上,缺乏创新意识,限制了实训成果的提高与转化,学术、科技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
  (4)实训内容、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实训基本上是依课程而设立,实训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具有综合性,能结合企业实际的实训项目或课程,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 实训室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多层次管理系统。实训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把实训室建设、实训室管理、实训教学统一起来,使实训室成为独立的实体。
  (1)建立实训中心统一管理机制。根据实验实训技术归类、专业群分类和功能设置进行整合重组,组建以学科群或专业大类为基础的大学科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方面要作精心准备,既要强调实训室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各院系之间在实训教学方面的有机联系性。通过建立实训中心统一管理机制,可以保障实训教学体系的建立和综合实训的顺利进行,又可以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试验条件,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2)开放实训室。高职院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它在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优先保障教学计划完成的前提下,积极为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支持。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将全部或部分实训室向学生开放,敞开大门、降低门槛,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针对不同功能的实训室,或局部开放,或全部开放。
  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要建立实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训室开放登记制,各开放实训室实行轮班制,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指导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实训室开放工作。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可挑选部分技术水平较高、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参与到实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使用能力。
  对社会开放。实训室除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科研条件外,还应发挥其社会服务的作用。加大实训室对外开放力度,采取开放、联合、共建等多种形式,争取和企业、社会上一切可能的合作机会。如承接校外培训,或进行校企科研合作,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研究开发,既可获得经济效益又可获得社会效益。
  (3)加强实训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实训管理人员是提高实训室效益、提高仪器使用率的决定因素。目前在福利待遇及职称评定等方面,高校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与专职教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实训室很难留住优秀人才。为了提高实训室人员的技术水平,高职院校要重视实训室管理队伍的人才培养,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励制度。实训室工作人员辛勤工作在第一线,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的服务,其工作的重要性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培训进修等方面要予以制度保障,这样才能稳定实训室管理队伍,充分调动其参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要为实训教辅人员提供进修机会,尽快提高其综合素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训人员到校外进行培训学习,促使其提高业务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训队伍,是实训室管理的根本保障。
  (4)实现资源共享。为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效能,必须逐步打破仪器设备小而全的格局。增加实训资源的共享性和透明性,全校实训设备资源可以在网络系统上互查,并可以跨学院间使用。整合相近或相同功能的实训单元,采购设备时应考虑到使用的学生人数。实训设备的采购要严格审批,尤其是贵重设备,杜绝采购后因场地不够或没有而造成闲置。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统筹,有相近或相同功能的设备应控制采购,避免设备的重复采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另外,要加强各实训中心或实训室之间的友好合作,共享仪器设备资源,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应有的作用,提高利用率。
  实训室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必须严格遵循教学管理规律,科学化管理实训室,使其充分发挥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胜明.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室科学化管理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
  [2]李秀峰.关于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8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