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背景下的滁州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傅帅雄 张可云 易毅

  摘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是国家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将会对滁州市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滁州应紧紧把握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必须认真思考滁州市在中部地区的地位以及在格局变化发展中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布局;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F120.4
  
  一、引言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新变化,必然带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和资源的全面整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继《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国家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出台的又一重大区域性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作为国家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必会对中部地区各省市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是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充分体现了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首先,中部地区是我国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东部地区、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正如刘易斯所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其次,中部地区是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中部地区因为开发、开放滞后而有后发优势和潜力,实施中部崛起就能够挖掘这种潜力。最后,中部地区发展的带动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既承东又启西,既照南又顾北。中部地区发展的外溢效应能够同时惠及东部和西部。因此,综合分析就会发现,中部崛起具有“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就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装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
  因此,可以说近几年国家关于中部地区的规划和政策的密集出台,是引领中部地区发展格局优化的需要,必将带来中部地区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乃至全国范围内资源的重新整合。在此背景下,滁州市必须认真思考滁州所在的皖江城市带与其他城市带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充分考虑中部地区发展格局变化给滁州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科学的战略定位和不断提高的核心竞争能力,参与到这场深刻的区域经济变革中去,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目标。
  二、滁州市在中部地区的地位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的影响,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刻不容缓;而广大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中部各城市都希望能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把握机遇,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6大城市群是中部人口产业最为密集、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增长潜力也最为巨大的地区。因此,要在新的一轮区域合作竞争中抢占先机,增强自身经济实力,首先就需要分析当前滁州在中部各城市当中的地位。
  (一)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GDP增速比较
  地区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规模的重要变量。从中部所有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包括省会城市)近三年的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见表1-1),滁州年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26518万元,排名第45位(共81个城市),处于中间偏后的位置。滁州年均人均GDP为10247万元,排名第59位,也处于中间偏后的位置。但滁州近三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年均GDP增长率为14.87%,排名第28位,相对比较靠前。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滁州的经济总量以及人均经济规模在中部地区来看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这充分表明滁州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
  (二)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见表1―2),滁州近三年第一产业年平均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69%,比重较大,处于中部81个城市的第15名。第二产业年平均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92%,比重较大,但与中部的其他城市相比,该比例有些偏小,仅处于各城市排名中的第61名。从第三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年平均产值占到滁州地区生产总值的34.39%,处于中部81个城市的中间水平,第42名。由此可以看出,就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滁州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步入二、三、一结构比例的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但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保持第一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同时,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为实现滁州“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财政收入、固定投资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较
  地方财政收入是体现城市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财政收入来看(见表1―3),滁州近三年年平均财政收入为120525万元,位于中部81个城市排名中的第52位,相对比较靠后,由此可以看出,滁州的城市经济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是衡量我国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滁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看,年均固定投资为2441332万元,处于中部各城市的第42名,接近中间水平,但随着近年来大滁州建设的推进,滁州的固定投资规模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从实际利用外资来看,滁州年均实际使用外资14570万美元,排名位于中部81个城市中的第32位,相对比较靠前,这主要是由于滁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东部城市产业转移的推进,滁州市的后发优势将更加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滁州在中部各城市中经济实力大体只处于中间水平,但未来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滁州市应充分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发挥后发和区位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端生产要素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滁州市的初级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具有明显优势,而包括人才、技术、金融、专业性基础设施在内的高级生产要素则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逐渐下降,高级生产要素成为决定产业持续发展和地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高端生产要素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和技术短缺、金融业发展滞后、专业性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
  (二)产品结构层次较低
  产品结构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这一问题在滁州主要的优势产业中比较突出。处于产品结构低端的产品一般利润较低,市场准入门槛低,其他省市同类型产品对滁州企业形成很大竞争压力,行业竞争激烈进一步压低了产品利润。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低端产品的利润将被进一步压缩,不仅是利润降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结构逐渐由低端向高端转移,低端产品的市场也在逐渐缩小。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受利润和市场的双重挤压,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三)产业链不完整
  滁州市主要产品有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简单制造和组装生产环节等产业价值链低端,而涉及到研发和创新的核心产业环节和终端销售环节发展不足,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以及生产无法快速响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产业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升级。

  (四)企业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战略不尽合理
  滁州市企业规模偏小,品牌不多,战略定位趋同,同行业低端恶性竞争等问题比较突出。规模不大导致发展定位趋同和恶性竞争,进而导致品牌树立难,没有品牌则难以扩大规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并提高产业集聚度
  首先,进一步加强产业配套的专项研究,着力解决配套中的技改和资金需求等难题,定期发布产业发展动态和上下游产品供求信息,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者确定投资方向提供服务。其次,强化产业链招商。同时完善工业园区产业配套体系,推进本地企业与引进企业的互动发展。挖掘各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扶持中小企业集聚配套能力建设,推动园区配套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引导本地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道路,加强与引进企业的生产配套协作,将自身纳入引进企业分工协作链中,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同时,逐步扩大产业配套半径,通过搭建产业技术研究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内生技术创新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业强市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资金要重点支持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开发。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体,进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立科技资源共享与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平台,加快企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三)提升生产性服务配套水平
  第一,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式发展。第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第三,扶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走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打造一批知名服务业品牌。第四,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发展,发挥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民营化。第五,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
  (四)优化工业园区布局
  第一,以现有的13个各类开发区为重点,整合分布在各县市区的规模小、效益差、土地利用率低的各类工业园,推进工业向经济开发区、各县市工业园区和特色工业集聚区转移。构筑“一核两片三带”的空间开发总体格局。第二,加快编制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积极筹建150平方公里的滁州工业新区,全力推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第三,全力推进县属11个省级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抓好扩权强镇试点镇发展,全力推进合作共建园区。第四,着力解决限制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继续抢抓土地置换的政策机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开展土地置换攻坚行动,解决堆场、货仓、码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环节。
  (五)积极开展与其他区域的合作
  进一步加强面向东部沿海区域的市场开拓,创新合作形式,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重点承接电子信息、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承接除长江三角洲以外的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环渤海地区的产业与技术转移。同时,要密切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中西部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可云.中部地区经济“V”型反转的可持续性分析[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2]肖金成.“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管理,2006,(15).
  [3]李伟.中部崛起背景下安徽省招商引资战略思考[J].中国商贸,2009,(5).
  [4]吕小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滁州经济崛起[N].滁州学院学报,2010,(1).
  [5]勒系琳.中部崛起:立足中部区域自身层面的思考[J].求实,2007,(5).
  [6]刘镇.区域协调发展与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06,(6).
  (编辑:王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8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