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其调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程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来源,探索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对有效防止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角色冲突、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偏差、学校对辅导员政策的不公等多因素导致了辅导员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因此,缓解职业倦怠可以从社会、学校、个人角度来进行调适。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倦怠;调适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139-02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种典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第一,情绪倦怠。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辅导员常常表现出工作劳累、缺乏活力、烦躁易怒、敏感紧张等,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对生活冷漠悲观,对工作丧失热情。第二,缺失人性化。主要表现为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厌倦辅导员工作,工作缺乏创新,逃避同事交往,拒绝合作,对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满腹牢骚,较注重个人待遇。第三,个人成就感降低。对自己所从事的德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意义,感觉自己无法也无力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职业动机和热情下降,缺乏职业自豪感,对自己工作满意度降低。
   二、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根源分析
   1.社会期望的压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新型工作机制,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肩负以德育人和以法律人的双重职能,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既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者,又是管理育人的管理者。”高校辅导员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从职业发展的趋势要求来看,还要成为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人、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保护人、教学科研的承担人,担当起服务者的角色。社会对辅导员的高要求与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工作强度、经济收入及职业声望等的矛盾,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
   每当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风滑坡、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校园安全稳定问题增多和就业率下降时,社会就会认为是高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没有做好,作为直接面对学生和负责学生事务管理的辅导员便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达不到社会的期望,在内心产生极度的失落感和无助的情绪。但事实上,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从精英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的转变,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社会的整体需求导致就业难等问题不是高校和辅导员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同时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受到中小学前期教育状况和家庭社会教育状况的双重牵制,而把这些问题的出现完全归因于高校和高校辅导员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2.角色冲突。辅导员的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冲突,也有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主要是指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将不同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常常遇到两个角色同时为他提出两种相反角色期望,带来大量的行为上的、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如辅导员既要成为严格的管理者,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要成为具有权威的领导者,又要成为热情的服务者;既是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学生权益的维护者。角色内冲突主要包括学校各级部门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所引起的冲突,辅导员自身渴求自尊与缺乏认可带来的冲突,职责的弥散性与成果的无形性引发的冲突,角色责任与个人发展方向引起的冲突,个人能力、观念与角色需求不符引起的冲突五个方面。
   3.政策导向不力,待遇不公。长期以来,高校存在重科研、轻管理,重行政事务、轻思想教育的现象,对辅导员队伍缺乏奖励政策,有些人甚至比同级的大学毕业生职称低、待遇低。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再加上许多与学生切实相关的事务,并且其中很多工作都不可量化,使得高校辅导员往往超负荷运转。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学生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特点,随时都有事情发生,工作时需要身心的极大投入。然而,与此相反的是辅导员的收入与报酬却相对低下。辅导员工作投入方面的高期望、高强度、高要求,产出方面的低回报、低创造、低发展,导致其职业压力的产生。
   4.高校辅导员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培训。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屡屡强调,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但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大学校园里,辅导员工作总是被视为“副业”,相对校内教师、科研人员来说,缺乏进修、外出学习的机会。一些高校对辅导员只是在刚踏入工作岗位时进行岗前培训,此后很少过问其发展,致使辅导员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较弱,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常常出现工作滞后现象。由于高校对辅导员的“重使用、轻培养”,对辅导员是教师还是管理人员的职业定位不明确等原因,使得辅导员处于“边缘人”的地位,同时工作压力过大,导致辅导员没有精力“充电”,理论知识、业务技术无法及时更新,不能“与时俱进”,疲于应付工作,工作热情不高、信心与责任感缺失,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三、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调适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来源分析,我们认为,通过以下方法可以针对性地调适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压力。
   (一)社会角度
   提高辅导员社会地位、良好形象,有助于辅导员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学生的认同感,减轻他们的各种压力。正面的社会舆论能使辅导员对同样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压力感觉相对降低。因此,社会舆论应通过媒介进行积极的报道,向社会正面宣传辅导员这一职业,帮助提高辅导员的形象,为辅导员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学校角度
   1.明确辅导员角色,为其准确定位。高校要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说明书,划定工作范围,强化工作职责,分清工作主次,把辅导员的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避免辅导员“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地”,使辅导员从繁重的非本职工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针对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性,引发辅导员自身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的问题,高校应完善辅导员工作职责,从制度上阐明辅导员的工作任务、角色和责任等,使他们能够人尽其责,真正担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重任。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乐趣感。赫茨伯格激励理论认为,对人的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得来的快乐、工作上的成就感、因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高校可通过科学有效的业绩考评体系对辅导员的工作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突出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制定适合实际工作的考评办法。提高经济收入对于辅导员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激励措施,能有效地激励工作激情,提高工作信心。
   3.与教师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辅导员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学院与教师共同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让教师对未来有个更明确的方向,也可使学院指导教师向着学院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样促进学院与教师双方面的了解,使彼此之间有个客观的期待值,这样对于双方心理契约的和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个人角度
   1.正确认识压力,运用积极认知,提高压力应对技巧。首先对压力有正确的认识和接受态度。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付模式,提高压力应对技巧。

   2.正确认识角色,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增强自我效能感。个体的自我评价低、目标期望小,遭受挫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自我评价过高,角色目标脱离现实,遭到挫折和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大。辅导员要有正确的角色认识和角色期待,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辅导员还要增强自我效能感。辅导员应从积极的体验中去积累和增强自我效能感,使自身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加自我价值感。
   3.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并妥善运用支持性系统,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个体社会性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是个体采用应对策略和应对外部行为的重要外部资源。“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主观幸福度越高,心理症状越少。”辅导员要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家庭生活及和亲朋好友的交往,要和配偶、父母、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和朋友等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保持和外界稳定的联系等,在面对压力时主动沟通寻求社会支持。
   4.提高自身素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知识的丰富和素质的提高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是获得安全感的途径之一。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各方面素质,更要提高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正确认识压力并及时进行调适。辅导员还要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身素质、高尚的道德人格、无私的奉献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合理、职业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尚的辅导员。
   四、结语
   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形成不是单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和高校都要重视和关心辅导员队伍,各方合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社会、高校和辅导员自身各方面协调发挥作用,进行心理压力调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才能使每一个辅导员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辅导员。
  
  参考文献:
  [1] 王树荫.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8) .
  [2] 陈素权.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2007,(2):86-89.
  [3] 闻吾森,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
  [4]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温景文.中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35):5-7.[责任编辑 吴明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1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