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胜君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是要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转变。在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影响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二元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08-02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
  一、中国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双重的过渡: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正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下收入国家过渡;从经济体制上看,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推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主导力量逐渐由政府让位与市场,它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两部门经济转变为三部门经济(城市非农业经济、乡村非农业经济、乡村农业经济),三部门经济从二元经济的角度看,可概况为双重二元经济。
  在双重二元经济中,中国整体二元经济由于农业的巨大发展,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乡村非农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轻工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农业发展的停滞,乡镇企业的增长趋势缓慢和城市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又出现了加剧的趋势。而农村二元经济基本上处于二元程度加剧的阶段。
  受二元程度加剧的影响,中国城乡一直存在巨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最明显的就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加之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还要大。
  二、影响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改革虽然使中国的二元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存在着种种阻碍中国顺利实现二元转换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导致轻重工业不能长足发展。中国的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农业增长停滞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结构不能升级,造成了长期的消费市场疲软和产品积压,从而导致了轻工业增长的停滞。进而由重工业带动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会由于积累来源的不足而举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工业部门不可能无限的扩张,因而不可能持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较大的需求,这也成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障碍。
  2.城乡就业压力普遍存在,制约城乡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一直面临着城乡两方面的人口过剩的压力,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部分企业特别是老公有制性质的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甚至名存实亡,这些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员工打发回家,这些人失去了工作岗位却没有被认定为失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隐形失业人口。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涌入,城市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中国城市和农村均面临解决就业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两难选择。
  3.大城市发展过于饱和,中小城市及城镇相对发展不健全。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过分偏重于大型城市,使得大城市在工业、人口等各方面都处于过饱和状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没有发展空间。相对而言,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落后。这些城市和城镇与农村临近,发展的落后导致他们无法发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给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4.城乡各种制度约束和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中国现在存在大量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规章制度,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这些不公平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地位差异,即便农民进城务工,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没能够在城市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平等的待遇和实现安居乐业。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流转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相关的土地流转制度没有跟上当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形势,不仅农村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没有制度保障,而且也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5.中国面临就业的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突出。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决定了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对职业的低竞争力和对环境的低适应力。这限制了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无法到城市非农产业就业,即使转移也是低水平的产业转移,从事劳动强度大的体力劳动。而且,农民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了解程度不够,尤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封闭性与大市场开放性的矛盾,更使没有市场意识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6.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长期剩余。一方面,由于中国目前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而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很强的自给性,因此农村人口规模过于庞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将由此受到限制,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无法被工业部门吸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滞留在农业部门,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进程。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过多,使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危害,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途径
  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要架起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带来了上亿农民如何与市场接轨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地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连接起来,是将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的有效途径。
  2.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弥补城乡市场差异;增强农民的购买力。目前,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农产品产量、质量,农村非农产业等对农民增收均构成了制约,因此,要着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切实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产业扩张,也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中,从单纯的生产环节中分离出去。
  3.加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化。中国承受着数量越来越多但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而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必须重新审定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与发展道路。中国城市化模式应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在条件成熟时,将“离土不离乡”的人口转化为“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在城市建设投资和发展动力上,把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外资和个人投资等结合起来。同时在城市规模等级上,要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不能将发展大中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对立起来。各级政府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加强引导,把城市化的立足点放在国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上。

  4.致力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供给机制。要彻底取消现有的一切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劳动就业制度、分割的教育体系、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样在清除了这些人为地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存在的障碍,就为城乡社会结构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加大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力度,扩大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农村各种要素市场发育、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要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等农村发展所紧缺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尽快将农村的要素和产品市场都纳人国家统一的大市场之中。
  5.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重点是求知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市场意识,从意识形态上消除二元结构,帮助农民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通过教育灌输社会要求,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使农民认识、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规范,并内化为个人意识,这是培育农民现代意识的最直接的途径。
  6.要切实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针对当今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有所调整。目前农村的生育政策是第一胎为女孩,两年之后可获得再生一胎的“指标”。此政策的实行主要是为了保证农村有足够的男劳动力,以及照顾农村的思想观念。而从马克思的整体观点出发,第一胎和第二胎在生男生女上的概率是完全相等的。另外,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机械化劳作的不断普及以及人们思想感念的进步,从事第一产业的人越来越与性别无关,男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已经不像以往那么突出。因此,结合当今的情况来看,此政策应当有所改变。这样以来,不仅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存在大量剩余的现象,而且可以解决农村子女的教育成本问题,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黄安余.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桢.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王国敏.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宏观政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4]袁志刚.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理论和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王国敏,李杰.西部农村投资结构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秦宪文.发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8]邹薇.发展经济学―― 一种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框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