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云

  摘要::随着施工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应收账款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介绍了应收账款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93-02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是指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执行建造合同,而应向建设单位收取的工程款。企业应收账款的存在属于正常的财务现象,而应收账款的规模和回收期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的稳定性,过高的应收账款占用将对企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4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5%的水平,造成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回收,并成为制约企业资金流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其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现金流能否顺畅运行,关系到施工企业能否持续经营运作。
  一、应收账款对施工企业的影响
  应收账款数额过高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应收账款占用过多往往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的数额越大、期限越长、坏账越多,造成的影响就越大。一些企业通过垫付资金承揽工程项目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包括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建筑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记录,却经常出现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却资金匮乏的状况,这其中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开拓新市场、进行新项目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若完工项目的工程款不能及时收回,就会使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生产运营。
  (二)应收账款往往存在很大的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所谓坏账损失风险就是企业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而遭受的资产损失,这种损失的发生必然导致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造成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许多企业实际坏账损失远远超过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大量实际已成坏账的应收账款仍长期挂账,未作坏账处理,这样就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三)增加了成本风险。建设施工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引发成本,一般而言,主要有3个方面的成本,即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收账成本。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制定信用政策的费用、对业主信用状况的调查与跟踪的费用、信息搜集费用,应收账款记录簿以及其他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费用;过高的企业应收账款资金的占用,使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期变长,整个企业的营运周期延长,大量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的速度,限制了企业进一步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收账成本就是在应收账款发生后,施工企业在向业主追讨应收账款的过程中发生的邮费、通信费、讨债公司的收费、法律诉讼费等。
  二、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应收账款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正确认识,许多施工企业负责人只重视建筑施工产值的增长,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与建筑施工产值相匹配,忽视了将能否收回所欠工程款及回收应收账款的质量纳入项目管理的相应绩效考核中,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只重产值完成的多少,而不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施工企业只注重工程中标与否,认为中标就能带来经济效益,至于中标后施工与应收账款的风险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防范。投标时往往对标的条款研读不够,尤其是对发包单位的建设资金到位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许多工程在完工以后仅能收回工程结算款的几分之一。甚至有的企业负责人对有关债权的法律知识欠缺,为了政绩及个人利益,将其他一些不应计入应收账款的项目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导致应收账款虚增。
  (二)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薄弱
  首先,许多施工企业并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而仅仅在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收账政策不合理。在工程项目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工程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的需要。其次,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定期对账是确保债权准确完整的有效手段,同时又可提醒债务人应尽快还款。可是许多施工企业并未真正意识到对账的实际意义,在自我确认应收债权入账以后,长期不与发包单位对账,造成双方债权债务不相一致,有的即便对了账,也并未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对账的作用未能实际发挥。另外,会计上应收账款的确认不真实。应收账款的确认应该以与建设单位办理的工程价款结算为依据,但很多企业只是一厢情愿地将自认为应收取的工程款记入“应收账款”账户,得不到建设单位的认可,为以后应收款项的收回埋下了隐患,同时,随意确认应收账款也给企业增加了税收负担。
  (三)缺乏相应的应收账款责任人管理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前任企业负责人在任时形成的,现任企业负责人却“新官不理旧账”。缺乏制度约束,债权责任不明确,有关责任人员的行为就难以规范,制度缺口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应收账款回收的管理难度。另外,大量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还在于没有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对应收账款的确认、记录、控制、催收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
  三、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风险控制意识,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首先在承揽任务时要冷静对待。由于施工企业的工作特点及工程项目的要求,决定了施工单位的资金流通形式往往表现为施工的进度与相应工程款的结算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与差额。也就是说,施工单位要预先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以便完成特定的工程量,并在工程结算清单得到发包方确认后才可能得到工程款。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存在对发包方的赊销风险。因此,施工企业在承揽项目时,要搞好社会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了解该建设单位的资质等级和信誉度、投资的来源渠道、资金到位状况及施工环境等。对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施工的,还应当考虑垫资的期限、存贷款利息的差额以及建设单位的偿还能力等,以便为工程款的及时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拨款不及时,业主资金出现较大缺口时,应立即采取应变措施,减少资金垫付。
  其次,要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合同的签订也是施工企业事前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前要进行合同的评审工作,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全面评审,一个好的合同评审体系能及时发现合同的疏漏和隐患,预防风险发生。合同的内容要反复推敲,考虑周全,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合同,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切不可因违约而将自身置于被动地位。凡是没有合同约定而长期拖欠工程进度款的,应及时采取停工措施。
  另外,要建立合理的信用政策。在承揽任务时,建设单位的资信情况尤为关键,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有合理的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会降低赊销风险,防止工程一开始就形成工程拖欠款,从而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
  财务部门要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辅助应收账款的回收。首先,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及时进行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并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台账的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应收账款管理部门。
  同时,还要建立应收账款的定期清查制度,对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与建设单位进行定期对账,获取经双方确认无误并签章的对账单,作为双方对账的原始依据,借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债权。对账时要取得双方当事人的签字认可,作为有效的收款依据,即使以后进入诉讼程序,也是保证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之一。对属于双方处理中的差错,要及时改正,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对建设单位不予确认的工程款项,要保存好有关的文件资料,积极协商谈判,并全力追讨。通过定期对账,可以保证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并为以后采取法律诉讼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要规范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掌握,一般是以财务部门的会计记录为准,这就要求对应收账款的核算一定要规范、真实、正确。一方面,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及时与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正确确认应收账款与工程结算收入,在工程项目造价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不得单方确认应收账款。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积极弥补损失。施工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建立积极弥补损失的坏账准备金制度,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具体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特征、金额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时的经营状况等因素,确定各项应收账款项的可收回性,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通过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可以有效化解企业的坏账风险,积极弥补坏账损失。
  (三)建立科学的责任人制度
  首先,应当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办法,根据施工企业特点和业务流程,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影响应收账款各个环节的职责权利,将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应收账款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扭转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其次,责任人制度的另一优势,就是可以在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发包方以此为由拖欠工程款,并且责任人制度也可以督促工程项目中期结算的进行,及时催收工程进度款。
  
  参考文献:
  [1] 张伟.浅析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及其管理[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 昝碧红.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循环控制的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3] 齐芬霞.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大学学报,20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