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改进财务报告和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洪成 王文秀
摘要:中国正处于会计处理方式的转型阶段,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通过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形成规范化的会计处理流程,进而提高会计信息及财务报告的质量。
关键词:财务报告;计算机技术;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075-02
财务会计报告通常是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等的主要内容。从会计理论来说,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自身经营活动情况信息的一种载体,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包括数据化信息和非数据化信息。数据化信息、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关数据,非数据化信息如财务状况说明书、财务报表附注等。真实的会计报告可以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企业的则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理性投资决策;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评估和预测末来的资金流动。会计报告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这已是不争之实。会计报告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料,既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更是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与单位内部管理当局评价业务状况、防范和化解风险、作出投资决策、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及时、客观、真实是对会计报告质量的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要求。
中国近几年来,不断地进行会计制度改革,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财务报告的编制及过程控制不断完善,但至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
1 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存在问题。由于中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还处在核算型会计软件的普及阶段,企业的管理和核算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在经济业务核算过程中,不能保证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据及时地收集、分析、处理,会计业务资料处理不及时直接会导致账簿信息不能及时汇总,财务报告不能及时完成,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进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 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存在问题。当前会计工作的起点依然是会计原始凭证的确认,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主观确认形成记账凭证,然后经过审核、记账记入会计账簿,最终开成财务报告。在会计人员确认业务过程中,自身业务素质、企业相关管理者结果导向型干预及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等因素都会影响经济业务的客观确认和真实反映,从而得出不真实的虚假财务报告。更有甚者,一个企业同时针对不同的报告对象,设立不同的账表,以达到多融资、少纳税的目的,严重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3 会计报告的准确性存在问题。由于传统会计核算过程中,每个核算单元是分散进行工作,各个环节都需要会计人员参与数据处理,最后由总账会计人员来综合计算,这种方式下人为失误是在所难免,结果造成账账不平、账表不符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会计的核算及反映的效率。
4 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不全面,执行效率低。在传统会计工作阶段,财会人员使用纸、笔、算盘等工具,对会计数据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并编制会计报表。内部控制主要作用还只是内部牵制,主要体现在账簿控制和组织控制上。在组织控制方面,一般把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划分成一些职能组;出纳组、成本组、资金组、综合组等,他们之间通过信息资料的传送和交换建立联系,相互稽核牵制,彼此形成一个内部牵制网,使会计工作正常运转。如果出现问题,则可以通过各职能组的分工来追查责任人。与组织控制相配合的账簿控制体现在;会计数据存放在手工填制的凭证、账簿、报表中,分别由不同的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填写和编制;会计主管和各职能组的负责人通过审查凭证、账簿和报表,通过分析账、证、表二者之间的勾稽关系,观察、了解经济业务的整个处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虽然内部控制的逻辑性比较强,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忽视了将这些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思想集成在软件功能中,单纯地依靠组织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加以内部控制,当内部人员协同舞弊时,会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执行效率低下。
5 信息化观念的缺失。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信息化了解不够全面,整体的信息化观念比较淡薄。经济发展与管理的需要是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每一次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带来了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已经面临全面的危机。在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等重要的价值特征方面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相关需求,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全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它将会计信息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然后将手工的会计流程高度仿真到了计算机系统中,利用计算机键盘代替算盘,利用计算机屏幕代替账簿。虽然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登记账簿、试算平衡、出具报表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整个财务会计系统仍然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会计信息的收集仍然是手工纸面传递,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并没有建立有效的连接i其他部门需要查询相关的会计数据也非常困难,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了企业当中最明显的信息孤岛。因此必须提升企业的信息化认识,借助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来改进会计信息系统。
为了进一步保证会计报告及时、客观、真实,我们应该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改进会计内部控制措施及会计报告披露方式,保障会计报告满足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1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方法与软件的集成在“系统基础数据维护”子系统中设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其他二种不同身份使用系统,系统管理员可以维护系统的基础设置(如组织机构设置岗位和员工管理),系统管理不能进行业务处理;普通用户通过系统用户列表管理,使该员工能进入系统后进行有限操作;其他是处于某些特殊的目的的用户,只能查询有限的资源,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使用“系统基础数据维护”子系统下的“用户管理”功能,为了防止一个系统管理利用特权添加用户并以用户身份进行业务处理达到舞弊目的,系统设两个系统管理员双工操作,分别为SYSTEMl和SYSYTEM2,以达到内部牵制的目的。系统的权限分为功能权限和对象权限。功能权限是指用户进入系统功能后,用户所在的岗位只能使用系统主菜单中限定的功能(如出纳人员进入系统后,将不能使用系统的审核、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对象权限是亏损用户进入系统后,用户所处的岗位只能处理系统中与其岗位相关的业务类型(如人事部门只负责工资的修改,资产部门只负责设备的采购等),这样就以强制的方式使得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强化组织内部控制,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
2 业务与协同化处理与会计软件的集成这种集成方法体现在“业务流转”子系统中,各业务部门在发生业务的同时需要在“业务流转”子系统中进行,并不一定要在“账务管理”子系统中完成。这样,在业务发生的同时会计处理也就完成了。
这就解决了会计信息滞后性和会计处理不准确的问题。业务与会计的协同化处理大大削弱了财务人员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通过随意进行账务处理扭曲会计信息的可能性。例如,业务在申请时如需要使用现金,当业务流转到财务人员处填制会计凭证时,制单人员只能选择是收款凭证还是付款凭证,应填列的金额由批准的业务金额决定,不可以进行修改。这样,财务和业务相互牵制,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错误与舞弊的机会,也减少了财务人员核算的工作量。
3 授权批准控制方法与会计软件的集成通过“业务流转”子系统和“业务设置”子系统实现授权批准控制方法以流程控制形式与会计软件的集成。系统在初始化的时候针对组织业务特点将其业务分为各种类型(如购置业务、成本费用业务、在建工作业务、固定资产业务、设备,并且在“业务设置”子系统中设置这些业务类型,针对具体的业务类型,在系统中为其定义业务处理的流程。流程设置分为两个步骤,首先为业务类型设定流转步骤’,然后为每一步骤设定该步骤业务处理的岗位员工,对每步处理的岗位需要设置金额权限。业务按照流程设置流转步骤,有效降低人为错误,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4 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改进财务报告,进一步推广网络技术应用,实现网络财务,丰富信息披露方式。改进企业信息披露的手段,使信息披露方式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会计信息披露电子化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的披露方式将与电子化披露方式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需求。目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手段主要是报刊披露和电子化信息披露。这两种方式共同使用,其中通过互联网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任何企业都可以建立和维护一个中心数据库,以保存其披露的标准信息和明细信息,并通过防火墙在web站点实时交互地阿外披露动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可利用自己计算机终端访问或借助企业提供的模块化程序按需生成和使用会计信息。这一过程是供需双方就信息产权的使用或让渡达成契约、履行契约的过程。有利于监管部门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监管,一旦发现违规和虚假的信息则可以即时要求信息的供应方进行解释并追究其责任,这将大大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时效性。高效的网络机制取代传统的披露方式,还可以满足信息需求方的个性化要求,如,网络财务信息中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反映和评价企业总体情况的定期报告。在基本财务报告基础上,增加报表内容和报表种类,如报表的附注说明,投融资信息报告,人力资源报告,分项目信息和预测信息等。可以不局限于年报,包括季报、月报、旬报。披露日常重要会计信息,披露重要非财务信息,如顾客满意程度、人力资源信息、高层变动情况、重要经济诉讼等。网络财务有着传统财务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不断扩展,网络财务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真正改善现阶段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责任编辑 吴 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