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要的高校人本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孔轶众 闫 颖
摘要:人本管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高校构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共同的研究性课题。基于学生需要的高校人本管理研究,在阐述了人本管理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人本管理的大背景,并归纳了当代大学生的特征,最后针对学生的需要指出了高校实践人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需要;人本管理;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97-03
一、人本管理的理论依据
人本管理是人本主义思想在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Mareus Tullius Cieero)和格利乌斯(Aulus Geuius)的著作中,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强调通过教育塑造人。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解释为:“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可见,人本主义包含着对自然平衡的维护、对科学的祟尚、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对人生信仰及目标的确立,可分为两个层面:在人与人的层面上,强调平等、尊重、合作;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倡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人本主义体现在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着眼于谋求人性自由、个性解放;注重人的精神教养的培育;强调终极关怀,执着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人本管理从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要出发,通过引导、理解、认同、尊重、关爱等极具人性化等因素,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充分调动起每个人的学习、工作欲望和热情,以达到更合理、更有效地提升人的潜能的管理方法。
二、新时期高校实施人本管理的背景分析
(一)高校教育资源供不应求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师生比增大增加了教育压力,高校学生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都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我国许多综合性大学都有多个校区或生活区,有些甚至不在一个城市,这种新情况的出现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人数的骤增使原本就不宽松的教育资源变得更加紧张,这也给高校传统的学生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工作的环境、对象都在变化,必须根据这些新情况不断完善我们的学生管理模式,做到与时俱进是时代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要求。传统教育一味地以把学生培养成“听话的学生”作为教育目的,殊不知已忽视了塑造学生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目的合理化价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表面上循规蹈矩之外别无其他可言。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人本管理,才会有个性潜能的释放和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传统教育者的偏差定位
教育者长期处于主体地位,扮演的是带有专政意味的家长角色,使用“严禁”、“不许”、“不准”等口吻强制学生被动接受,以命令、强制性的方法管理学生,以“都是为了你们好”名义剥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权利,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末倒置。学生整天生活在被管理的束缚中,创新精神受到制约,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及人们相互关系、利益格局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置身其中的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价值观危机,是非标准发生变化,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实用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在某种程度上被大学生认可;长期少沟通多强制的应试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等不健康的品质,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逆反心理严重;优越的环境使当代大学生对生活抱有较高的期望值,经不起新环境和困难的考验,意志薄弱,自理能力、承受能力差;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乃至个人心理的影响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全面渗透。
三、高校人本管理的出发点――学生的需要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人本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说高校人本管理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认清学生需要什么,有针对性的予以满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出发点。从目前高校学生的实际需要看,学生主体之“本”(需要)可以较为明确地划分为生理需要、学业需要、心理需要和观念需要四个层面。
(一)生理需要
生理需主要是物质性的,是学生主体成长发展的物质保障。学生的生理需要一方面是衣、食、住、行、医等常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还伴随着成长为高级专门人才的特殊需求、特殊消费;另一方面,地区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大学生的生理需要也必然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这是人本管理要关注和妥为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学习需要
修习学业,达到高级专门人才的业务水准,这是大学生们聚集到高等学府里的根本动因。但从中外众多高校的现实情况看,如何使育人为本在这一层面能有很出色的体现,即如何根据大学生主体的个性特点及其个性发展的需要提
供最为快捷有效的学习途径,促进其个性的更好发展,是一个远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三)心理需要
由于大学生刚刚步入青年期,有的甚至还处于青少年交替期,对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矛盾冲突以及人生的诸多问题尚难进行深刻全面的理性分析,因此,往往一些细小的问题也会诱发他们的心理疾患。近年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学生成为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角度讲,高校人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调适,及时消除其已显现的心理疾患,或有效地预防其滋生新的心理疾患。
(四)信仰需要
大学的人生阶段正是大学生们信仰的形成时期,信仰的可塑性很大,对人的各种行为具有牵引和导向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居于上层的内容,又对大学生整体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促进大学生们形成各个方面的正确观念,也就必然成为高校以学生为本的高级要求。
四、与学生需要相对应的高校人本管理工作实践
(一)全心全意为学生,以人为本搞服务――人性化服务满足生理需要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高校教育的三大功能。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教育产业化”观念的影响,使高校的学生服务工作明显趋于利益化,淡化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高校性质的特殊性,要求高校必须摒弃利益心理,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服务育人的目的。服务人性化,就是高校的服务工作要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全方位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在服务方面,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并且存在着共性的需要和个体的差异。高校应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要帮助新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制订发展计划,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理解毕业生的心情,对他们进行择业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引导他们顺利度过就业关;要关心心理异常的学生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疏导思想,减缓心理压力;要关注独生子女学生生活能力较差的现状,对他们进行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教育,给予他们悉心的关怀和指导,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增强学校的亲和力;要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保障机制,落实奖、贷、助、补、减等配套政策,多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学习;要关注青年学生的情感问题,加强对他们进行正确恋爱观的教育等。
总之,高校教育者作为人本管理的执行者,应该不断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 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学习管理个性化,学习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管理满足学习需要
教书育人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应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并配合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提高本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能力,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学习管理的个性化
没有个性的教育谈不上是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学习管理的人性化就是要推动人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高校普遍推行学分制,有的试行“大平台”招生培养等等,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以往的教学管理制度下不能提供的尝试机会,应该受到欢迎。还有部分高校试行本科学生导师制,将导师的职责概括为“导向、导学、导心,以导学为主”,既较好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又给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进行心理开导,还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大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基于学生因学业基础、兴趣爱好等不同产生的许多个性发展问题,需要进一步促进实现教学价值的有效转移。教学价值的转移是双向的,即需要师生互动才能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至关重要。教师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学价值的有效转移,以达到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和方法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2.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其次要加强班集体建设,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再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特点和社会现象的本质,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三)研究心理特征,完善大学生人格――科学化测评满足心理需要
1.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校教育要增强针对性,首先必须重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当前,研究大学生有两个视角,一是分年级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二是在同一学龄层次上分类研究把握不同群体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这样,纵横交错,选择不同角度,并与其他行业青年、其他历史时期的学生相比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科学做法,综合运用观察法、测量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提高对学生心理特征把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高校的管理对象是一群思维活跃、热情奔放的青年大学生,管理人格化就是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状态,建立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民主化管理模式。高校完善大学生人格的工作应把民族精神与大学文化放在首位,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的融合。我们把工作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管理工作者要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抛开以学校和管理人员为中心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舒展个性,热爱生活。
第二,树立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和面向世界的开放环境,使学生懂得履行公民义务,诚信守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
第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高校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崇高的人生追求。
(四)培养超越的心态,探索坚定的信仰――多元化价值满足信仰需要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和生活实践的单向度,他们往往执著于生活的如意方面,而很少考虑生活是纷繁复杂的统一体。如果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压力,他们常常没有办法解脱,而易于走向极端。因此,培养大学生超越的心态尤为重要。
在大学生超越心态和自我价值的实践环节中,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心理和谐建设、进行自我内在价值的探索,将具有和谐心理的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引导至与社会价值实现相结合的方面,使大学生的超越自我与理想、信念相结合,与价值观的确立相结合。要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觉地在教育、心理医疗以及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真正地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和谐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美好追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大学生以和谐、超越的心态体会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价值的实现。
综上所述,高校要坚守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大学教育在今天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事业,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和希望,因此,应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0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