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外汇储备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 游

  提要我国已经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我国外汇储备问题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这巨额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入手,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确实存在着规模过剩,并对当前运用方式做简要分析,最后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的较好方式是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
  关键词:外汇储备;国际收支;运用渠道;藏汇于民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外汇储备是会员国政府持有的或能控制的国外可兑换的存款和其他流动金融资产。2007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5,282亿美元,外汇储备过多,会付出高额的成本,造成宝贵的外汇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推动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减少这巨额的外汇储备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解决运用渠道?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外汇储备增加额都超过千亿美元,我国的外汇储备确实存在着过剩的情况。
  (一)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现状。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初的1994年的516亿美元到2004年的6,099亿美元,仅2006年一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就比2005年新增2,474亿美元,我国确实是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从表1我们可以对此有直观的认识。(表1)
  
  (二)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众所周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根本原因。但是,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双顺差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和金融、资本账户收支的双顺差。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情况。
  2、人民币汇率偏低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当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汇率确实有超低之嫌,在一般情况下,用1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元人民币在国内所购买的商品。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明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从而导致了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3、过度的引进外资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又一原因。从人民币汇率并轨到2004年底,资本与金融项目大量顺差成为外汇储备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即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主要不是靠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形成的,而主要是靠大量的外资涌入(即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支撑的,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形成的外汇储备是债务性的,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4、国际游资的不断进入对我国外汇储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预期资金套利几率剧增的情况下,国际“热钱”正在以各种隐蔽方式流入我国。
  (三)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剩。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理论界公认我国的外汇储备存在过剩,并且用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来科学衡量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果仍然是我国外汇储备存在过剩现象。
  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36,875.9亿元,而外汇储备为6,099.32亿美元,经过换算为36.9%,远远超过适度指标10%;从2004年末外汇储备相当于当年月平均进口额来看,我国月平均进口额为472.82亿美元,相当于高达12.9个月,大大超过公认的3个月的标准;从对外债务总额之比,我国2005年末对外债务总额为28,104,483.67万美元,而外汇储备为8,188.72亿美元,外汇储备为外债的2.914倍,还债绰绰有余,远远高于标准30%。以上三个衡量指标,均说明了我国外汇储备处于过剩现象。那么,如何减少这过多的外汇储备,并将这些国家资产运用出去呢?
  
  二、拓宽我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
  
  本着外汇储备要满足流动性、收益性和不能用于无收益的用途三点原则,下面对我国目前提出的外汇储备运用方式和将来可能采取的运用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用外汇储备填补社保基金的空缺。现在可将适量的外汇储备划入到社保基金,同时由央行和社保基金签订内部协议,央行有权以一定的形式换回社保基金的全部或部分外汇本金。此做法:一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以投资收益和适当少量的外汇通过市场方式弥补社保基金缺口,加快构筑社会安全网,同时对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大;二是改变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刺激消费,促进内需;三是减少央行对外宣布的国家外汇储备量,减轻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社保组织的基本外汇可作为国家的二级外汇储备。
  这一运用方式看似可以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基金缺口问题,但弥补社保基金缺口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内的转移支付,而外汇储备是央行用对公众的负债购买的外汇资产,能否将外汇储备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来源,从功能上和归属上还存在障碍。如果要进行少量运用,也必须要以对社保基金的完善监管和社保基金的妥善运用为前提。
  (二)将外汇储备运用于国内的医疗、教育等公益事业。通过扩大财政赤字,扩大国内消费,减少出口,控制贸易顺差增长,减少外汇储备,以提高国民福利。为消除人民对赤字规模扩大的担忧,可将与发债相应的外汇储备直接或拨给财政,由财政将外汇及其投资者收益作担保发行债券。今后可视国内经济周期下滑时择机卖出外汇,扩大财政的人民币支出。
  外汇储备不能用于没有任何收益的国内公益事业,这样会使我们面临较严重的问题。另外,如果将外汇储备用于医疗、教育等国内公益事业,运用于这些公益事业的外汇一旦在国内使用,必然会通过外汇市场重新流回到央行手中,于此相对的只是央行增加了相应的对国内公众的负债,增加了现在比较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和新的外汇储备运用问题。
  (三)用外汇储备构建石油战略储备和黄金储备。我国黄金储备仅占外汇储备的1.3%,远低于其他国家采用的3%~5%的标准,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美元汇率下跌应促进我国政府增加黄金外汇储备;利用外汇储备建立石油储备也被看作是运用渠道之一,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是很必要的,以增加能源供应的安全度。这两种运用方式看起来能够满足收益性原则,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黄金市场都是高度敏感的市场,一旦我们大量买进石油和黄金,必然会导致石油和黄金的价格飞涨,投机盛行,前一段时间央行试图在黄金市场上进行操作结果引发的国际黄金价大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此,这一运用方式也有待商榷。
  经过分析表明,上述的外汇储备运用渠道都不是非常合理的方法。要满足“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外汇储备运用三原则,我们还要继续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新的方式。
  
  三、“藏汇于民”减少巨额外汇储备
  
  从1994年人民币实行汇率并轨之后,我国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度,绝大部分的外汇资产都必须集中用货币当局,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其他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居民和其他政府部门在内,都只能在严格限定的条件下持有外汇储备资产。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央行将继续奉行由“藏汇于国”转为“藏汇于民”的政策,是从国家持有外汇为主到逐渐放宽持有和使用外汇的限制,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在外汇储备高度积累的形势下,让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多地进入外汇市场,这样可以减少官方储备,减少高额储备风险。但是,要真正实现藏汇于民的目标,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逐步推行企业意愿结汇制。在当前限额结汇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企业保留外汇的比例,逐步取消经常项下结汇制,最终取消强制性结汇制,实现意愿结汇制。扩大外汇指定银行的阶段周期额,放宽企业开立账户和账户余额的限制,放宽个人经常项目购汇限额,使银行具备更大的外汇吞吐能力,形成中央银行一级外汇调节力量和金融机构的次级外汇调节力量。延长企业的意愿结汇期间,允许部分大中型企业采取意愿持汇,在此期间内企业可以结汇和购买金额冲销。从而,使得“意愿期间的持汇”成为外汇市场上的第三级影响力量。提高保留外汇限额,取消对中资机构开立对外账户的限制,放宽目前结售汇制度的一些限制,放宽企业境外投资用汇限制和资本项目的用汇限制等。放宽外汇贷款中结汇、购汇还贷的限制。
  (二)努力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人民币虽然已经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但资本项目在我国仍被严格管制,这就意味着中国公民尚不能将本币金融资产自由地“交易”为外币金融资产。从投资角度讲,我国居民只能投资国内市场的本币金融资产,而不能自由投资于国外金融资产。因此,我国老百姓手中持有的外汇资产相对较少(主要来自于经常项目的外汇存款)。除涉及企业外,大量的外汇资产只能集中于中央政府手中,进而形成外汇储备资产。
  (三)增加民间持有外汇资产的吸引力。在当前人民币强烈升值预期的情况下,让居民手中持有美元等外汇资产似乎有些比较难,所以应当开辟和创造更多的外汇投资渠道和品种,来吸引民间持有外汇。
  健全外汇市场,这是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的必要前提,百姓承担了原本独自由国家承担的外汇风险,就要有一个健全的外汇市场来做好这种转换机制,来增加百姓持有外汇资产的吸引力,即增加持有外汇资产的收益,降低持有外汇资产的风险。
  从本质上说,无论涉及的内容多么复杂,改革多么的多样化,最终结果就是由原来的由货币当局独揽外汇资产的格局改变为货币当局、其他政府机构和广大企业和居民共同持有的格局,这就是“藏汇于民”的道理,它是运用外汇储备的较好的途径。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扬,余维彬,曾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4期.
  [2]余永定.“全球国际收支不平衡与中国的对策”,《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1期.
  [3]于鹏,于学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规模的削减之道”,《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11月17日.
  [4]刘军善,王月溪.《国际金融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5]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05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