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协同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明

  20世纪九十年代末,D.THOMAS和P.GRIFFI提出了“供应链协同”的概念,强调供应链上合作伙伴带着共同的商业目标来协同工作,集成各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以快速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协同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将企业的全部机构融入到电子社会――协同商务平台上去,这个平台采取开放的、组件化的体系架构,强调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商务和应用集成。节点企业通过这个商务平台可以顺畅地进行资源共享,而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功能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不断做出新的定义,实现各节点企业间商业目标的动态一致。而在这种商务平台下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只有被充分地利用,协同供应链才能迅速地产生有效的聚合作用。这也是在协同供应链管理中加强科学的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协同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内容的界定,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将其分为协同供应链中知识的识别、知识的流程化、知识的梳理、知识成果的维持和创新、知识管理的评价五块。
  
  一、知识的鉴别。协同供应链中各组成成员应该首先明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并且了解哪些知识是企业最核
  心的知识;哪些知识应该是在协同商务平台上共享和转移的;而明确核心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保护企业的核心机密。通过各企业的协同研发可以给各自带来更大的启迪,在丰富企业内部知识库的同时,核心知识也得到了创新的机会。我们可以依此将知识划分为A类共享知识、B类共享知识和C类共享知识。
  在协同供应链中,知识鉴别的广度就要延伸。立足于协同商务平台的高度,作为一条协作的供应链应该对各组成企业的知识拥有量、知识的吸收以及应用和创新能力进行鉴别。协同供应链中要体现知识的凝聚作用自然要考虑各成员间知识的协调性、相容性以及互补性,这也能给协同供应链选择成员带来重要的参考。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是协同供应链中协同效应的真正来源。
  
  二、知识的流程化。在协同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体系内的关键业务流程中所需要的各项知识,就可以称之为协同供应链中的知识流。
  在协同供应链中,笔者认为包含知识流和商流,知识流是信息流和物流运行的动力机制,商流则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总称。在协同供应链中,需求的信息流拉动了协同商务,协同商务做出协同决策,产生了供应信息流,它进而推动物流在各协同成员间顺次流动;而资金流沿着供应链相反的方向流动,体现着对物流的回应,这些归并在一起就是协同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商流。知识流则是对信息流的识别和集成,只有能形成知识流的信息流才能引导物流和资金流的正确准。
  
  三、知识的梳理。笔者认为,知识的重组方式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横向的重组又包含企业内部和协同供应链中的跨企业边界两种。在企业内部,一项业务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或业务小组,应设法加强这些小组之间的知识交流。这些交流得来的知识,再经过专门的处理和汇编,就可以形成规范的、可清晰表达的知识来广泛推广。跨越企业边界的重组可以发生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相同或相似业务的同种类型企业之中,尤其是在协同商务这个大背景下,各成员要求有相似或相同的业务流程,或者其他可共享之处,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业务知识的共享与重组。
  纵向的重组可以实现业务流程大幅度、跨地域、跨部门,甚至跨企业的整合。在协同供应链中,项目小组是由各合作成员共同投资建立的临时性项目负责制组织。项目小组的成员来自业务流程中处于不同步骤的部门或企业,这些具有不同业务流程知识背景的专家共同处理日常业务,共同分享业务知识并承担风险,在工作中,更有利于增进不同业务流程知识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
  
  四、知识成果的维持与创新。如何将将知识转化为供应链中可保值、增值的资本,进而形成供应链竞争能力要素成了协同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任务。
  协同供应链中企业提供自身拥有的内部知识参与协同,也促进了企业本身知识创新模式的变革。各成员利用集成的知识资源这个竞争优势,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和避免各成员的知识浪费。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反过来促进企业的知识转化和加工,将本身的隐性知识向可编码的显性知识转化,丰富了企业的知识库,有利于知识在企业内的推广和实现。当企业内的知识推广和利用率达到一定高度时,整条供应链各成员间知识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差异性会减小,这又有利于供应链的整体知识创新。
  在供应链中要建立知识库,将各自知识库中的知识加以识别、梳理和加工,形成系统的可增值的知识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来实现供应链中显性知识的共享和转移;还应建立知识地图便于各成员查找所需的知识。而对于供应链中的隐性知识的共享,由于牵扯成员中员工作为人及其行为和不便于识别和编码,很难建立统一的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供应链中的培训体系以及培养协同供应链的联盟文化来实现。
  
  五、知识管理的评价。笔者借鉴平衡记分卡的四维度评价体系,仅提出协同供应链知识管理的评价切入点。通过对客户维度、多流集成维度、知识协同利用维度、创新维度进行指标设定来进行评估。
  1、客户维度。满足客户的多变和个性化需求,赢得关键客户是协同供应链存在和良好运作的关键和根本。只有对客户的需求、反馈等信息充分地了解、整理,演变成知识,进而融入到供应链中的知识流中,来指导产品的协同预测、设计和创新,才能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协同供应链也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经济源泉。
  2、多流集成维度。“多流”集成是指协同供应链中的知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各个节点企业需要认真识别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的关键业务流程,将关键业务流程中的各流融入到协同决策系统中。多流集成维度的指标侧重于评估主要业务流程对整体目标和知识管理目标的贡献和集成效应。
  3、知识协同利用维度。在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知识协同利用维度作为是其他几个维度获得卓越成果的最终动力因素。知识作为无形的隐性资源在协同供应链中的利用,保障供应链能更好地发挥优势互补效用。
  4、创新维度。平衡记分卡将创新维度引入到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中,是与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同之处。创新流程是企业、供应链价值创造的“长波”。根据卡普兰和诺顿的定义,创新流程相当于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供应链协同研发活动。竞争压力和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迫使供应链这样一个动态组织必须保持对知识成果的有效利用以及持续的创新。创新维度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学习。整个协同供应链中知识的共享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成熟架构,而学习则是对人这个主体提出了要求,这也是知识管理带来的最大挑战。
  通过上述切入点再拟定相应的指标,可以整体考察评价协同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效力,有利于供应链上包括知识在内的各资源的协同利用和管理以及多种流程的继承和创新的管理。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协同供应链中的识别、梳理和运用等问题,设计了知识管理在协同供应链中实施的方法。同时,我们也看到协同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需要各企业文化、组织制度以及信息化等因素的协调发展,这就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知识管理在供应链中的评价,我们也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这些都能够给协同供应链实施知识管理进行很好的指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2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