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家宁 薛 冰
提要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短期内城市化发展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进而阐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对如何能使城市化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一些建议。
收入分配不平等不仅制约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也给和谐的社会局面带来负面影响。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总体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总收入不平等中有33.5%来自于城乡收入差距,李实认为东部城乡收入差距占到东部总收入不平等的36%,中部城乡差距占到中部总收入不平等的一半以上,而在西部,这个数字达到惊人的58%。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诸多因素中,城市化的作用令人关注。从广义上看,城市化是指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低回报率和低收益率的乡村地域向(预期)高生产率、高回报率和高收益率的城镇地域聚集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著名的库兹涅茨原理,一国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先扩大,在达到某个定点之后会随着经济发展而缩小。那么,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定性探讨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从横向上看,它落后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和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还落后于一些非洲国家;从纵向上看,虽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逐年提高,但还是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常不协调。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我国曾经实施的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体制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市场机制的引入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人口流动。但是,分割的二元经济模式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我国的实际国情决定了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一方面,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存在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存在抑制作用。城市化之所以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影响,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和农村高收入群体两类人的相反作用。
首先,我们考虑农民工进城模式的城市化路径。位于城市内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回报率和收益率都较高,而位于农村的第一产业的回报率和收益率相对较低,且边际生产率几乎为零。因此,就造成了劳动者从农业中得到的报酬远小于从工商业等非农产业中得到的报酬的情况。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进入城市谋求更多的收入。农村劳动力进城之后,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劳动报酬和收入水平。同时,由于农民工替代了部分城市劳动力,这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一部分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所以可以认为,农民工进城的城市化路径缩小了城乡差距。
其次,我们考虑农村高收入群体进城的城市化路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出现了相当数目的开办乡镇企业和从事第三产业经营高收入群体。为了进一步促进自己的个体和私营企业发展,也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他们中的大部分选择了进城生活。这一过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综上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看以上两种影响哪一个占据主要地位。即迁入城市的人口中,高收入群体和农民工哪一个的份额更大。从农民工和农村高收入群体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获得城市户口,进而能进入城市化统计中的人口更多的是农村高收入群体。而自身教育和技术水平较低,且原始禀赋更小的农民工,更多的是工作在城市,户口关系在农村。因此,可以认为,城市化水平更多的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二、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定量探讨
为了从定量角度分析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建立模型:
cxcjt=a+βcsht+ut
城乡人均收入比率:cxcj=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
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csh=城镇人口数/全国总人口数
为了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分别根据城镇CPI和农村CPI算得1985年价格水平上的真实收入。利用1985年到2003年的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
cxcjt=0.866+4.736csh+ut,
t值分别为3.061和5.145。
从这一模型所得的回归结果中:截距项0.866、标准误差0.283、t统计量3.061、误判概率0.007;csh系数4.736、标准误差0.920、t统计量5.145、误判概率0.000;复相关系数0.609,修正复相关系数0.589,回归标准差0.203,残差平方和0.700,对数似然值4.397,DW统计量0.399,因变量均值2.301,因变量标准差0.315,赤池统计量-0.252,施瓦兹信息量-0.153,F统计量26.47,相伴概率0.000,可以看出,尽管复相关系数和修正复相关系数均位于0.6附近,可以判定拟和优度较高,且截据项和csh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在1%水平下显著。但是DW统计量证明存在正向的序列相关。因此,虽然OLS估计量仍然是无偏和一致的,但却不再是有效的。这就造成了t统计量和F检验不能有效地应用,而拟和优度也存在高估的情况。所以,我们采用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来解决自相关问题:
cxcj=1.268+3.775csh+ut
t值分别为2.000和2.031。
从分析结果中:截距项1.268、标准误差0.155、t统计量2.000、误判概率0.062;csh系数3.775、标准误差1.859、t统计量2.031、误判概率0.059;复相关系数0.205,修正复相关系数0.155,回归标准差0.119,残差平方和0.228,对数似然值13.79,DW统计量1.230,因变量均值0.620,因变量标准差0.130,赤池统计量-1.310,施瓦兹信息量-1.211,F统计量4.124,相伴概率0.059,可以看出,经过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调整后,已经成功地消除了自相关。其他统计量也基本符合要求。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的影响:当城市化水平提高1%时,城乡收入差距就扩大3.775%。这与我们定性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三、总结与建议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会加大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是城市化模式不当,而非城市化本身。首先,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变农业户口为城镇户口的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村富裕群体;其次,单纯的劳动力向现有城市转移,对提高各个部门劳动生产率并无显著贡献;最后,地方政府短视发展目标决定了城市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不明显。协调城市化进程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第一,改革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加快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改善人口流动中各类收入水平人口的份额,使相对更多的教育和技术水平高,但资本水平低的农村人口加入城市化进程。
第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以乡镇企业带动小城镇发展。这样就使得农村富裕群体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其他农民的非农就业。进而,实现区域性的城市化发展,并最终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三,需要地方政府改变观念,树立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思路,从资本投入和政策支持上向农村和农业侧重,积极引导正确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最终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4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