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传媒竞争与品牌创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如金

  一、强化比较优势,培养竞争内力
  (一)比较优势是人无我有的优势
  比较优势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对于媒体来讲,比较优势就是利用自身独有的自然条件、人才条件、历史积累、与政府关系、所面对的受众的心理等而获得的比竞争对手有利的优势。
  (二)媒体竞争要强化自己的本土化比较优势
  媒体竞争要强化自己的本土化比较优势,首先要认清的问题包括:我是谁?凭什么立足,以什么为资本持续发展?自身特长、优势何在?确立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力,这是定位的主体导向。吸引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力合一,就是节目、栏目、版面或媒体的综合实力。定位就是在三者之间综合平衡,把三种导向贯通确定一个位置。一个成功的定位,就是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受众。
  (三)发挥比较优势要注重培养竞争的内力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比较优势,传媒决策和管理要做的就是去强化比较优势。因科学决策和管理而形成的竞争力,可以称之为媒体的竞争内力。这种竞争内力应当加以培养。因此媒体要注重决策机制的科学化。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把竞争对手一棍子打死是不可能的,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坚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养育竞争内力,做好每个版块,做好必读性的功夫,积小胜为大胜。当然,在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的同时,也要看清楚对手的长处,看清对手存在的比较优势,然后采取对策,化解对手的优势,痛击对手的短处,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
  二、创造品牌优势,突出品牌竞争
  (一)传媒的品牌影响控制着受众
  “传媒品牌形象是一个复杂、多维度的形象结构。它由多个指标构成,并可以划分为企业经营指标、技术指标、历史形象、前景形象、员工形象、内容产品属性、消费结果形象、消费价值形象、受众显性属性、受众隐形属性等众多维度。”对于传媒受众来讲,他们为什么选择你,是因为受了你的品牌的潜在影响。
  哈佛商学院杰拉尔德教授的实证研究表明:95%的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里。许多消费者在谈到如何在多个竞争品牌以及价格、质量比较中做出理性的购买决策时都会滔滔不绝,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消费者的思想和理念往往与他们的实际行为相矛盾。对这些消费者的跟踪观察显示:在实际购物时,他们通常看都不会看一眼所选品牌的竞争品牌或者替代品。
  这个调查对于传媒业来说,反映出传媒的品牌影响控制着受众的潜意识,最终导致了受众的选择。在报摊上,读者可能看到很多报纸供他选择,他也可能知道各个报纸的特点,但大多时候,他可能连想也不想就购买自己喜欢的报纸,控制了他的选择的,是他们所信赖的品牌影响力。如果不重视品牌的运营的操作,就是不重视训练自身的竞争内功,在竞争中缺乏内力,对受众也就缺乏影响力。
  (二)媒体要打造出个性鲜明的强势品牌
  分析和肯定媒体的比较优势也好,培养和打造传媒的竞争内力也好,归结到一点:都是在创造传媒的品牌优势,有了品牌优势,媒体就有了不可撼动的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够真正占领制高点。
  做企业就是做品牌,传媒也是。现在是一个品牌时代,品牌的竞争,才是最根本的竞争,最具生命力的竞争,最高层次的竞争,传媒人应当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索尼在中国一年的电视销量只有50万台,利润却相当于中国整个电视行业的总和,这也是品牌的市场威力。做媒体也应像做索尼品牌一样,要打造出个性鲜明、能拨动读者心弦、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强势品牌。
  (三)传媒品牌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对于比较优势来讲,传媒品牌的构建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新闻产品的内容。因此,在做新闻产品时,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让受众认识到你的新闻产品的独特标识。这种品牌识别应包括:新闻产品理念识别、新闻产品视觉冲击识别、新闻产品气质识别、新闻产品行为识别、新闻产品社会责任感的识别等等。
  在这些识别系统中,还应包括:你这个传媒品牌的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和使命、品牌的品质、服务性、档次,同时还包括新闻产品的编辑包装特色,品牌的气质特点、品牌在行业中的地位、品牌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品牌的行为制度等等。这些具体界定了营造品牌的标准和方向,从而使品牌核心价值这一抽象的概念,能和传媒的日常活动有效对接,从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品牌榜栏目应当和品牌记者结合起来,竞争对手可以模仿和复制,但是无法超越。品牌记者则有独特的新闻视觉,在某领域具有权威性的记者,一旦形成比较优势,却是竞争对手所鞭长莫及的。例如:一些媒体的出名是靠拥有品牌记者和主持而出名的,像凤凰卫视的新闻记者和湖南卫视的品牌主持。
  (四)传媒品牌需要经常活化和创新
  品牌对公众意味着什么呢?是信任。“因为它一贯不错,今天也会不错”,“大家都说它不错,想必不会错”。对老受众,它增加忠诚度,对新受众,它具有感召力。因此,媒体品牌是质量长期积累基础上的价值符号,代表提供给受众的价值。
  “创新是贯穿传媒业发展历程的永恒主题和不竭动力。在传媒形态日渐多元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依存的条件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必须牢牢把握市场脉搏,不断进行技术手段、经营管理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在强调品牌塑造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品牌老化的问题。传媒品牌运营的工作,要求时时打磨品牌的光亮度,居安思危地对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则要进行品牌的活化,就是加强品牌创新、重塑品牌形象,强化比较优势,练好自身内功。
  总而言之,树立媒体的品牌,首先是把新闻产品做好,强化新闻产品的比较优势,使竞争对手望而兴叹,无法复制。可以说,每个媒体人都在关注竞争,关注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如何在竞争中取胜。但是,不可否认,现在媒体业竞争实际上还并不充分,而且形势也十分复杂。转型中的媒体从事者也缺乏相应的市场化运营经验。因此,不少媒体在面对竞争时常常随风摆动,看似“灵活性”有余,实际上缺乏原则性,其本质在于没有科学地认识竞争和把握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应树立竞争的科学观,准确认识竞争和把握竞争,认清竞争中的原则性问题,并在竞争中坚持这些原则,唯此才能在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白如金,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教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5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