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升级与现代制造业体系构建的行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金华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推进制造业升级,目标就是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制造业发展与升级的政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需要启动实施国家制造业升级行动方案。
一、制造业升级的压力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制造业进入全面提升阶段,高新技术制造的比重显著上升,制造业整体实力得到了增加,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正如2010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专家提供的信息: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许多行业或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我国还不是制造强国,制造业面临巨大的升级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源自世界制造强国的技术优势
世界制造强国是美、日、德、英等。美国是世界头号制造强国,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战后,美国制造业曾一度在全球市场中拥有绝对优势,占到全球制造业份额的40%左右。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的霸主地位曾一度受到来自日本的严峻挑战,为应对危机,美国设立了“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启动实施了“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等一系列振兴制造业的行动方案,强力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到90年代后期,美国依靠IT 产业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再度增长和制造产业的快速升级。目前,美国制造业的产值产量在世界上仍然独执牛耳,稳居世界首位。特别是在航空、通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领域,更是占有了无与伦比的绝对优势,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值约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20%。为了保证技术优势,美国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研发新产品。有数据证明,美国制造业所从事的研发活动占全部研发活动的71%,所提供的研发经费约占66%,制造业所获得的美国专利数量约占全美专利总量的90%。1987―2005年间,美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了94%,而其他部门的生产率只增长38%。
日本是世界二号制造强国,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全部为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和汽车制造在世界占尽先机。2003年,日本出台了《新产业创造战略》,将燃料电池、机器人、信息家电、生物产业、环境机械设备以及电子动画等作为突破重点,启动了全面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庞大工程。2004年,日本研发总投入达16.9万亿日元,工业机器人总数达到35.6万多台,占世界的42%。2006年,日本成功掌握了降低超导电缆交流损耗的技术,交流耗电量达到世界最小;2007年,本田汽车共生产949.78万辆汽车,首超通用汽车公司的产量;2008年财富500强排名上,丰田销量超越通用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企业。目前,日本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稳居世界第二;船舶制造方面,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超过韩国25%,是我国的近10倍。
(二)源自国际产业转移新动向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
进入21世纪后,一些制造强国借国外直接投资不断进行着全球性的生产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同时,制造强国构筑“绿色贸易壁垒”、“技术壁垒”,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限制条件,钳制欠发达国家制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特别是近几年,美国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低人力成本优势,将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通过对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的控制,获取高额利润。从近年来的经济衰退中,美国政府已得到启示:以出口实现增长是其短期经济复苏和长期经济繁荣的有力武器,是美国可供选择的增长模式。所以,美国政府在新近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5年内美国的出口额要翻番,因为出口企业发展得越快,创造就业的机会就越多,而这方面制造业要比其他行业平均高出17%。同样,很多日本企业也开始把过去在欧美的战略重心转向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并从传统产业领域退出,全面进军新能源技术领域,寻求新科技的革命,以实现新的突围。目前,日本在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纳米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由于掌握着先进技术,在较长时期内日本将领跑这些行业。
二、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根据产业国际竞争理论和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压力,我们认为:制造业的升级,就是要优化制造行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增加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制造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构筑起现代制造业体系。制造业的升级路径是:瞄准世界制造技术的先进水平,通过关键领域的创新和重点工程建设,稳定优势行业,强力发展战略性行业,重点突破,循序渐近。
(一)稳定优势产业,强力发展战略性行业
传统的优势行业,指劳动密集度较高,产品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纺织、轻工、食品、家用电器制造等;战略性行业,主要指关系国家安全、体现一国产业竞争实力,技术含量高、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制造行业,如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成套装备制造、数控机床制造、大飞机制造等。
实行制造业业升级,需要稳定和保持传统产业的优势,仍需要继续发展处于产业链低端、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制造业,包括贴牌生产,为整机提供零部件的制造等。稳定这些优势行业,就是要强化技术改造,注重发展内涵,不铺新摊子,不上大的新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对纺织、家电、食品制造等优势行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实行产品的更新换代,保证其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于火力发电、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钢铁、有色金属、水泥、造纸、煤炭开采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要推行循环经济战略,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对于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则要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对此类行业,需要制定专项政策,启动专项行动计划,配套专项资金,有步骤、有规划、有组织地发展。我国需要根据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力培育和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战略性行业的发展,全力发展先进基础机械制造、重要电子基础件以及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制造,如:数控机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系统、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大型电力成套设备、输变电成套设备、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农业成套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先进大型的军事装备,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装备等。
(二)重点突破、循序渐近
产业升级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重点突破,循序渐近,将有限的财力、人力集中于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
目前,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技术含量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是钢铁、水泥、船舶等,技术含量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是汽车、化学和机床工具制造;而高技术行业中,如通讯设备制造、计算机芯片等核心软硬件制造、大飞机制造、高速铁路机车制造、现代煤炭采掘设备制造、大型成套环保设备制造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与科技总体实力的标志,是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基础性、战略性行业,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依靠和载体,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以这些行业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抢占其生产技术的制高点。占领了这些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就可以通过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以点带面,也可以提高基础装备和一般技术水平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这些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工程的重大技术突破,就可以掌控制造业国际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确定行业的领军地位,也就可能实现制造业技术的全面提升,确立制造强国的地位。
三、制造业升级的行动方案
比照世界制造强国的经验,按照我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十二五”期间,我国可以至少启动实施两项重大专项行动,强力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
(一)重大专项行动之一:国家战略性制造技术攻关工程
可根据制造业升级路径图,对战略性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启动实施“国家战略性制造技术攻关计划”,计划当由政府出面,组织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进行技术攻关。
“国家战略性制造技术攻关计划”可实行“伞形”结构管理,即一个主项目统率若干分项目,项目由企业或学术机构提出,政府组织论证立项,并由政府作为国家重大工程进行实施。计划需要确定:计划的组织主体、实施主体,经费来源与结构,领导机构等。计划的组织主体是政府,实施主体应由产学研三方人员组成,技术开发经费应主要为财政经费,部分可来自企业。计划可由多个制造技术中心协同完成,同时应鼓励国际优秀技术专家加入攻关。攻关项目应强调应用性、先进性,强调在国际制造领域的制高位置。可以借鉴的经验是,美国就建有8个国家制造科学研究中心、26个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7个制造技术中心以及100多家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中心,这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构成了美国制造业技术开发和应用体系的骨架,有力地保证了美国制造业在世界的霸主地位。比照这一做法,我国制定实施的“国家战略性制造技术攻关计划”亦应有众多研究中心支撑完成。
(二)重大专项行动之二:国家战略性制造技术高级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
制造领域的竞争关键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本质上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为了抢占制造领域技术制高点,特别是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启动实施“国家战略性制造技术高级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工程”),重点面向战略性制造、高端制造的应用性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一支规模可观、结构良好、素质优秀的国家顶尖级制造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
“工程”可建立“战略性制造业高级技术人才信息库”,围绕国家战略性制造业发展战略,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物,引进和培养装备制造业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按照国内人才专家的建议,这些高层次人才应包括:在国际制造领域享有较高声望,是公认的某一专门领域的开拓人、奠基人或对某一领域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学术造诣高深,对制造行业某一专业或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或获得过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奖励,其成果处于本行业或本领域前沿,为业内普遍认可的专家;主持过国际大型制造科研或工程项目,有较丰富的科研、工程技术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拥有重大制造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或专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世界500强或世界制造500强企业中担任过高级技术职务或者管理职务的工程师、经营管理专家,或在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熟悉制造和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有十分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在国外政府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著名非政府机构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专家学者;或者是具有特殊专长并为国内急需的特殊人才。
“工程”要利用和服务好人才。要通过各类载体建设,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业平台,创造适合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环境;制定措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培养国内急需的各类高端人才,安排引进人才和国内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在企业给引进的海外一流人才配备合作伙伴或助手,用“师傅带徒弟”或传、帮、带的形成培养人才。同时,政府要制定政策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生活环境,大力宣传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强化舆论引导;鼓励和帮助国内大型制造企业积极为高端人才提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机会,支持人才科技创新,增加对人才的投入,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关心人才的生活,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就医、配偶和子女就业、就学及落户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和优惠服务,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
“工程”要激励和管理好人才。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的持续创造潜能,通过培养、选拔、激励、淘汰等各个环节营造出英才辈出的局面;要改革分配制度,创新劳动价值理论,对于特殊的创新型人才既要承认货币产权,又要承认人力资本产权,保证其既参与工资薪水的分配,又能参与利润的分配。同时,对引进的人才要实行“流动性”管理,定期进行考核,按约考核其学术技术成果、履行岗位职责或重大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并据此进行调整;做到“有进有出”、不断更新,始终保持高层次人才库的合理的年龄结构,始终保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国家队水平。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号:70941017)〕
(李金华,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6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