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美英 苏平 张莉

  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网络体系;数据库;馆际互借
  
  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而现代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地和信息中心,其重要发展目标就是实现资源共享,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加速形成,它改变了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使信息资源共享更加有效和快捷。因此,合理的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建设已成为中国图书情报界的重要课题之一,网络化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目标,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由之路。
  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可行性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人类共同奋斗的目标。6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信息网络,比如美国的OCLC、RLIN,国内的有APTLIN。
  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已有2万多个图书馆加入进来。它采用是一种根据需要自下而上的分布式网络建设模式,使同一地域内的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图书馆因自身的需要而联合起来形成网络。在资源开发上,则采用集中式的文献资源建设、开发利用,以避免重复劳作。OCLC主要数据库有: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First search Word Cat 数据库,以及网上资源的Net First 数据库,OCLC目前提供三大类服务:
  一是联机编目系统。OCLC制定了一套统一的编目标准,各成员馆都采用这一标准对文献资料进行统一规范著录,以保证目录的质量和统一性,以便各馆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资源共享系统。该系统包括:联机馆际互借系统:机构名称――地址指南;联合目录。
  三是参考咨询系统。该系统有三大类:1.EPIC,EPIC可对OCLC联合目录和其他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关键词检索和字符串检索;2.First Search,用户无需培训就可通过一系列菜单或界面查到所需资料;3.电子期刊,它利用电子形式发行学术性刊物,加快了编辑出版过程,降低了图书期刊费用。
  我国资源共享网络也已起步,并有相当水平,现已建成了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目录文献信息共享系统(APTLN),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等。并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更是知识大发展的时代。伴随着高新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的浪潮已势不可挡,突破疆域国界的限制;同时,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跨地区、跨国界的网上交流已成为更多人生活工作的内容。首先,随着文献资源总量的急剧增加,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和提供所有的文献资源,文献资源的馆际共享成为一种必需和发展方向。其次,我国是一个有千年文化历史和12亿人口的大国。中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事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无疑已经成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几项措施
  1. 建立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
  建设与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目的就是通过文献信息单位之间的协作,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网络环境中的一个完整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文献资源存储体系、文献资源信息服务体系、文献资源传送体系,相对应的有三个主要任务:第一是对那些使用率高、使用价值大的文献资源,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专业化的分工收藏,使系统内部直接拥有这部分文献;第二是建立文献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使用户能够检索到系统内部拥有的以及通过资源共享能获得的外部文献资源,并能通过该平台向系统提出服务要求:最后是建立一个文献资源的传送系统,通过网络传送,Fax传送或者物流系统,将所需的文献资源送到用户手中。
  2. 建立统一的书目数据库
  一个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必须有数据库支持,除了全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等,还要进行各种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资料库和包括声音、图象、影象的多媒体的复合文本资源库的建设。要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必须要选择一个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Sever等尽可能保证系统的先进性、灵活性、可扩性和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服务和各工作站的协调能力。只有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联合书目数据库,形成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供各类图书馆使用,才能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3. 开展网络化的馆际互借服务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改变了传统馆际互借模式,为读者提供多渠道的馆际互借服务。通过网络用户可查询Word Cat(联机联合目录)提交馆际互借申请;简化填写申请的过程;缩短馆际互借运作时间,扩大馆际互借的利用率;同时向多个图书馆提出互借申请。图书馆只需维护网上馆际互借系统的正常运行,就能有效的开展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
  4. 建立物流系统
  在文献资源共享的情况下,文献资源的传送和获得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文献共享体系下,用户必然会更多的要求获得其它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也必然会更频繁地通过馆际互借获得所需的文献资源。而且用户的地域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本地。没有很好的物流系统,即使有了很好的检索途径和畅通的借阅渠道,用户仍无法方便、快捷和廉价的获得所需的文献资源。所以,建立高效、廉价的文献资源物流系统就变得非常重要,建立独立的馆际互借物流系统,则可保证文献资料能快速、安全地送到用户手中。
  总之,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情报单位集体合作的产物,它需要每个协作单位积极参与,共担责任。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高校图书馆要抓住机遇,精诚合作,建立全国高校的文献资源共享网络,推动其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以增强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综合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罗萍,中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立法对策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4)
  [2]王哲,网络环境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影响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黄秋梨,我国文献资源共享障碍与对策研究综述,《新世纪图书馆》,20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3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