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语文课堂落实听说训练,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玲

  有一部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在人际交往、日常工作中,与人交谈时不能抓住别人谈话的要点重点,乃至不能正确理解他人意图,在一些单独会谈或者是面对公众讲话时。不能够准确流利,完整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听知或知力、理解力和品评力较差,或解释语音能力、定向表述能力,运用体态说及朗读语言能力较差所致。
  湖南文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魏恰教授在其论文《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一文中提到:“大学语文应当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美育是其灵魂,对学生汉语言的听说读写实用技能的提高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突出技能训练、努力增强大学生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是其目的。”
  目前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通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形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该培养大学生听说的能力。正如美国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一书中指出的“任何人都没有天生的演讲能力,当众说话是培养这种能力的第一步。”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大学生没有机会当众说话,听说能力较差。
  其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语文课堂教育中普通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不自觉地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看成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而置听说能力于不屑一顾,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读写结合,以文取士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根深蒂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写好作文就是学好语文的观念。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于是又把阅读能力提高到重要地位,自然而然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另外一方面――听说能力。
  其二,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中学和语文教师迫于升学压力,根本就摒弃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甚至认为听说能力是在读写能力基础上自然具备的。
  大学语文要有效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作,就必须拓宽教学视野,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因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听说训练方面的缺失,大学语文教学就需要在有限的教学空间中,担当起补缺填漏的工作,把语文作为人文语文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在社会交际,专业工作中体现出更大的实用性。
  在我多年的的大学语文课堂中,坚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主要有两个环节:课前练讲和课堂讨论。
  
  一、 课前练讲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大学语文的每学期开始,我都组织学生报名参加课前练讲,安排好顺序,我做了以下要求:
  
  1.课前练讲内容要有知识笥和趣味性
  (1)知识性。在5分钟的讲时间内。要求学生准备的内容要适合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在听到后有所收益。摒弃过去浅显的儿童故事等形式,也不能过于专业性,不能选择枯涩难懂的知识,那样的话,既不利于讲也不利于听。
  (2)趣味性。要求学生在准备的时候,有意识的倾向时代性强的内容,时效性、新闻性的内容是首选,再配合诙谐风趣的语言,才能有上佳的表达效果。
  
  2.表达上要求学生要脱稿和普通话
  要求学生在练讲时既不能读也不能背诵,练讲时要用普通话流利表达。不能有方言夹杂在其中。在练讲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从几方面引导,使学生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我主要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很多学生没有当众讲话的经验,面红耳赤,张口结舌的理象很多,教师要帮助学生调控。
  (1)自我调控。①平稳心情,慢步走上讲台,站在中央。我教的大学语文课堂是2个班级公理课,课前练习时学生有的就站在自己班级一侧,我要求他勇敢的站在中间面对全体同学②要求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自己的说话内容上,尽垒力说不在乎别人怎么想,这样有一两名学生讲过后,其他同学就解除了一些心理障碍。
  (2)、给自己信心:有学生带着稿子上来,我要求学生不能带稿子,先不要在意表情语调说态等因素,只要满怀信心的说。
  (3)、多褒少贬:对学生进行热情但中肯的赞扬,说的是否理想,我都是先找出进步,挖掘优点来点评,然后指出不足。只要学生不背稿不看稿,能报找到的材料融会贯通,用自己的书面语结合口头语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就是基本的合格。一下子要求学生无论是语音语调还是表情动作、仪表仪态等方面都做得完美是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
  
  3.要求全班学生进行听的训练
  据一项调查表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对于进入社会后成为幼儿教师的学生来说听同样重要。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都是听教师讲授知识比较单一,而课前练讲和小组讨论提供另外一个平台,可以进行听的训练,主要可以从二个方面进行:
  (1)、听辨。辨别重音、语音,也要找出普通话不正确的字音。
  (2)、听记:记住练讲同学和讨论发言同学的语言,能够复述并品评。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在听的过程中,确定话语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分辨信息的真伪以获取真实有用的信息,并进一步的能体察说话人的感情内涵,能听出话外之音,能体会出弦外之意。以及能理解发话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一语双关,正话反说巧用谐凌晨,旁敲侧击等,品评出话的意味来。
  
  二、课堂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要使课堂讨论达到良好的效果,完成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就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结合课文精心设计讨论内容
  在学生课前顾习思考以及教师讲授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设定讨论问题,我的经验是要设计出高质量的讨论问题。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心理,这样斟酌出的讨论内容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有不吐不快的欲望。比如说在大学语文Ⅸ世说新语任诞》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古文兴趣太浓厚的特点,我设计的思考和讨论内容由原文的任诞内容拓展开来,延伸至“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离开小家融入班级的大集体中,对人与人间相处正探索前进,有着交流这方面经验的欲望,踊跃发言,效果较好。
  
  2、教师要善于引导
  例如,在《天才梦》一文讲解完后,我布置学生谈谈读后感,引导学生把讨论方向转到对恋爱观看正确树立后面,我先以法律对婚姻恋爱的规定,讲到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引导学生结合张爱玲爱情悲剧根本原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3、问题设计要有时代感、实用性
  学生经过了高考的强化训练,对文章写作有一定固定模式,讨论问题要求学生多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实际,避免空谈,有感而发的发言才是成功的、感人的,这一要求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例如,《西湖七月半》本是篇古文,我根作者身特点,设计讨论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要求学生从自身谈起,制定自己苦难的标准,学生大多有感而发,总

结了自己的人生经验,而非名人名言,典型事迹,泛泛而谈,说者有心,听者有意,使大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
  
  4、保证讨论小组进行讨论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
  很多人抱怨说,学生不肯讨论,其实学生大部分不是不想讨论,而是不会讨论,教师简单的一句下面开始讨论吧,学生不可能就完全调动起来,教师要作一些讨论要求。
  (1)、小组要优化组合,可以选一有组织能力学生做组长,另外3名最好选好、中、差组成既可互相学习又可互相促进。
  四人讨论小组的优点是人人参与,学生以自己为活动中心,普遍动脑少,可以广泛交流信息,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要求先有顺序性的轮流发言,当然有成熟讨论经验的小组也可不做硬性要求。
  (3)、讨论结尾要组长组织总结,并选定汇报讨论结果的组员。
  
  5、要求当一名学生发表观点时其它同学注意倾听。
  训练听的能力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鼓励的方法。
  (1)非语言性进行鼓励。学生可以目光长时间注视发言学生的两眼,或额头部分,并辅之以一定的肢体语言,例如点头微笑,身体前倾,而且一定要停止其它一切无关的动作。
  (2)语言进行鼓励。在不打断不影响学生发言的前提下,用。哦,对,是的等轻声、短促的语言加以鼓励。
  (3)回应,当发言者有问句出现或泛读了互动时,倾听者要有所回应。
  
  6、重视互评和考核
  在课堂练讲之后,和讨论小组进行课堂汇报之后,我都要进行评价也会让学生互评,并对学生互评进行指导。
  (1)要求学生听的时候,在辨音和词汇感知的基础上记忆听到的内容及要眯,在此基础上理解并抓住中心,而且有意识地去思考判断是否有隐语。
  (2)练讲后和讨论汇报后我会设计问题,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听的效果。
  (3)要求学生互评。对练讲或汇报讨论结果的讲说人从几个方面评价,其中必定评到的有:
  A.普通话。找出错误及方言语调。
  B.说的内容是否全面有条理,结构清晰。
  c.语速是否恰当,表达是否流畅。
  D.肢体语言是否得体。
  
  7、每学期都对听说训练进行考核
  我不仅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的听说训练中使学生激发兴趣,也把这种手段应用到考核中,制影音资料,然后让学生复述其基本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设定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测他听、说能力。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出的即见成效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语文教学的细火慢慢虽然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课堂教学的听说能力训练,却可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几堂课下来学生自我感觉学到了很多。
  在听别人讲话的过程中,能敏锐地抓住别人的谈话中心,并迅速做出反应和迅速有条理简明准确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乃至感动对方。这些显著变化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前练讲和课堂讨论中。
  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当今社会人们都已经认识到了“三寸不烂之舌”的重要,而口才之于教师是必备的工具和武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序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师范学校的学生的语言能力决定他能否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充分展示自己与时俱时,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5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