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洪娟
摘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实际损益、利用效率及现金流量,企业在利用应收账款扩大市场份额时,要充分考虑到资金的安全及风险防范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以及管理不善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做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虽然它使销售得以扩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但作为企业流动资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营运能力和资金周转问题。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促进货币资金回笼,使企业缩短营业周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第一,商业竞争。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企业间的商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就必须扩大销售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而除了采取各种营销手段来增加销售额外,赊销也是提高销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广泛被企业所采用,应收账款也就应运而生。
第二,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在有些企业中,为了激励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将职工工资、奖金等薪酬与销售任务挂钩,没有考虑因此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未将应收账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忽视了赊销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这就造成了销售人员为了提高销量,而盲目采取赊销手段达到超额完成销售目标,导致许多赊销款项无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并沉积,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三,信用管理不健全。企业缺乏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等情况的相应了解,或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制定合理的定价机制。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任意放大应收额度,造成大量应收账款。
第四,应收账款内部管理不力。许多企业只重视销售,忽略了对应收账款等的内部管理,没有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对账不及时,使核算与销售脱节,对出现的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处理。应收账款的账龄没有及时分析,账龄老化,大量陈账、呆账常年挂账。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的影响
第一,资金周转困难,引发财务危机。应收账款未实现现金的流入,属于应收而未收的资产,代表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使企业投入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未能及时回笼,造成资金良性循环受阻,致使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面临财务危机,影响了企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无法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第二,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企业效益下降。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意味着纳税义务的产生,企业将被迫用流动资金垫缴当期的销售税金及年内所得税的预缴。如果企业由此产生账面利润,那么年度实现的利润还要向投资者分红,企业可能要向股东垫付分红款,导致企业资金流出增加,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有可能采取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或增发股票等方式进行筹资,这样必将产生筹资成本以及相应的利息支出或股利支出,股权融资还有可以导致企业股权稀释,增加了财务风险。同时,企业保持较高的应收账款极易产生坏账,给企业带来损失。另外,持有应收账款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包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等,都将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第三,虚增经营成果,增加经营风险。按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应当在销售发生当期确认收入,但收入的增加并不表明流入企业的现金流量也能相应地增加。从而形成账面利润在,账户资金无的窘况。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销售收入和会计利润,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利润,加大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三、应收账款管控措施
(一)制定相关政策,做到事前控制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销售业务内部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销售计划管理、信用管理、销售定价、订立销售合同、发货、仓库管理、开票、收款和会计系统控制及清欠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以上各业务应当由不同部门人员完成,确保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形成各部门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稽核,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强化销售人员回款意识,将销售回款纳入绩效考核中来,制定严格的资金回款奖惩制度。
2、建立客户档案,开展信用评定。企业应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收集客户企业性质、主营业务、财务状况、经营规模等情况,建立客户档案。针对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及坏账风险大小等各因素综合分析,进行信用评定。依据客户信用评定等级,择优开展销售业务。
3、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首先要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测算不同信用标准条件下的销售毛利、管理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坏账损失等,将利润最大或成本最小作为最终标准。其次是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企业在定立信用期限的同时,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客户提早付款,但要考虑以现金折扣的成本小于所取得的收益为前提。最后要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一定的赊销限额,防止由于过度赊销造成客户实际无力偿还欠款。企业还应根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来调整对客户的信用额度,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企业应综合各项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对于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和期限,采用不同的销售策略。
(二)强化日常监督和管理,保证事中控制
1、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企业要建立与客户的定期对账制度,对应收账款的往来单位定时发送询证函,以确保双方在账款数额、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方面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做出相应调整。业务部门应建立应收账款备查台账,以便与财务部门核对。财务部应将核对后的相关数据提供给业务部门、责任经办人员和企业领导,督促提示有关人员及部门催收欠款。财务部还应开展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工作,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动态监督,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经济合理的催收方法与政策,设法收回欠款。
2、注重合同管理。除现金收入之外的供货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随意签订销售合同。对于金额重大的销售合同应当征询法律等专业人员的意见。订立销售合同前,企业应组织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对销售合同草案进行审核,重点关注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收款方式及违约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对签订的合同应进行档案管理,同时将合同复印交于信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作用。
(三)采取措施,达到事后监管
1、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无论企业采取何种措施,只要商业信用行为存在,坏账损失便不可避免。根据谨慎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相应地提取坏账准备。
2、落实责任制,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建立清欠工作责任中心,将欠款落实到业务人员,不能只销售不收款,并将欠款收回情况与业绩考核挂钩,只有销售出去同时能收回货款的才算有效销售,计入销售人员的奖励报酬中。对无相关责任人的陈年老账,按应收账款账龄的远近及收回欠款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增强业务人员对清理和催收陈账的积极性。
3、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灵活的催收政策。对于尚未结清前欠货款的客户原则上应限制发货或拒绝发货。对欠款回收缓慢、多年陈账未结或有偿债能力却不履行偿债义务的客户要加大催收力度,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避免追诉权失效,造成坏账。对于确实无力支付的,企业可以采取资产偿付或抵押等。对于能在约定期限内提前付款的客户,可以给予销售折扣优惠政策,以鼓励客户及早支付货款。
4、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保理是指企业将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形成的应收账款转移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为其提供贸易融资等相关服务。它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设计的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产品。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企业再生产起到了帮助。
总之,企业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加大收款力度,提高货款回笼速度,缩短经营周期,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合理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永旺.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途径[J].财会月刊,2003(4).
2、潘荣良.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防范经营风险[J].财会通讯,2004(12).
3、张汉文.论金融视角下应收账款的管理[J].现代商业,2010(33).
(作者单位:武汉市城市管理局材料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2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