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笑丰 熊 英

  摘要:文章以企业价值链为研究视角,先阐述了价值链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企业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原则及其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区别,然后从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两方面构建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针对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积极寻求维持核心竞争力的方式,而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的价值链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价值链管理的要求,围绕价值链建立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就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一、企业价值链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价值链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他将这些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而企业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管理,才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
  (一)企业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一是企业内部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内部价值链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产品的销售等一系列过程及相关的辅助活动。因此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业绩评价,就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设计相关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内部经营成果和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来揭示影响企业财务业绩的内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优化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二是企业外部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企业外部价值链包括供应商、销售商、顾客和竞争对手。因此对企业外部价值链进行业绩评价,就要设置一些相关指标对外部价值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竞争对手和整个价值联盟的合作关系进行考评来揭示影响企业财务业绩的外因,以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和销售商,优化外部价值链,从而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价值链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指标选择的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对关键业绩指标进行重点分析。二是采用能反映价值链业务流程的业绩指标体系。三是评价指标要能反映供应商、销售商及顾客之间关系和整个价值链的运营情况,将评价对象扩大到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四是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把业绩度量范围扩大到反映价值链实时运营的信息。
  二、企业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区别
  第一,从对象上看,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侧重单个企业或单个职能部门的评价,忽略了对外部环境的评价,没有注重价值链整体业绩的衡量。而价值链业绩评价体系对象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顾客、竞争对手和整个价值联盟的合作关系,更具全面性。
  第二,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是一种会计利润最大化的考评体系,而价值链业绩评价体系是为企业价值链增值最大化为目标服务的。
  第三,传统业绩评价体系过分注重短期财务利益,容易引发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而价值链业绩评价体系基于长远战略目标,更注重长期利益。
  第四,传统业绩评价体系指标具有滞后性、片面性,而价值链业绩评价体系指标更具有全面性,深入性和动态性。
  三、企业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
  第一,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效益进行考核,主要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状况进行评价。一是财务效益状况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智力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率和资本收益率。二是资产营运状况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和资产现金回收率。三是偿债能力状况指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和带息负债比率。四是发展能力状况指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3年资本平均增长率和技术投入比率。
  第二,非财务指标是对于企业内部的非财务指标可以从研究开发、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指标包括:一是研究开发指标:研究开发费用率、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新产品研发周期、研发项目成功率、新产品投资回报率、新产品贡献率。二是生产能力指标:产能领先率、产品合格率、废品率、非增值作业率、生产率、产品生产周期。三是人力资源指标:劳动效率、员工知识水平、员工淘汰率、员工保持率、员工合理化建议增长率、员工培训费用率。
  (二)企业外部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
  第一,供应商评价指标。供应商担负着对企业资源输入的角色,对企业安排生产、保证质量信誉起着决定作用。考核供应商主要从产品价格、质量、交货情况和售后服务方面进行。依次分别设置产品价格比率、市场平均价格比率、产品质量合格率、订单完成率、产品准时交货率、顾客投诉率等指标。
  第二,销售商评价指标。销售商是价值链上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节点企业,它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能提升企业的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对其主要从销售商服务客户的能力、销售能力、提供信息能力方面进行考核。依次分别设置准确交货率、交货延滞时间、退货率、顾客投诉率、市场占有率、进货销售率、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提供市场信息次数的增长率等指标。
  第三,顾客评价指标。企业要想获取长远的、出色的财务业绩,就必须要赢得顾客。因此,主要从顾客满意度和市场份额方面设置指标对顾客进行评价。顾客满意度方面具体有产品交货及时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产品保修期限、维修时间、成功解决顾客投诉率等评价指标。市场份额方面可以设计客户获得率、客户保持率、客户忠诚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
  第四,竞争对手评价指标。企业除了考虑价值链各节点企业外,还要考虑企业目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情况,将自身的指标与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指标对比,找出竞争对手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寻找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竞争战略。可以采用产业的卖方集中度和买方集中度、产业内企业的平均规模、核心竞争力评价、行业综合竞争力排名评价等指标来衡量。
  第五,价值链上各节点企业间关系的评价指标。价值链联盟的竞争力强弱,除了取决于价值链上各节点企业能否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外,还取决于价值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协调关系。主要评价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是否融洽,整个价值联盟是否稳定可靠。定量方面设置的主要指标有产需率、企业占上游企业业务的比重、企业占下游企业业务的比重和价值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满意度等。定性方面可以从价值链上节点企业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合作的稳定性和忠诚度方面进行评价。一般价值链利益分配按贡献大小分配,价值链的各方的利益分配越合理,价值链联盟关系越趋于稳定;同时作为独立的企业,企业对价值链联盟越有价值,企业间的关系就越稳定,忠诚度越高。
  四、实施企业价值链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注意事项
  第一,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问题。本文从一般意义上设计了企业业绩评价可供选择的指标,但对于具有不同战略目标、处于不同经营环境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指标,必要时可以挑选一些指标对企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这些指标的选择也要注意遵循成本与效益原则。
  第二,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业绩评价,要求信息及时、一致、准确地在价值链联盟企业间进行传递,同时还要有助于企业对信息快速、有效的收集,这就要求企业加强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以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三,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动机等会直接影响其管理模式和手段,并间接地影响企业业绩。另外,管理者的水平有限,导致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实施,所以有必要提高管理者素质,对管理者进行系统教育培训。
  第四,注意评价结果的总结与反馈。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业绩评价后,要将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及时反馈给供应商、销售商、顾客和企业内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完善自身,这样才能优化企业内外部价值链和整个价值联盟,取得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2、于富生,张敏.价值链会计研究――基于时空维度的会计管理框架重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刘静,康国卿.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6(8).
  4、崔震,姜丽萍.构建价值链会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1).
  5、李建设,赵婧.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6).
  6、陈火全.基于价值链会计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商业经济,2007(29).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4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