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佘红云 郭 鹏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区域创新,而区域创新必须以教育为依托。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将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之一。因此,中国高职教育应该实现与区域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创新 区域化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已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68.5%,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中已占半壁江山。但不可否认,我国高职教育也存在诸如定位模糊、教育形式单一、办学模式僵化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高职教育要摆脱困境,步入健康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在体制和观念上进行大胆创新。
  
  一
  
  中国高职教育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起来的,而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的崛起具有特殊的意义。区域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给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改革的深入,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实行整齐划一“全国一盘棋”的大教育,将会造成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严重脱节。因此,应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在国家宏观统筹的基础上,遵循国家“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则不仅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相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距,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性、技能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职业教育根据区域产业调整方向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趋势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潜能,规划和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群体,从而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又决定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质量以及发展速度。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区域创新,落后的区域经济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因此,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则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则由于具有在高智力综合因素上的高聚集优势而在促进区域创新过程中占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高等教育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将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原动力。这也给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现代知识经济和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来讲,区域创新的优劣的主要依赖者无疑是“知识工人”,即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知识工人在企业、生产和经济生活中的比例,将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的增长和质量产生深刻的决定性影响。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探索型的高学历人才,同样需要能够把设计图纸变成产品的“实用型”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正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地方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学科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实现与区域经济有机协调发展。
  从西方各国高职教育发展实际来看,尽管各国由于客观社会经济情况有别而出现差异,但在总体上都呈现出属地性特征,也即区域性特征。如美国采取立法手段,通过了《区域再开发法案》、《职业教育法》,使得其职业院校特别是社区学院蓬勃发展;德国采取联邦与州政府协调,共同推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计划;法国则由中央政府规划技术学院的布局等。各国干预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为繁荣地方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和扩大就业服务。以美国威斯康辛州(以下简称威州)为例,威州位于美国中北部,全州人口508万,是美国第一个建立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体系的州。威州是美国主要农业州之一,制造业也很发达。为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根据当地经济特点,设置专业并及时调整专业门类和课程计划,使人才培养更符合本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与养殖等专业一直是该州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强项,同时各个学校又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与优势。如威州北部地区职业技术学校造纸专业很强,促进了当地造纸工业的发展,东部地区农用机械制造和酿造工业比较发达,这方面的专业就成为该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强项。威州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全美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其立足技能型人才培养本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当值得我们借鉴。
  
  二
  
  要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就必须将高职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以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针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与合作下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经济特色,充分挖掘学校及社会教学资源的潜力,根据地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与技术保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改革的深入,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各区域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集中于区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上。各区域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也开始注意把自身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2005年8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通过着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结合体系和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高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服务型教育体系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就业、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与其他教育体系相比,服务型教育体系突出强调服务,即教育要更加主动、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地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近日,上海市也明确提出,要加大调整高等教育布局力度,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使上海市高等教育成为促进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上海市将大力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种类与层次,除了努力培养各种在地区经济腾飞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和作用的高层次人才,还将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力度,积极培养各类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技术人才,以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结构调整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此外,天津市已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十大工程”建设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培养50万技能型人才,其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超过总数的40%。天津市还将积极探索构建新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使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体现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作用。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的接口。高职教育要实现区域化发展,还必须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与特点,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而不应该盲目跟从,“赶时髦”、“盯热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课程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尤其是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其服务社会经济的功能,要求学校在保证一定规模的学历教育任务外,还要承担大量非学历教育的继续教育和社会服务等任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经济,它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不能拘泥于学科门类和学科体系,而应着重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生产实际需要为主,以技术技能和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具有较大的“职业针对性”。
  前段时间,某些高职院校无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一窝蜂大开英语、计算机专业,但由于内地在信息、技术上根本不能与沿海发达城市相匹敌,一方面致使培养出的英语、计算机学生因为缺少实际应用能力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内地大量的岗位空缺,出现学生“出不去”,当地“吃不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也严重束缚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失去了赢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年来,其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据了解,温州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造成高校对区域社会经济智力支撑与知识贡献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温州现有高校数量在整个浙江省居于后列,高职院校更少。先进的制造业是温州经济的一个发展重点。但温州现有高校专业设置相对比较窄,布局不大合理,“软专业”较多,而“硬专业”较少,特别是工科类,如制造业和轻工类专业十分缺乏,致使温州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难以在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得到解决,最终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诉求。高职教育应抓住全球化浪潮中区域经济崛起的机会,积极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破除观念与运行等发展性障碍,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实际,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并最终实现中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批准号:06ALG027000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
  [3] 马建斌: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2)。
  [4] 周济:谈“十五”成就和“十一五”规划.中国教育报,2006-03-01。
  [5]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王式正、曹育南、杨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教探索,200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3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