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消费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毕玉江

  摘要:在金融信用危机爆发、国外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平稳增长的首要因素。笔者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分城镇和农村研究了消费构成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消费增加1%,当期经济增长提高0.7个百分点;前一期消费与本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城镇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并不满足这一结论。
  关键词:消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资助;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EJB003)。
  作者简介:毕玉江(1974-),男,河南兰考人,经济学博士,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1-0021-04 收稿日期:2009-11-05
  
  一、文献回顾
  
  由于消费直接体现生产的目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衡量各类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强调消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刻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以期在政策层面能够切实提升我国消费率,使消费真正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国内关于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研究我国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这类研究带有理论分析性质。张耿等(2006)的研究表明我国转型期以来总消费的波动应主要归于居民消费行为的转型。徐钧(2006)认为,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必然选择。马成文等(2007)从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及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两方面分析了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7)研究了一些国家经济增长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现实途径。马爱玲(2008)对消费与增长关系的一些经典理论以及观点进行了梳理。吴玉霞等(2008)认为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是我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李君茹(2009)的研究表明消费需求不足可以从四个方面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二类使用统计数据应用实证方法量化研究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大多数此类研究也同时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相应提出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措施。马光辉等(2006)分析了消费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杨新松(2006)研究了我国股市投资对消费的替代效应。邹红等(2007)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中消费拉动力确实在起作用,但居民消费需求对GDP增长拉动乏力的态势似乎并没有改观。吴先满等(2007)通过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认为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趋于弱化的局面不断加剧。袁晓玲等(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黄赜琳(2008)从经济周期波动的视角研究了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吕冰洋(2009)认为我国存在的过多的消费障碍影响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目的是实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城镇和农村研究消费构成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消费的对策建议。
  
  二、基于变量水平值的实证研究
  
  1、数据处理
  我们设定研究期间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使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使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总的消费水平。为便于实证分析,将经济增长和总消费转换成以1978年为基期的GDP指数和总消费(TC)指数。其中,2007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分别对这两个变量取对数,得到LnGDP和LnTC。
  2、平稳性检验
  先使用单位根检验确定这两个变量的单整阶数。为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对每个变量序列,我们都使用ADF和PP两种检验确定其稳定性和单整阶数。在滞后期数的选择上,参照赤池信息准则AIC(Akaike info criterion)和施瓦茨准则SC(Schwarz criterion)。
  结果表明,总消费水平和GDP变量的水平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都是平稳变量。这说明它们都是同阶I(1)单整序列,可以检验其存在的长期平稳关系。
  3、协整检验
  由于我们这里只涉及两个变量,因此采用EG两步法检验长期协整关系。经过多次回归试验,得到如下回归结果。将回归结果写成比较直观的形式,则得到下式
  LNGDP=0.1527+0.7335*LNTC+1.2047*LNGDP(-1)-0.5722*LNTC(-1)-0.5985*LNGDP(-2)+0.2301*LNGDP(-3)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到,经济增长对当期消费水平的弹性还是比较高的,消费增加1%,经济增长提高0.7个百分点;而前期消费增加1%,当期经济增长减少0.57个百分点。
  从上式中计算残差并检验其稳定性,得到ADF统计量为5.9041,低于1%的显著性水平-2.6534,表明上述两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协整关系。而我们的回归结果显示,前一期消费和本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前一期消费增长1%,会降低本期经济增长0.57个百分点。这一点也比较好解释。消费增加意味着将来可供投资的积累下降,因而会造成下期经济增长减缓。而我们的回归结果也显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惯性。
  4、格兰杰因果检验
  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因果性,得到如下结果(设定滞后期为3)。
  显然,总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被拒绝,因此我们可以认定总消费水平是导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经济增长却没有导致消费水平的上升。
  从以上实证研究可以看到,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因而,如果消费出现波动,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平稳增长。以下我们从增长率变动角度研究消费波动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
  
  三、基于变量增长率的实证研究
  
  这一部分我们使用RGDP、RTC分别代表GDP和总消费水平的年增长率,研究1978年-2008年间两个变量增长率之间的长期关系,从增长率角度分析消费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平滑作用。
  1、平稳性检验
  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两变量的实际增长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是平稳的,因此可直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2、协整检验
  这两个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6384,说明还是具有一定相关度的。这部分我们仍然使用EG两步法得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方程。
  对残差序列的稳定性检验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而上述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协整结果来看,消费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经济增长率提高0.32个百分点;而

经济增长率变动和前两期的经济增长率变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前一期经济增长率增加,会使本期经济增长率提高。
  
  四、基于居民消费构成的分析
  
  随着收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又会引起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统计数据的构成,我们将居民消费分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来研究这两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1、数据处理
  我们以MC表示城镇居民消费总额,sc表示农村居民消费总额。分别以1978年为基期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以得到定基指数序列。为研究方便,分别对其取对数,得到LnMC和LnSC。
  2、平稳性检验
  由于前面已经检验过经济增长序列的平稳性,因而此处我们只对LnMC和LnSC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显然,上述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可以建立协整方程。
  3、协整检验
  使用Johansen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通过建立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似然比统计量来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同前面一样,在确定VAR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时,我们进行了滞后长度判别检验(Lag Length Criteria)。同时考虑到有效估计的残差应该具有正态分布特征,结合以上这些因素,我们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数为3。
  采取带截距项无趋势项的检验模型对向量(LnGDP,Ln-MC,LnSC)进行协整检验。协整关系检验的结果见表7。
  可以看到,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GDP、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正规化后的协整向量见表8(括号内是标准误)。
  从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推动作用,而且方程系数显著性很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1%,会使经济增长提高3.8个百分点。协整方程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为负,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居民消费层次较低,对产业结构升级没有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此外,这里我们只是单独考虑居民消费构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假定其他因素都不变化,因而估计结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由于GDP、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向量,因此,我们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作进一步的研究。VECM方法可以通过冲击的Cholesky分解识别特定的“结构化”冲击对系统变量的影响。由于我们只是关心居民消费构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只给出了经济增长变量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图。
  从脉冲响应图示可以看到,当对各变量施加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为正,但影响程度很低;长期效应为负,持续到第10期还没有结束。但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比城镇居民消费冲击效应更快转入负向影响,而且长期负向影响的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经济增长波动中居民消费能够解释的比例非常低,尤其是在前3期,两者相加也大约只有2%,从第4期之后居民消费波动对经济增长波动的解释力增强,两者共同解释的经济增长波动大约占总波动的32%。
  5、格兰杰因果检验
  我们对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认为城镇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并不满足这一结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认为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消费是农村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这一结论也易于理解。不管是从消费需求的质量要求和增长速度来看,城镇居民都超过农村居民,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而我国城镇消费对农村消费还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注意,我们检验的结果并没有表明经济增长是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1、我国经济增长对当期消费水平的弹性还是比较高的,消费增加1%,经济增长提高0.7个百分点;而前期消费增加1%,当期经济增长减少0.57个百分点。而且,前一期消费和本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前一期消费增长1%,会降低本期经济增长0.57个百分点。
  2、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消费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经济增长率提高0.32个百分点。而经济增长率变动和前两期的经济增长率变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前一期经济增长率增加,会使得本期经济增长率提高。
  3、基于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推动作用,城镇居民消费增长1%,会使经济增长提高3.8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为负,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居民消费层次较低,对产业结构升级没有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4、实证研究表明,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认为城镇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并不满足这一结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认为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消费是农村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但我们也应该注意,我们检验的结果并没有表明经济增长是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也再次印证了前文关于经济增长不是总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
  5、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剧,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国内经济面临增速趋缓、通胀压力加剧的严峻局势。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以内需为主导的发展之路,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想促进内需增长,提高总体消费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对要素收入进行调整优化,提高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此外,还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升级消费结构,发展服务型消费。促使人们习惯现代的信用消费方式,对我国总体消费水平的增长会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9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