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赞 陈武林

  【摘要】 对于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要面临许多问题, 例如竞争激烈、择业困难、考试不过关,扩招后和竞争、就业、学业相关的心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危及自身身心健康。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内涵及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干预对策
  
  引言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多和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加大,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大学生由于面临着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学习与就业等问题的压力,进而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阶段适应性问题
  不少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入学后,包办的生活被复杂的校园生活取代,依赖性向独立性的转变造成了他们对新生活的迷茫、恐惧,加之大学里竞争激烈,学习内容复杂难懂和专业前景不甚理想,从而怀疑自己;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更要承受来自经济贫困的压力。
  1.2 爱情和学业的关系问题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性早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低年级大学生恋爱的比例直线攀升。在这种大环境中,那些没有恋爱过的学生有时会被视为另类而备感压力,很多就盲目跟风找了异性朋友,在接触后又发现不合适而分手,这样也造成了不少问题。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在校时的恋爱成功率很低,而且他们应对感情挫折的承受力极低,因此高校内因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1.3 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宿舍问题、社交问题,经常会引起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失调、交往嫉妒、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很多同学在入学时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一旦有小的挫折,便失去了耐心和宽容,一再报怨其他同学太自私、太难相处了。很多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说别人的缺点与错误,这样无形中就使很多学生都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
  1.4 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扩招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难,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大学生也从以前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当今的大众人物,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大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由此便引发了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诱发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症。
  1.5 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大学校园中富裕的和贫困的学生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现代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很强,很多富裕学生有种天生的优越感,而来自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压力比生活压力还要大。他们的自卑心理使其极度自尊,造成同学关系紧张,又因不能及时宣泄,使其长期处于极度压抑之下,进而产生心理变态和扭曲,最终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和解决方法
  2.1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不同年级而采取相应措施:
  ①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进行分类,逐步确立目标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逐个帮扶与跟踪指导。②加强对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让其正确的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③对中年级学生开展情感系列以及青春期性保健知识类讲座,普及医学科普知识,树立正确婚恋观。④对高年级学生开展考研及就业方面的指导,明确奋斗目标,加大支持力度。⑤对各年级贫困生、残疾学生进行心理创富和心理辅导教育,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⑥针对女大学生开设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系列课程,使女大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开展针对女大学生不同阶段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开展多形式的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活动等。
  2.2 成立专职心理辅导中心
  目前很多学校基本设置校级学生心理咨询员和校级心理健康组织、院学生会心理部、班级心理委员三个级别的心理健康辅助组织,并以此为框架扩大学生心理咨询员队伍,利用这些心理咨询员和同学们接触频率较高、了解较方便的特点,来达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提前干预的目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普及到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学生身边。
  2.3 学会自我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如情绪调适法:培养乐观处事的态度、学会自我放松调适法:深呼吸、按摩头颈部、转移注意力等;自我暗示法:自我鼓励,充分相信自己,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等。
  2.4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首先要改变特困学生的不良认识,生活的贫困并不是特困生自己的错,他们不应该认为这是一件可耻的事。再次是改变特困学生对勤工俭学的不良认知。现有不少在校特困生为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选择了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勤工助学本身不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特困学生的经济状况,而是要通过社会实践,克服、战胜困难,是战胜心理自卑的很好办法。特困学生要努力在接纳自己的同时,接受现实,把贫困的生活当成对自己的考验,变成前进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所面临的现实困难。
  结语
  没有良好的心境就没有健康的心理水平;就没有豁达的人品与良好的性格;没有良好的性格,就没有美好的前程。性格决定前途,心理健康源于幸福,只有具有幸福感的人才会带给别人快乐。当代大学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海荣,赵冰洁. 高校班级心理保健员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校园心理. 2009年10月第7卷第5期.
  [2] 徐位良.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解决思路.中国电力教 育.2009年8月下总第143期.
  [3] 吴继红. 大学新生心理危机源探析.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 2009 年 10 月 第23卷第5 期.
  [4] 郑红波,孙红艳,王珍,郑晓云,王棣业.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 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10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2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