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杰
[摘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拥有应收账款,而是应将其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本文分析了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分析了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 问题 建议
一、应收账款概述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货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项,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对于企业来讲,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增加销售收入,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困难、坏账损失等弊端。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拥有应收账款,而是应将其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
二、应收账款形成原因
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扩大销售,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赢利水平。采用赊销方式是扩大销售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市场萧条以及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情况下,赊销更是一种抢占市场的主要手段,而赊销是有风险的,赊销的结果就是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
应收账款绝对数的增加加大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信用观念扭曲、信用意识淡薄的现象,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是非常发达,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所以存在着一些企业之间相互故意拖欠的现象,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成为呆账、坏账,从而增加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
另外,企业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原因。一是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产品积压迫使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得不做出让步,如产品试用期加长、货款交纳时间放缓等,从而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量增加,回款速度放缓,应收账款质量恶化加重,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二是企业信用管理意识淡薄。企业对客户资信情况了解不足,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的条件下,饥不择食,产品销售不签订合同或签订合同时内容不够严谨,为合同的履行埋下隐患,导致企业坏账的增加;三是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工作不到位。很多企业在加强全程管理的同时,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应收账款,当债权发生时只限于简单的管理,而没有利用应收账款的风险转移手段,解决应收账款未回收时的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滞后。应收账款发生后并没有做任何管理,只是让其挂在账上,未对其收现能力进行分析,只有发现应收账款已经逾期时,才被动地催收,结果导致了应收账款越积越多,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威胁。
2.企业在对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长期不对账或对账不清。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使对了账,但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对应收账款的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分类,平时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更严格细致的辅助管理。如果出现回款不畅,就不能满足管理需要,从而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逾期账款,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
4.收款不力,坏账比率高。企业盲目赊销,只顾着扩大销售,却忽视了货款回收。企业之间相与拖欠货款现象严重,造成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挤占。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收款措施,企业坏账比率大幅上升。此时,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只好借助于银行贷款,而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就不能及时偿还贷款,这种资金的不良循环,导致企业生存困难。
5.应收账款中的呆坏账确认不及时,给企业造成虚增资产的假象。由于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疏于管理,特别是有的企业还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因此主观上有意对已经成为呆死账的应收账款不及时确认,已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在账上长期挂账,不计提坏账准备,造成企业资产的虚增。
6.企业的某些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经营理财的意识和观念。部分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只注重生产经营工作,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经营理财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做到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只注重如何去借钱和花钱,没有对现有的资源和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调度,致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并且也不积极从加强管理的角度去清理应收账款,造成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在外,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1.企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宽严适度的信用标准、规范合理的信用条件和科学审慎的信用额度。
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要求对方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一般以坏账损失率表示。企业信用标准越高,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过高的信用标准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相反,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过低,虽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但会相应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与管理成本,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一个合乎自身情况的信用标准。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如果竞争对手实力很强,企业就应考虑是否可以采取较低的信用标准,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反之则可以考虑制定严格的信用标准;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违约风险承担能力时,就可以考虑采用较低的信用标准,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反之,如果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较弱时,则应制定严格的信用标准,谨防坏账的发生;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应在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并决定是否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
信用条件,是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使用条件。企业在接收客户的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通常,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销售毛利。但是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企业应参考所处行业惯例,立足于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应,制定出恰当的信用期。折扣期限的确定主要视折扣的损失是否小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而定,决定企业是否提供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主要取决于提供现金折扣后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成本。
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的赊销限额。在市场信息和客户信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符合企业利益需要。
2.强化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从源头控制,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拉开与其它同类企业产品间的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畅销品,变被动为主动,使企业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订单,也就是选择客户,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根本上减少赊销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困扰。
强化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建立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的责任制与激励机制;规范合同条款和经营操作;加强企业销售人员、催款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销售人员、催款人员进行经济合同的条款、讨债的技巧以及企业销售、收款的工作程序和制度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应收账款的跟踪服务管理,保持与客户的经常联系,以便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和纠纷,做出相应的对策,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应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在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企业可以通过将应收账款转为应收票据来降低风险。由于票据具有很强的追索性,且到期前可以背书转让或贴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损失,所以当客户到期不能偿还货款时,企业可要求客户开具承兑汇票以抵消其应收账款。
五、结束语
西方国家对应收账款管理采用“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等方法。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因此我国企业很难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我国企业只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应收账款系统化管理知识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随着我国信用知识的普及和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备,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3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