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英语视听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超 靳 锁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视听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视听课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这种并非传统的课型在帮助学习者提高听说能力方面具有很多优势,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对视听课的特点进行了简单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语 视听课 教学 建议
  
  现在的高校英语教学中,视听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在英语学习中,视听课与口语和听力课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一、视听课的教学原则
  
  英语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习者通过大量的练习,从而掌握这门语言。视听课的目的是借助于先进的教学设备,通过对学习者说与听的训练,培养他们语言运用能力。
  一般说来,视听课是把看、听、说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在视听课上相辅相成,共同运作。考虑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因此看与听只是方法,而说才是最终目标。
  “视”与“听”的综合是视听课优于听力和口语课之处,毕竟在听力课上,学习者只能锻炼听力,是一个纯粹的输入过程;而口语课上,则是不停的“说”,是一个输出过程。
  视听课上,我们是用两种感官去学习,因此我们能够记得更牢。心理学中有一项数据,对人类的感官信息获取率作了说明:通过视力,获取率为33%,通过听力则为11%。而视听课则综合了两者之长,因此比单纯的听力和口语课更有优势。
  在视听课上,通过生动多变的画面,可以使学习者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并且加深他们的印象。看和听的目的都是要说好英语,因此在课上,说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利用好一切机会来练习和提高我们的英语。
  
  二、视听课授课技巧
  
  视听课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果老师找不到一种适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就无法达到最佳目标,为了搞好教学,我们应该注重以下方面。
  1.选择合适的教材
  能否找到适合的教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选择教材时,我们应记住以下几点:
  (1)根据学习目的、知识需求和能力的不同,为学习者选择各自适合的资料。以儿童为例,他们通常是好奇心重,善于记忆但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鉴于这些特点,我们应该选择对他们有吸引力的资料。
  如有一部叫做《Gogo’s Adventure with English》的系列漫画,里边有许多能勾起孩子奇思妙想的故事,游戏和歌曲。无论主人公Gogo走到哪里,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经历,跟他学习英语。
  (2)资料应该具有实用性。当今世界要求英语学习者应具有创造力,开阔的眼界和熟练的应用能力,而这就对教材的选择提出了要求,即教材必须具有使学习者的这些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之处。《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Stewart家四代人的生活为基础,这个教材涵盖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美国习俗和文化的机会。
  (3)资料必须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保障,使学习者抱有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具有趣味性的资料。《DaShan’s Adventures in Canada》(《随大山商访加拿大》)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教学资料。跟随着大山,学习者可以参观音乐工作室,服装工厂,酿酒厂等,对话部分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涉及到就餐、看病、购物、约会、旅行等加拿大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整个节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以称得上一部难得的英语教程,通过学习这一资料,学习者将对加拿大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教学方法
  教师的课前准备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教师应该透彻研究资料,并对其做出选择性的取舍。课上,教师应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并且突出重点。观看之前,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资料的内容,教师最好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观看时,教师可以随时停顿,给学生做出解释和提醒;也可以重复播放,这对于学习者模仿标准发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观后,教师应给学生机会练习,可以让他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角色对话。
  3.一些建议
  除了必要的设施之外,教师要设法找到足够的资料,同时注意资料的积累和及时更新。当然我们可以把一些好的电视节目给录下来,当作我们的教学资料。同时老师应该意识到,仅仅进行课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即为了让他们取得长足的进步,鼓励他们课下自学。
  
  参考文献:
  [1]论“共同参与式教学法”在外语教学课堂中的六点优势.
  [2]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视听说外语教学探讨.2000.
  [4]活动及活动教学法述评.1994.
  [5]周谦.学习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83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