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风险规避的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政策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乃军

  [摘要]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指出这些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成就的取得与政府的巨大投入相比差距较大的问题,提出可以按照风险规避的思想解决问题,并沿着此总体思路从集群化发展的角度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制定本地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规划;塑造与本地集群配套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集群;促进创新网络与集群化发展良性互动;完善集群服务体系;塑造本地集群文化等。
  [关键词]风险规避 产业集群 集群政策
  
  一、引言
  
  在当代科技、经济发展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众多经济落后地区面对发达地区迅速的市场占领与技术创新垄断,很难靠市场自身的力量产生新经济增长点以实现经济的振兴,于是使本地的比较优势产业或者后发比较优势产业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
  所谓比较优势产业并非是指高科技产业,而是指基于自身优势的产业,如相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就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或者轻工业等,而相对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就是对资本密集型对劳动力素质等要求颇高的高科技产业等。基于此种思想,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各类产业的集群萌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集群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虽然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为本地区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花费了很大精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本文认为这种成绩的取得与政府的巨大投入相比还不足,如本地虽然制定了优惠程度已经大大超过沿海开放城市的招商引资政策,也投入了大量的人、才、物,但收效却不甚理想,甚至还有地区内部资金大量外逃的现象。本文认为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将风险规避的思想贯穿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中,以集群投资环境的优化增强集聚产业投资的吸引力,最终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振兴。
  
  二、问题提出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培育,同发达地区相比由于区位、人才匮乏等不利因素,必然处于劣势,而当地政府又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去命令外部企业来本地投资或者内部企业不允许到外地投资,而只能通过优化本地投资环境,在把本地企业吸引住的同时再去吸引外部企业来本地投资。
  但是这些政府在塑造地区产业集群的投资环境时,很多都在为引资而引资,而忽视了市场经济主体对风险承担能力问题的重视。人人都知道资本是趋利的,但是却忽视了这种趋利性是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实现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实际上是在对当地投资风险的权衡。如典型经济欠发达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第一个试点城市阜新在搞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福建也在搞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那么当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时就要权衡企业在两地所要承担的风险。所以政府关键是要使投资主体处在一个能够承担的起的风险环境内,从而诱发其投资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促进本地各种比较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稳定社会,推动经济摆脱落后,实现经济起飞。
  正因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实现投资者恶性风险规避的问题也必然要靠政府集群发展政策的合理安排和实施予以解决。
  
  三、基于风险规避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政策体系
  
  通过对大量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集群发展政策的整理与分析,发现虽然各地方集群政策提法有所不同,不过基本目的一致,就是促进本地区集群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对风险规避思想的理解与贯彻,该类型政策的施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人按照规避风险的总体思路从集群化发展的角度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出了一些更具体的政策建议:
  1.资助典型集群化发展链条,发挥其示范效应
  模仿创新是当今社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一种方式,特别是后进入者经常使用的,甚至有人说是模仿创造了今天的物质文明。由于产业群内集聚的是“同质”和关联度很高的企业,所以某个新产品和工艺技术的溢出和模仿,可以使一个创新活动发展成为一群创新活动,任何一个链条中的合理化分工或者科学作业都会很快在行业内迅速流传开来。所以说模仿的关键是要有典型的、优秀的,易被受影响者学习观察感觉到的范例,同时这种范例要生动、具体、有说服力、非偶然性,即它的发展壮大要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当人们在竞相模仿中沉淀为其经验、观念、思维方式和本能时,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就可以对经济发展中起重大推动作用。
  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培育不可能依赖某一特定的产业链条,而是要依靠许多链条的协同发展,因此,建议地区政府在所发展集群的产业内,选取实力较强,发展较好,集聚较多的典型链条加以大力扶持,并且要在扶持的过程中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即在范例的发展中挖掘范式,一方面,一个链条的壮大可以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发挥示范效应。在扶植典型企业时,还要注意通过增加企业数量引入竞争来促进分工,分工是专业化实现的基础,而只有专业化才能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才能使集群内企业享受同行业企业集聚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建议政府引入竞争来解决现有龙头企业一体化程度过高的问题。
  2.塑造与本地集群配套的高素质人力资源集群
  经济欠发达地区集群化发展受到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的制约,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出台有力度的招揽人才的政策,将集群行业的人才大量引进,而且还要加强本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与本地产业集群配套的人力资源集群,形成该类人才高地。
  人力资源集群的观点就是将集群的观点应用到人力资源中去,即在某一相近或离散区域、某一特定专业领域集聚了许多人力资源,它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是由人力资源通过多种联系协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源集聚,而且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特别是一些隐含的经验类知识,这类知识个人属性较强,难以用语言表达、用编码化的知识传播与扩散,而在人力资源集群内就可以依托正式或非正式组织,通过交流与沟通,加快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而且在人力资源内还可以实现知识共享,无形之中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提高生产率,加快创新速度。
  产业集群是人力资源集群形成的基础,人力资源集群是为某一区域的产业集群服务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人力资源集群得以良好的实现。人力资源集群既然是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很自然,它是集聚在产业集群附近,区域化是它的特点之一,但是,它的知识结构却不是集中在特定领域,而是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发展相关的多领域、跨专业的知识集聚。因此,政府在协助企业吸纳人才时,必须首先了解企业的需要,然后全方位的招揽人才,真正实现本地人力资源的集群化发展。
  3.鼓励各结点的创新行为,促进创新网络与集群化发展良性互动
  创新是一个集群的灵魂,但是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集聚产业的创新行为还很少,而且大都集中在大型龙头企业中,很多有能力的创业者或者有创新意识的小企业没有得到资金等必要的要素支持,因此,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以使行业内创新网络的实力增长,为地区比较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首先,要积极鼓励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行为,降低其创新风险。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创新从过去线性模式向现在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单个企业难以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保证创新的成功率,企业只有联合起来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一种持续不断创新的路径依赖,才能满足市场差异化需要,正是企业之间的这种有效的合作网络,产生了一种内生力,使本地的集群化有了技术支持。

  其次,建立一种小企业生存机制。由于大企业稳健性的要求和小企业灵活机动的特点,使得虽然资源大都掌控在大企业或者政府手中,但是很多好的创意却都产生于小企业中,所以建议政府在借鉴国内外用来扶植高科技小企业的企业孵化器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内的小企业生存机制,通过专款专用、转移支付、政策倾斜等帮助有能力的小企业发展壮大,参与竞争。
  最后,要保证创新网络的技术水平与集群化发展阶段的配合。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看,技术并非越高越好,而是与技术接受主体的配合程度越高越好。目前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仅仅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应该着力使创新网络建立牢固的基础上,而不是急于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
  4.完善集群服务体系,提高中介服务组织和科研机构的服务质量
  关于为集群化发展提供辅助服务作用的中介组织,政府要继续建设为集群内其他产业链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的科技服务中心,还要通过定期讲座对目前能够提高现有集聚产业生产效率的技术做介绍使现存的各类行业技术协会发挥实际作用。关于咨询服务,建议政府为集群内企业搭建公用技术平台,同时,建立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以便在集群内共享科研、培训、教育和基础设施等资源。还要促进集群内现有的质量检测中心引进一些先进检测设备,能够检测一些国际标准,这样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其生产水平,又有利于企业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还要健全集群内的融资机制,力图使有前景的企业能够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
  关于为本地集群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政府首先应该积极努力帮助本地学校开设相关产业的专业,一方面可以为各地的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在其他方面科研经历可以为该专业的研究提供经验和设施支持。还建议政府仿效韩国政府鼓励产、学、研的合作研究开发的做法,通过提供财力支持和行政支援,鼓励产业部门、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建立联合体以合作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另外,政府还要利用为集群发展而建立研发中心,经常举办新技术展示会,要善于利用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溢出效应,产业内溢出效应是指创业者由于其创新而扩大了产品的市场份额,结果给同行业的企业以新的启发,他们或者进行新的创新,或者进行模仿,促进他们在产品质量与性能方面也有所改善。这也有利于整个集群科研水平的提高
  5.构建多层次、多样式的关联企业交流平台
  本地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各类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产业群的典型特征,这些合作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基础之上,而这些共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之间的交流。目前,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就面临这样一种问题,即企业之间缺少交流的机会,高层之间缺少推心置腹沟通的机会,现有的交流平台单调、效果不好等。鉴于此,政府应该尽量多创造企业间交往的机会,既包括横向链条的企业之间的交往,也包括纵向链条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往。
  在增进本地从事同类产业企业的联系方面,政府可以举办在各种公共场所举行的洽谈会、展销会、论坛等或者通过商会等行业组织举办的活动,来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还有政府要通过组织培训或者座谈等方式加强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特别要使这种交流涵盖各种层次各种岗位的人员,既要有高层决策者,又要有一线的工人,既要有管理者,又要生产人员,力图使行业内的人力资源有思想发生碰撞的机会,激发其灵感。关于本地行业协会的运转,建议政府逐步从管理者隐退为参与者,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从而使这类组织真正发挥促进企业联系的作用。
  6.制定本地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规划
  产业集群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一方面的疏漏都可能影响集群优势的发挥,因此,集群的建设需要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予以指导。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目前只是萌芽阶段,其走向成熟还要有很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因此更需要一个长期发展战略,既可以使广大市民看到政府的决心,也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其实类似的做法,国外20世纪80、90年代就有了,但是叫做集群启动计划(Cluster Initiatives),它是一种涉及集群企业、政府或研究团体的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努力推动一个地区集群的成长并提升其竞争力,其通常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中小企业政策、吸引外来直接投资政策以及有关研究和创新政策息息相关。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是政府推动型的,因此叫做发展规划似乎更合适一些,首先政府应该以现有的或者是新兴的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且最好是间接参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创建过程,并逐渐让企业成为集群的主导者,公共部门和政府只是地方产业集群的催化剂和润滑剂或者桥梁。规划主要应该包括一下一些具体措施:一是要注意发现和培植集群核心企业,制进有利于促进相关企业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的政策,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二是要对行业准入进行认真的研究,拓展民营资木和外资投资的领域,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设立门槛和经营成本;三是提高为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不但要形成服务意识和服务氛围,还要在政策研究和市场调研上下功夫,集群规划必须与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相协调;四是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提高中介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原本内部松散的集群紧密协作,形成集群效应;五是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以扩大职业劳动力的供给,这也是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所在。
  7.通过对传媒文化的合理引导,塑造本地集群文化
  地区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中的一部分,虽然其表现形式是“软”的,但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却是“硬”的,而当这种推动作用变为阻碍作用的时候,其力量会表现的更“硬”。当前的这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文化中就缺少能推动集群化发展的成分,如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信任文化等,因此,建议政府通过对本地传媒的合理引导来逐渐营造和补充这些缺失的成分,使这种“软”文化成为“硬”动力。
  地区文化是一种公共产品,需要政府的有效规划与管理构建。首先,政府要制定地区文化发展规划,邀请各界专家学者进行系统调查研究,透析地区文化现状,评价现有文化与阜新本地集群化的内在关系,借鉴成熟的集群经济发展地区繁荣背后的文化基因,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文化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强文化塑造研究,因为在找出本地缺失的集群文化因素后,要通过改造与塑造,重新构建一种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集群化发展模式、观念与行为模式,确立有利于阜新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的文化发展战略与重点,使文化能与经济、政治等其他社会系统的发展相协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后还要加强传播的文化研究,因为通过对本地文化进行改造与塑造后,关键还要传播出去。具体的操作方式主要是以传媒影响来促进适合集群文化产生,包括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如电视,报刊等构建一种符合集群化发展要求的亲商文化理念,营造一种凝聚和激励人的社会氛围,进而塑造人们开拓进取,勇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个人品格;在塑造信任文化方面,不仅要在企业之间建立道德约束机制,还要通过在多鼓励企业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其形成一套行业内潜规则,这套潜规则的核心就是失信惩罚机制,它能保证有信誉,守承诺的企业或个人受益,失信的企业或个人受罚,而且很严重。
  综上所述,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发展当地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需要贯彻风险规避的思想,理解上述政策体系的含义,如与产业集群配套的人才集群建设是规避投资者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绊脚石的风险,服务体系的完善是规避一些不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风险,集群发展规划的出台是规避集群投资者担心政府发展集群决心不足而产生的投资犹豫风险等,总之,上述政策建议是贯彻了风险规避思想而提出的系统政策体系,因此,只有灵活的将其切实执行下去才能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
  
  参考文献:
  [1]杨长辉,高阳.人力资源集群与虚拟团队[J].科学管理研究.
  [2]邓旭东,杨月锋.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扶持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企业经济,2005,6.
  [3]刘鹤.国外产业技术政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4]顾强.中国产业集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5]李乃文,罗海涛.传媒文化引导与经济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0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