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重视角下的产业转移文献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凯 杨开忠

  内容提要:区域产业转移在当前中国经济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是中国区域经济缩小区际差距、提升产业水平的一个必要举措,是弥补以往发展模式弊端的一项积极经济行为。本文从多种视角对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理论上,重点从驱动力影响因素视角、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视角和区域产业分工升级视角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论述;在实证上,重点综述了使用不同方法、不同地域层面数据、选取不同变量进行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文章介绍的产业转移各类理论研究进展和模型的基本框架,反映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对产业转移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产业转移;企业内外部成本;公共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3-0034-04
  
  引言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产业转移现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的论述也逐渐丰富。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产业转移发展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产业转移虽然较早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其概念的界定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同的是,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实质就是企业跨国或跨区域投资和迁移。产业转移是一个国家间或区域间贸易投资活动各相关要素流动的过程,是一个具有空间纬度的动态过程,是缩小区际发展不平衡、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效举措。
  由于导致产业空间迁移的机制、模式和效果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理论、模型和实证从不同的角度着手进行解释。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领域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现象的理论、模型和实证进行分类综述。具体而言主要分为,在理论上,重点从驱动力影响因素视角、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视角和区域产业分工升级视角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论述;在实证上,重点综述使用不同方法、不同地域层面数据、选取不同变量进行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文章对产业转移各类理论、模型和实证的研究进展和基本框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反映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对产业转移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研究
  
  首先,本文从企业内外部成本影响因素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企业投入要素和企业迁移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企业内部投入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Lewis 1984年就提出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引致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所需要的这些产业的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Luger和Shetty(1985)在研究外国制造业时发现企业偏爱向具有相对低工资和高制造业密度的区域扩张。在新古典理论框架内用数学模型来分析产业区域转移,为产业区域转移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Dunning(1988)用0-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认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优势和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Krugman和Ven,ables(1995)用模拟动态方法分析了以两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模型,模拟了中心-外围模式的出现和消失的变化影响驱动因素。Puga和Venables(1996)发展了他们的模型,假设研究对象为三个国家,并分析了工业化从一国扩展到另一国的途径。Fujita,Krugman和Venables(1999)提出更为一般性的多国多产业的产业扩散模型。大山道广(2004)用数学模型运用一国企业进入另一国获取正利润的条件,得出该国企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于另一国的企业,证明了国家与地区之间进行产业区域转移的必要条件是绝对优势,即竞争优势。陈建军(2002)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证明了对特定产业的支出倾向的减少、总劳动投入量的减少以及特定产业的劳动力(要素成本)成本上升是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且产业区域转移常常首先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张孝锋(2006)以两区域总效用最大化模型分析自给自足、区域专业分工和产业空心化三种分工模式,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产业区域转移带来的两区域总效用的提高。邹璇(2009)在D-s(1977)框架下发展了系列包容新古典和新经济地理学特征的两地区四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单要素劳动力迁移、多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同时迁移以及产业空间转移对宏观变量的冲击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要素的转移是产业转移的又一重要内容。Wells(1977)的小规模技术理论、Cantwell和Tolentino(1990)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Sanjayalall(2004)的技术地方化理论都分别从技术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现象。Krugman(1987)的技术转让模型指出,发达国家也只有当一项技术所产生的产品达到成熟期时,该项技术才会转让,因此技术移出国和技术移入国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存在。日本学者关满博(1997)从技术群体结构的角度考察东亚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何钟秀(1982)研究了产业转移中技术梯度转移的现象。王一夫(1995)对中国技术导向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夏华龙(1998)认为,东亚地区60年代以来梯形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存在对外部技术的依附性,需要利用自身的力量推动技术进步,并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在更高的层次创造比较优势。柳卸林等(2001)重点分析了我国技术贸易的特点。冯梅(2007)通过对外商投资效应的案例分析发现,由于引进的技术等级不同,与外商的合作形式不同,以及对外商投资主体选择的不同,对我国技术进步与扩散的效应亦不相同。虞晓平(2009)在张孝锋(2006)的产业区域转移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建立产业区域转移和承接的控制模型。在新古典经济学范围内分析了技术与技术转移、能源对产业区域转移的重要作用,并从转移和承接联合机制出发,研究转移发生前后转移和承接双方区域总效用的变化。
  企业外部成本影响因素包括有公共基础设施、市场容量、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是产业转移的另一类影响因素。Help-man和Krugman(1985)从国际贸易角度分析了关税、运输成本、投资壁垒是影响产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因素。Wheeler和Mody(1992)将集聚经济表示为基础设施质量、工业化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等的函数,并发现市场规模和集聚经济是美国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的主要决定因素。Dicken(1992)从汽车行业随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认为规模经济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Smith、Donald和Florida(1994)发现空间集群是日本制造业企业在美国区域选择的重要特征。石奇(2004)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封闭经济的公共基础设

施模型,如Arrow、Kurz(1970)和Barro(1990)都专注于在生产函数中强调区域一体化下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私有资本间的可替代性研究。Christaller(1933)、Losch(1940)、Isard(1956)、Biehl(1986)、Vickerman(1989,1990),以及经济历史学家,如Chinitz(1960)都致力于区域发展和产业集聚中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研究。此外,Krugman(1991)、Krugman和Venables(1990)和Bertola(1992)还研究了公共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转移决定性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Kjetil Bjorvatn(2001)采用一个二元技术模型,研究了不同国家的基础设施的质量差异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认为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改进将会削弱其区位优势,其国内交易成本的降低会促使产业转移到那些具有较低质量基础设施的国家中,因为相对发达国家改进基础设施将会增强毗邻的欠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Egger和Falkinger(2005)从公共基础设施和补贴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迁移的产出变化。正如Break和、George F(1967)指出美国政府间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的税收竞争通常削弱了州和地方的税收努力,也使得州和地方税收结构带有强烈的累退因素。任太增(2001)认为决定地区比较优势的因素除了各地区的要素禀赋外,地区制度环境的差别对地区比较优势有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从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视角分析,美国经济学家Vernon(1960)、Thompson(1960)和日本学者赤松要(1960)是较早开始研究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的,他们分别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论、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雁行形态理论。随后,从国际宏观转移模式视角分析产业转移的理论还有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1978)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要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并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进行转移”。牛文元等(1999)认为产业发展的雁行状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进化过程,但其实质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转移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转移。朴光姬(1999)从产业分工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大陆和韩国、日本及香港地区之间的工业互补与合作。这方面国内研究较早的有卢根鑫(1997)提出重合产业论,认为产业转移是基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技术构成类似的同类产品生产部门,而发达国家由于比较优势弱化而造成成本较高,最终为摆脱不利地位而将某些重合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的一个过程。汪斌(2002)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视角的整体主义系统研究方法的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研究体系,着重对以日本为首的东亚雁行模式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第三,产业分工和产业升级视角的相关分析更偏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内部的产业转移模式、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方面。从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有不少学者提出梯级转移理论(夏禹农、冯之浚,1982;何钟秀,1983),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决定与该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且后者又取决于区域主导部门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具体说来,发达国家或地区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石东平、夏华龙,1998)。从不同区域维度视角分析,蒋文军(1999)等认为欠发达地区在吸纳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选择更贴近实际的产业转移样式。朱坚真(2007)对我国东中西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阐述了南部出海与西部出边通道的关系、沿海、沿江、沿边、沿线之间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以及“大通道”建设与对外开放重点区位选择的关系等。王小敏(2001)通过对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式与障碍的分析发现,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在延续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确立新型主导产业优势。王兴化、陈建军(2002)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向西部地区转移生产加工能力,向东部地区进行市场扩张的“东扩西进”的产业转移战略。刘辉煌等(1999)、何立胜等人(2001)也从产业分工和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从不同行业国际转移承接动力机制和特点及对策角度分析,于治贤(2000)认为我国在航天工业、数字电视、机器人制造业的一部分和部分生物技术行业(如生物制药)等领域,有可能同发达国家处于水平分工或亚水平分工状态,但多数行业由于附加价值低,处于亚垂直分工的状态。兰岚等(2002)着重研究了日本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动向,并对今后日本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动向及地域动向进行了预测。贺俊等(2002)以家用电器业为例研究了国际间产业转移对产业组织的影响,认为产业发展的国际转移性质是分析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经验的起点,这种性质和外部获得技术的特征内在地决定了我国家电企业的技术特征和企业行为,从而最终决定了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
  
  二、产业转移相关实证研究
  
  (一)国外研究
  经典的与产业转移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研究产业转移的驱动力因素。Charney(1982)通过对大都市内部的制造业企业迁移因素的研究,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是财产税率,而收入税的不同对大都市内制造业企业的迁移影响不大。Dijk和Pellenbarg(1999)基于Cordijn和Wissen(1992),Geenhuizen(1995)和Wissen(1996)的企业迁移研究方法,使用超过l300个包含个体、企业和迁移特征样本数据分析了荷兰企业迁移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内部因素。Leitham、McQuaid和Nelson(1999)通过企业问卷调查重点考察了公路交通和其他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Holl(2001)研究了1980-1994年问西班牙自治市的道路基础设施对新建制造业的区位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的制造业工厂区位选择系统地受到公路基础设施影响,其新的高速公路系统影响了西班牙新制造业基地的空间分配。但是其他研究表明(Berechman,1994;Button,1994;Viekerman,1991),新的或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不确定性。Escriba(2009)使用欧拉方程模型为实证框架,采用1980-2000年西班牙的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公共政策对私人产业投资的影响,认为投资对公共基础设施较为敏感,同时人力资本效应也影响了整个时间区间。Lee(2008)分析了1972-1992年间美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率数据,分析指出产业转移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率影响较小,且这段时

期激励企业迁移的政策收效甚微。
  另一类是基于产业转移空间优化的视角分析,Burns(1977)指出产业垂直移动(从城市中心向郊区的空间转移)主要是由于更低的生产成本导致的,而水平空间移动(城市间的转移)则更多体现为集聚经济的效力。Eriekson和Wasylenko(1980)发现在Milwaukee和它的郊区之间迁移的企业决定因素主要在于劳动力和其他集聚经济要素的可获得性。Sehmenner(1980,1982)对于英国500强企业迁移动因的研究发现空间的拓展和更易于管理是主要考虑因素。Blanchard(1992),Crandall(1993),Newman(1983)和Topel(1986)利用产业集聚方面的数据资源清晰地描述出了经济活动从The Rust Belt到Sun Belt州的迁移空间轨迹。产业转移将引起企业和相关职位的空间重新布局,应出台相应的空间政策做支撑(Kemper和Pellenbarg,1997)。
  
  (二)国内研究
  国内相关的研究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驱动力因素角度。陈建军(200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浙江省内制造业为主的105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问卷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浙江企业所处的投资发展阶段、对外投资的原因、方式、区域选择等作出直接的回答,然后建立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型,研究了中国现阶段沿海发达地区企业以对外投资等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区域转移的发展状况。而林衡博(2005)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第二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决定一个区域第二产业产业梯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综合梯度因子、区位因子和外围梯度因子,由于其指标选择较为全面,能够比较真实的反应一个地区的产业梯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对于产业梯度转移量化研究的不足。杜宇玮(2006)为了验证产业转移或外资是否促成转入国相应产业的技术进步、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从产业生产率和产业贸易竞争力角度分别选择纺织工业和计算机工业代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差异性分析,揭示了各制约因素的实际影响程度。陈蕊(2007)提取了产业转移的六个关键因素:产业梯度系数、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产品在转入地预计的市场占有率、转入地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比较系数、转入地对转出地的相对距离优势以及政府推拉力,构建了区域产业转移模型,并提出产业转移可行性分析的简单判断方法。高毅(2007)在国际钢铁产业转移实证模型中,采用运输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分别研究市场需求、知识转移、政府管制、跨国公司与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翟相如(2008)以2001-2006年中国工业数据为例,对所构建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承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近几年来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及影响因素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
  另一类是从产业空间优化角度分析。戴宏伟等(2003)创新性地构造并应用了“产业梯度系数”等量化指标,提出“大北京”经济圈内三方协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上,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与升级。其后有陈蕊(2007)在戴宏伟产业梯度系数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引入了资本因素,并用改进的梯度系数对我国31个省市的26个工业行业进行了梯度分析。从阶段特征、区域特征和产业定位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总体特征。江霈(2009)在线性城市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东西布局,进而分析存在国际需求情况下的线性城市模型与区域产业转移关系。朱乔丰(2008)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图的比较揭示全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特征以及10年来制造业转移的总体路线(即制造业重心逐渐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同时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一体化和同构现象,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来展示了浙江省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背景。虞晓平(2009)基于产业区域转移和承接的控制模型,选取承接浙江省纺织产业区域转移的样本,运用计量回归分析浙江省纺织产业区域转移和承接情况,得出新疆、安徽、河南、江西和湖南为与浙江省纺织产业区域转移和承接空间优化可行的地区。
  
  三、总结、述评和展望
  
  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为产业转移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分析视角和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上,从数据来源来看,产业转移的相关数据以问卷调查、企业数据和统计数据为主。总体来讲,各类研究为中国产业转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支持,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转移的理论构建主要从国家层面研究较多,对一国之内的区域层次产业转移研究比较少,尤其是针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多,而针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少。(2)对影响产业转移的经济因素研究比较多,而其他因素考虑相对少。产业转移是一种经济现象,人们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经济、产业集聚、比较优势、综合成本、经济政策等因素研究较多,而从制度创新、行为决策、企业行为、体制、社会网络、社会文化、决策主体偏好等因素研究的成果不多见。(3)大量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由于缺乏准确有效的数据,都主要集中于利用集聚数据和产业转移宏观发展模式研究上,而缺乏从微观角度去关注单个企业迁移决策,也缺乏一些新兴领域的研究数据支撑,诸如研发和服务领域的转移数据。(4)现有的产业转移研究尤其缺乏对其空间演变布局数据和发展规律趋势的系统研究。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对产业转移理论和实证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展望:一是在大量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现象后,随着产业空间演变发展,将会侧重于研究从发展中国家向欠发达区域或欠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现象。二是将会深入到研究产业转移经济因素以外的其他如社会文化、决策主体偏好等因素对企业迁移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一些新兴领域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三是随着各类统计数据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后,各类实证数据(如大量抽样调查和具体案例跟踪调查数据的获得)的有效可得,将使得企业迁移更有理有据,也能更精准地演化出产业空间分布的规律,进而更好指导区域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7&ZD010)。
  
  参考文献:
  [1]夏禹龙,冯之浚,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研究与建议,1982,(08)
  [2]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华龄出版社,2006
  [3]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06)
  [4]朱乔丰,浙江省制造业产业转移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5]贺俊,毛科君,国际问产业转移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以家用电器业为例[J]经济纵横,2002,(06)
  [6]G.L克拉克,M.P.费尔德曼和M.s.格特勒,牛津区域经济学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D.M.smith,"Industrial Eocation:An Economic Analysis",New York:John Wiley&Sons,1971
  [8]F.Javier Escriba,Ma.Jose Murgui,"Government policy and industrial investment determinanls in Spanish regions",Regional Scienee and Urban Economics,39(2009)479-488
  [9]MichaelP.Devereux,Rachel Griffith,Helen Simpson," Firm location decisions,regional grants and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91(2007)413-435
  
  [作者简介]蒋凯(1976-),男,重庆永川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杨开忠(1962-),男,湖南常德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区域经济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1-03-02
  责编:启方;校对:林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2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