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农业竞争力是农业效益不断提高的源泉,而效益的提高又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保证,因此,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农业竞争力的构成农业竞争力是农业整个产业在资源、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等各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构成主要有5个方面:
一、农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
农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指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
农产品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农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是农产品具备竞争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缺乏市场适应能力,农产品无论质量好坏、价格高低都不能被市场接受,更谈不上同其他农产品竞争了。
二、农产品对市场的占有能力
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条件下,要想占领市场,必须具备某种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通常成为占领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同类农产品可以通过质量优劣和价格高低的搭配来争取不同的消费群体,而具有特定功能或能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特定季节生产的农产品更能以其特色占领市场。在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优质的服务、丰富多样的营销方式也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如体现在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上,价格和质量成为次要的因素,农产品品牌的品质、信誉成为主要因素。
三、农业生产经营的盈利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好坏直接表现为生产的盈利能力。盈力能力通常受生产和营销两个环节影响。
在生产环节,主要由所占有的生产资料的多少和优劣决定生产成本的高低,对农业生产而言,由于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的极大依赖性,这个环节的盈利能力是不易改变的。
在营销环节,可以通过对农产品的品牌宣传、进入市场的时间控制、定价的策略选择等营销方式来提高盈利能力,这个环节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可变性。
中国农民的生产能力非常强,不管什么希罕品种,一学就会,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每一种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都会引发“一哄而上”,迅速饱和。如芒果、荔枝,过去价格很高,现在却已滞销。中国农民有着优秀的农业生产传统和技能,但缺乏经营意识和能力。发达国家的农民历来都把经营能力视作合格农民最基本的素质,美、日、韩等国都把培养优秀农业经营人才当作加强农业、振兴农业最重要的战略措施,而我国长期以来却缺乏这种培训,不管是送科技下乡、办培训班,还是培养农民人才,都忽视了产业经营知识的普及。
由于缺少企业化经营意识,农民很少会科学的核算成本。在自己的生产成本中,没有教育下一代的费用,没有老病灾害保险所需要的基金,所以核算出的成本总是低廉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用亏本的价格来竞争。这种闷着头生产,“产下来再说”,已经不行了。面临农产品供大于求,甚至价跌卖难,生产者必须学会运用营销管理改变生产结构和开拓市场,这就是先要有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
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指农业生产在满足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在合理限度内使用短缺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使整个农业资源的再生产循环系统能得以保持正常运转的能力。
农业生产对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而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使用,因此,农业生产要保持其竞争力必须具备可持续生产的能力。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主要体现在: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草地等农业资源;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有效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五、农业发展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业生产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相互利用的统一过程。
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要受光、热、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由这些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便形成对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由于自然风险多由非直接人为因素导致,因此,农业生产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通常表现在预期的防范能力上。
如农田水利设施的加强可提高防洪、防旱能力;新技术、新品种的使用可提高防治病虫害能力等。
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经济损失便形成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3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风险,缺乏市场信息会导致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其次是技术风险,农产品优质化需要农业科技的积极配合,农业生产缺乏相应的技术或应用技术不当,都会造成技术风险。
最后是营销风险,由于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粮食等传统种植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比重下降,而蔬菜、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牛、羊、鸡、鸭、兔等养殖产品,鱼、虾等水产品的市场需求比重上升。这些农产品具有享受、休闲的功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这类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营销手段是关键。缺乏营销手段或营销战术的失误,即使是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仍有可能遭遇市场冷眼的风险。
市场风险较自然风险有更多的人为因素影响,在应对策略上难度更大。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资金、技术等硬件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却是体现在管理水平、营销策略、政策环境等软件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7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