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宏观经济与我国国债对经济运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洋

  摘要: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重新开始国债的发行,距今已有了将近三十年,特别是在1994年经财政制度改革后,国债在宏观经济调节中,发挥了愈来愈关键的作用,国债政策,通过最开始的弥补财政赤字,逐渐的向市场化迈进。目前所说的国债,也就是国家债务,指国家用债务人的身份对国内以及国外筹借的不同借款,是用作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补充国家财政收支不足的以及动员筹集财政资金的形式之一。本论文从国债的宏观调控职能出发,通过对国债与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宏观调控国债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国债;经济运行
  
  近十几年时间来,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保持了高速经济长期增长现况。伴随经济发展和经济形势的持续变化,国债在经济发展初期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里,国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日益突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所以,研究宏观经济下我国国债存在的作用以及对经济的影响,是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实际意义的。
  
  一、国债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
  国债,也就是国家或政府举借的债,即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获得信用的方式,向国内外获取的债务,它是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特殊形式之一。国债产生需要的三个条件:(1)公共收入不抵公共支出;(2)社会上存在可供借贷的闲置资本;(3)发达的信用制度。只有在各条件皆备时,国债才有它存在的可能性。
  
  2.国债的特征
  (1)有偿性
  其指的是,政府必须按期偿还,发行国债筹集到的财政资金,同时,依据既定约定的利息率,也就是向认购者付出利息。而另外形式的财政收入指政府依它的权力无偿取得,不需要偿还的。
  (2)自愿性
  其指的是,国债认购构建于认购者自愿的基础上,不能有勉强因素。国债的自愿性特征,也即是将国债以及其他财政收入形式进行有效的区别了。
  (3)灵活性
  这是国债的突出特征。其指的是,国债发不发行、发行数量为多少、发行方式如何,全部是根据政府财政资金情况进行灵活的应用。
  
  3.国债的作用
  (1)从经济的观点来说,国债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有力杠杆。国债的作用通常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调节积累与消费,增进两者关系比例合理性;②调节金融市场,保持稳定经济;③调节投资结构,增进产业结构合理配置。
  (2)对财政的观点来说,国债指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为平衡预算、弥补财政赤字以及解决财政困难的最迅速、可靠的手段。这通常是和税收相对而说的。
  
  二、国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国债对投资的影响
  在国债增发支撑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里,其一,对政府公共投资扩张具有投资乘数效应以及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二,财政赤字支出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将造成经济增长抑制。因此,财政赤字的所具有的效果,不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本形成的阶段,而且将会对评价财政政策效果具有十分关键的问题。
  国债的发行,将会对社会财富就通过民间部门向政府部门掌握使用进行转移,进而降低民间部门的资金使用量与占有程度。政府借款不但会提取很大部分的民间资金以及物质资源,从而让民间投资退却。
  假如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将有很多物资资源的空置,因民间资本的使用效率低下,对资金的需求并不多,货币资金也将具有闲置的现况。
  总而言之,国债对投资需求的增进,有着显著效果的直接作用,投资的增长同时也成为了拉动总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另外,国债投资对启动民间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让民间投资拥有相对快速的增进速度。
  
  2.国债对消费的影响
  国债量的增添,会增加民间的资产,这将让人们感受比先前更富裕,也可能帮助增添消费支出;其次,伴随民间的劳动意愿降低,使得储蓄率也随之降低,并且,因空闲增加,所造成的消费的增长又将降低储蓄。因此,国债的增添并非无限量的,它本身就具有一种自动抑制机制。假如国债增添降低储蓄意愿,将会使得民间部门持有国债的意愿降低,国债的发行也就停止了。
  国债对消费的影响,不但经国债的资产效应体现出来,还经固定的国债利息进行体现。经济不景气时期,税收收入将减少,此时,为了保障国家的信誉,国债的利息支付还处于在原先的水平,此时消费需求必定会有维持作用。另外,在经济繁荣时期,税收收入将会比国民收入增长更快些。另外,因国债的利息支付为既定,能产生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3.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政府发行国债,如若中央银行承购国债,将增加政府的存款。而该存款拨给社会上的部门企业和个人时,将用作政府各项支出,它的账户所在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将有所增加,那么结果将为货币供给量增加。如若处于这种状态,社会正处于货币供给比货币需求大的状况,那么将非常容易形成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现代银行制度中,这将成为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因此,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即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不能直接承购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在承购国债期间,扩大的货币供给不但是国债自身,而将会是扩大的很多倍。根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如财政向社会实现拨款后,商业银行的社会存款会增多。其中的一部分将成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其余的可用作存款发放。存款的结果又会增添社会存款,这也就是所谓的“派生存款”。
  
  三、我国国债的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以及建议
  
  1.我国国债的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充分。通常,习惯上始终把农林水利建设投资看作是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可是从农林水利建设里得到利益的,并不只是农村地区以及农村人口,所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比,只能是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而国债投资部分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农村高了大概有十个百分点。截止当今,村集体收入以及农民集资仍是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财政投入约为零。所以实际上,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欠账也非常多。
  (2)我国国债发行的结构不丰富,短期品种比较少,这使得经济上出现集中的偿债高峰,还增加了我国的财政压力,同时,这让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并没有充足的对象,使得国债市场流动性大大降低,让货币政策的宏观金融调控机制无法有效运行并充分的发挥作用。
  (3)因国债投资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也可以提升当地的财政收入。部分地方为了取得项目,都无法寻思严格审查项目构建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依据需要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具有重复性建设以及完全超过当前和以后很长时间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基础设施。而根据长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能超前,可在经济发展对某些基础设施的需求仍然很低,而对另外基础设施项目需求十分需要的时候,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规模很大程度的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一定会出现比较大程度的闲置以及资源浪费。
  
  2.我国国债的宏观经济运行建议
  国债项目如发挥其效益,不仅能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并且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持续提高,如若用不好,不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会使国家财政陷于恶性循环,还会让各级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因此,加强国债资金管理,提升国债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1)发挥国债投资在引导消费需求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伴随经济发展以及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普通家庭对一般工业消费品的消费已经达到饱和,正面临着消费方式以及模式往更高一阶段进行变革,也就是说,消费喜好已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智能化的产品以及家庭轿车、住房等大件消费品上,国债投资需支撑供给结构的合理转换以及技术产业的开发,这样不但带动了民间投资的提升,还通过创造有效供给,使得消费需求加速增长。
  (2)公债期限的选择应向多元化发展,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公债利率水平以及结构,增进公债利率弹性。适当提升短期公债规模,为未来中央银行大规模地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条件。
  (3)财政部门应积极投身国债投资项目的审核,谨慎审查项目构建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提升投资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增加项目概预算以及工程招标标底的编制需审查力度。谨防国债投资项目具有重复以及超前建设,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以及浪费损失。
  (4)努力改善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同步进行。在中国,“城乡差别”概念已有多年,这种差别不但表现在农民以及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之中,还体现了农村与城镇在社会生活许多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应努力缩小农村与城镇的差距,提升农村发展速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3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