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银行理财产品的挑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毛欢喜

  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银行理财产:品病达数百种,其中不乏收益率好的产品,但是也存在着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理财产品
  
  “跑不赢刘翔,但要跑过CPI”,很多对理财一窍不通的市民正是在这句话的刺激下,纷纷拿出自己的血汗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试图跑赢上涨的CPI。这之中,选对了银行理解产品的市民皆大欢喜,而选错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则是蒙受亏损。
  
  银行理财产品问题多
  
  近年来,不管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纷纷广推自己的理财产品。现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银行理财产品高达数百种。其中不乏收益率好的产品,但是也存在着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理财产品。
  先看一个银行理财巨额亏损的悲剧:今年10月,王先生在某银行网点办理储蓄业务,他的理财顾问小李告诉他该银行新推出一种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达到25%。王先生签字购买了100万元。几个月后,王先生购买的裂解产品到了赎回期,他查账后发现,由于前十个月的亏损,自己账户上蒸发了15万元,亏损了15%。
  普益财富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多家银行的76款理财产品到期未能兑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未兑现预期收益产品最多的是中国银行,共有16款产品,均为结构型产品,分别与指数、汇率、黄金、基金挂钩,产品为汇聚宝、中银进取和博弈系列。中国农业银行有4款“金钥匙汇利丰”产品也未兑现预期收益。此外,在76款理财产品中有10款产品最终以零收益告终,出现亏损的两款银行理财产品分别来自平安银行与招商银行。
  具体而言,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理财计划,亏损高达19.26%,这款产品属于证券投资类产品,理财期限为两年,预期最高收益设定为50%。另一款平安银行发行的安盈0808基金优选人民币理则计划,亏损10.48%,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5%。
  另外,有5家外资银行发行的产品未达预期收益,其中恒生银行5只,荷兰银行4只,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各3只,澳新银行1只。恒生银行的5只产品,均为结构型产品,且挂钩对象为股票,期限为1~2年的理财产品。其中可自动赎回股票挂钩保本投资产品(0TZR97),人民币产品理财期限为1年,预期最高收益为13.5%,最终得到的实际到期收益仅为0.56%。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未达预期收益和亏损情况,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也不合理。如国内某银行在其推出的一款信托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说明书标明“该产品拟投资的资产组合预期年化收益率约3.42%,扣除该银行理财销售费、托管费等赞用,产品到期后,若所投资的资产按时收回全额资金,则客户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可为3.00%,超过3.00%的收益部分作为该银行的投资管理费。值得关注的是,这款理财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该银行对产品的本金和收益不提供承诺。
  这种“亏了投资者扛、赚大了归银行”的产品设计,遭到了投资者的质疑。投资者赵小姐说:“这不就意味着如果产品亏损了我要自己负责,但是如果产品收益特别好银行就要拿走我的部分收益吗?这样的规定我难以接受。说明书里又是理财销售费、托管费,又是投资管理费的,这么多种费用,让我很迷惑。”目前,理财产品上设定“超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部分的收益作为银行的投资管理费”条款的银行理财产品还有很多。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第一,虚为理财产品,实为保险产品。市民在银行营业厅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有时会有一些工作人员向其推荐所谓的“理财收益率高”“利息高”的产品,让投资者误以为是理财产品。而实际上,这些工作人员在银行内实则是在代理保险产品。他们正是以一些与理财产品和存款业务打擦边的字眼和信息来诱导投资者。而投资者买下这款产品之后急需用钱时才会茫然的发现,这只是一纸保险单。
  第二,高收益产品没有风险提示。我们时常看到在一些银行产品的宣传单上写着高达10%、20%,甚至30%的高预期收益率,但在宣传单上我们看不到其风险提示,看似毫无风险的样子。因而有许多投资者就糊里糊涂地被销售人员鼓动,购买了所谓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可是,到期后才发现,收益根本达不到销售人员介绍产品时所说的水平。
  第三,市场预期收益率银行缺乏科学依据。很多投资者在申购某些带有欺骗色彩的理财产品时会发现,银行理财经理往往强调,产品可以保本,最高可获得多少的投资收益,而风险方面则只简单提及存在利率、汇率、市场等风险。如果要求重点介绍风险时,才会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的波动,实际上难以把握该产品获得最高收益的概率有多大。因此,所谓的市场预期收益都是银行自己定的。那么,投资者该如何进行判断?一旦有银行撒了谎,损失只能由投资者承担。而这一点上,银行发售的结拇胜产品上尤为突出。
  
  银行理财产品选择技巧
  
  面对如此良莠不齐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从大的方面讲,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先擦亮眼睛,不要轻易迷信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银行在销售产品时,对风险会有“选择性忽略”,且在后期的理财过程中,银行利用信息上的不对称,也总是对投资者“报喜不报忧”。所以很多都不保本,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具体来说,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第一,弄清楚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客户一般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和存入定期存款一样,是从购买当天计算起息,所以不少客户按照自己掐算的日子来银行取款却无货而归。有的客户认为这是欺骗,实则不然。银行埋财产品说明书中写的很清楚,何时为起息日何时到期日。
  建议大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候,一定看清楚说明书中募集日和起息日,需要提醒一点是理财产品到账日,是在到期日再加三个工作日,注意如果在三个工作日期间,有周六日在其之中,还需要再多加两个工作日,这样所计算的到账日期即为正确的日期。
  举例说明:假设30天理财产品,募集日为7月3日至7月5日、客户可以在这几日购买理财产品,起息日至到期日为7月6日至8月5日,到账日为到期日十三个工作日,因8月7日。8日为六日公休且,款项正确的到账日为8月10日。
  第二,银行理财产品起点金额要明白。目前,很多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在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时候,不同的金额设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一样。例如有的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写道:5至20万收益率2.4%;20至50万收益率2.6%;50至100万收益率2.8%;100万以上3%。如果您要购买这样理财产品可根据自身的资金能力,尽可能达到高一档的预期收益率,即使您所买入201万也是享受收益率2.6%,也让您所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达到收益最大化。
  第三,理财产品的时限要分清。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品种很多,有日日型、周滚动型、还有约定日期常规理财产品,如果资金在很短的期限使用,做日日型灵通快线最佳;如果您的资金闲置期限能够在常规理财中选择到适合的理财产品,做常规理财更好;如果您的资金是每周固定滚动使用,那么就适合选择周滚动型;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滚动到账日,如果是法定节假日会自动顺延下一周到账,客户需要关注好到期日,以免耽误您的资金使用。
  第四,产品投资风险要明白。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有低风险,有高净值,有打新股,也有海外QDII多种多样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看清自身是否具备心理、资金方面所能承担风险的能力。如果不愿意冒险,还是选择“稳得利”之类的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选择这种理财产品稳妥又放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0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