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邯郸市围绕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战略目标,沉着应对挑战,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克难求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十一五”以来,邯郸市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战略目标,正确研判形势,沉着应对挑战,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克难求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1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2779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858.01亿元、9363元,年均分别递增14.87%、14.15%。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部财政收入201.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80.2亿元,年均递增1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4亿元,年均递增19.2%。邯郸以占全省6.4%的土地、13.5%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1.8%的生产总值和8.17%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武安市、涉县和邯郸县进入全省县域经济30强。2008年,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比中,邯郸市跻身百强,名列第98位。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2009年三次产业比为12.1:55.1:32.8,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达到6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7.2和2.2个百分点。2009年粮食总产452万吨,棉花总产14.8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9.37%、23.3%。工业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建立了门类齐全、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煤炭、电力、纺织等产业基地。持续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工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09年工业增加值达1110.4亿元,占全市GDP的55.1%,是2005年的1.9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42个,比2005年增加了361个,实现增加值808.2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440.6亿元。服务业繁荣兴旺,餐饮、商贸、房地产业市场繁荣,文化、旅游、信息产业步伐加快,金融、保险、物流业日趋活跃,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竞争有序的服务体系,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6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1.58倍,年均递增12.7%。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2006年-2009年,累计建成5000万元以上市重点项目34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4个,分别比“十五”时期多129个、48个;累计争列省重点项目424个,比“十五”时期多256个,2009年争取中央和省项目建设资金11.15亿元,501个项目得到中央资金支持,邯钢优质板材基地、中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兴装备材料及物流基地、力尔新型建材基地等121个项目列入省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6.9亿元,年均递增31.5%,比“十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13个百分点。2006年至2009年是邯郸市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921.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397亿元,增长157.3%,超过了1950年-2005年5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国电龙山发电厂、邯钢热轧薄板、纵横钢铁中宽带轧钢、邯峰电厂一期工程、邯郸热电厂2×125MW机组扩建、利达专用车、中国重汽邯郸路神专用车、邯钢彦亭煤化工、裕泰煤化工、彭楠煤化、圣戈班陶瓷、718所特种电子气体、邯郸机场、青兰高速公路冀鲁界至邯郸段、中华大街北延、鑫港国际商贸中心、稽山新天地等一批工业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有力拉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市区面积拓展到462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了28平方公里,人口达147.4万,比2005年增加了6.55万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2005年的37.77%上升到2008年的43.1%,提高了5.33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998.7万平方米,人均16.3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45%、38%和13平方米,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主城区集中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100%和84.1%。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510公里,536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5351个村实现村村通客车;邯郸机场开通至上海、重庆、广州、大连等9条航线。电力、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在城市实现了全面普及,在农村实现了广泛覆盖。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成沼气池30.4万个,农村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取得新突破。
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以国企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医疗卫生改革、公用事业改革等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农村改革扎实开展,初步建立了土地所有权有偿转让制度。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与100多个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关系,韩国现代、法国圣戈班、德国西门子、美国沃尔玛以及中粮、中棉、中冶、中国恒天等一大批国内外大企业、大品牌、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邯郸。邯郸市荣获全国十大开放型政府杰出奖,是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09年,邯郸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67794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80.8%,年均递增29.5%;出口55586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74%,年均递增14.8%;实际利用外资3328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18.3%,年均递增21.6%。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14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730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2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3项,17个县(市、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武安市、永年县被认定为国家科技进步县,邯郸市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网络基本形成,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招生分别比2005年增加1.67万人、5.68万人,在校生增加5.09万人、13.12万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明显,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形成了遍及城乡、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网,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技术人员分别比2005年增长174%、35.9%和128%,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武安平调落子等24个项目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居全省第一。广播覆盖率达到99.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89%。邯郸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命名为全国“太极拳圣地”。
城乡居民安居乐业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23元,年均分别递增14.7%、9.8%,分别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快3.2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6亿元,比2005年增长94.9%,年均递增18.2%,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快5.6个百分点。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1213.4亿元,比2005年增加521.4亿元,增长75.3%。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2005年末的22.5平方米、29.1平方米扩大到25.2平方米、33.8平方米。市区恩格尔系数为34.4%,农村为37.5%,分别比2005年降低1.9和1.2个百分点。就业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万人,劳务输出总规模达到160万人次。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全面推进,分别净增扩面22.8万人、102.2万人、19.3万人、3万人、36.3万人,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城乡低保覆盖范围明显扩大,由2005年的20.3万人扩展到2009年的35.5万人。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由集体供养向财政供养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困难群众。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累计31.8万人口实现脱贫,农村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34.78万人降低到28.33万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1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