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经济增加值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凤英
摘要:本文主要从分析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缺陷入手,指出目前大部分企业以财务性指标来评价考核企业管理绩效,无法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势必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EVA经济增加值的引入,完善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关键词:EVA经济增加值企业绩效评价
一、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
我国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一直是以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为基础。以企业财务报表和账套数据为依据,应用杜邦体系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评价。它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传统会计核算的净利润是息税后的利润,其中补偿的资本成本是债务成本,股权资本成本没有得到补偿,容易使企业经营者误以为“资本免费”而对股权资本造成浪费
通常,企业将净利润额作为绩效评价的基本指标。按现行的会计制度,净利润就是企业在损益表上反映的收入与成本的差额,而资本成本只考虑企业债务资本的成本,并未考虑股权资本的成本,这就会让经营者误认为使用股权资本是免费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一项资本都是具有机会成本的,权益资本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来源,同样也是具有成本的。如果企业在计算利润时只考虑债务成本而不计股权成本,就会使投资者不重视资本的有效使用而随心所欲的使用,造成股权资本的极大浪费,以至于不断出现投资失误、重复建设、效益低等不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行为。
(二)按现行会计制度计算出的净利润容易助长经营者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而忽略企业长期价值的创造
按现行会计制度计算出的净利润只是停留在企业账面上的利润,并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企业真正实现的利润应是指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出的高于资本成本的价值,而不应是扣除了相关成本和费用后的净收益。如果按照账面成本计算企业的利润,就会脱离企业的真实成本,让企业的经营者只重视企业短期经营成果而忽略了长期价值创造,它的盈亏也就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三)传统财务指标分析是对企业过去经营业绩的反映,但在新经济条件下,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传统财务分析法在这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在新经济条件下,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在传统的财务表上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反映,也就无法用传统财务分析法去分析。因此,迫切需要一套新的衡量标准,用于衡量企业目标设定、资金预算、业绩评估、激励机制等,对经营管理人员创造和提高企业价值方面做综合全面的评价。
可以看出,由于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种以账面财务数据为基础的考评体系,必然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误导。因此,要杜绝上述现象,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EVA经济增加值的引入,是对企业绩效评价的一个创新,它不仅能够更好地衡量企业所实现的财富增值,而且可以揭示企业使用包括财务资本、智力资本等要素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企业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
二、EVA经济增加值对传统财务指标的创新
经济增加值简称EVA,是由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于1991年首创的度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它是指企业在现有资产上取得的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数,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增加了财富;反之,则表示企业发生了价值损失,减少了财富;如果差额正好为零,则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用经济利润代替会计利润
会计核算过程由于受到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使会计利润与反映企业创造财富真实情况的经济利润产生偏差。而EVA的做法是先将费用予以资本化,并在其可预期的有效生命期内分期摊销。当然,在计算EVA时,要对营业利润和权益资本进行调整,因而能够纠正会计惯例所造成的失真。可见,EVA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这种方式也更接近实际。
(二)经济增加值最直接地与股东财富创造联系起来
追求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价。对于股东来说,经济增加值越多越好,它能连续地度量业绩的改进。相反,销售利润率、每股盈余甚至投资报酬率等指标有时会侵蚀股东财富。
(三)将业绩评价与企业决策相联系
由于EVA指标设计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而不是像会计利润一样仅仅是一种短视指标,因此,应用该指标能够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等。这样就能杜绝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发生,促使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注意所创造的实际收益的大小,而且还要考虑所运用资产的规模以及使用该资产的成本大小。
(四)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报酬系统
由于EVA是站在股东的立场上重新定义企业利润。因此,将管理者的报酬与EVA指标相挂钩。可以将员工、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经营者像股东那样思维和行动,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所有员工协同工作,积极追求最好的业绩。
(五)企业的行为受到了一定的约束
企业作为一个法人实体,既要考虑债权人的利益。更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则是更多地考虑债权人的利益,相对忽视了投资人的利益,推行EVA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企业的行为,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六)EVA适用于所有行业的业绩评价
按照现行财务会计方法,假设两个公司资本结构不同,那么即使它们的债务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以及真实利润是相等的,但在损益表表现出来的净利润也是不同的,权益资本比例高的企业将表现为更多的利润。这样,资本结构差异就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一个因素。显然,单纯依据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无法准确计算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EVA考虑了所有投入资本的成本,剔除了资本结构的差别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将不同投资风险、不同资本规模和资本结构的企业放在一起进行业绩评价,适用于所有行业的业绩评价。
三、EVA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中应用的优越性
(一)EVA作为衡量业绩指标,无论采用何种时间段的公司业绩,都可以对股东财富的创造做出最准确的评价
传统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没有考虑资本成本因素,不能反映资本净收益状况和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而EVA指标的计算不仅包括了股本资本的成本,而且EVA税后净营业利润是根据实际财务状况把一些财务处理不当的数据还原成真实的经营业绩,克服了传统指标以会计报表为基础信息失真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讲,EVA是唯一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连续度量业绩的指标。
(二)EVA可以解决由于“股本资本免费”的误区而造成投
资失误、重复建设、效益低等不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行为
在现有效益会计核算体系中,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成本概念,导致经营者淡化和无视股本融资成本,将股本资本看作是一种无成本的资本,在微观上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表现为:不计成本地扩大股权融资规模,盲目筹资,盲目投资:企业内部人利益分配往往只与利润目标关联,激励经营者以扩大股本投资方式去追求利润目标,而企业资金效益普遍低下:以较少的经营利润形式,掩盖实质上的经营亏损。在宏观上表现为:表面盈利,实际上公司资本总量在缩水。而EVA体系考虑了股本成本。能够促进企业树立完整的成本观念和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思想。
(三)EVA是站在股东的立场上来衡量利润的方法
资本成本是EVA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条件下,大多数公司都在“盈利”。但是,许多公司实际上是在损害股东财富,因为所得利润是小于全部资本成本的。EVA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付工资一样。EVA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数量。换言之,EVA就是股东定义的利润。
(四)EVA被应用于激励补偿计划,可以把股东、管理者和员工三者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员工能够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对企业各层人员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由于我国企业目前激励机制不完善,存在治理层与员工收入差距大、收入未与业绩表现挂钩以及计算奖金时运用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等不合理情况,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人们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实施EVA激励,就是按照EVA增加值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管理人员的货币奖金,即把EVA增加值的一部分回报给管理人,而且奖金不封顶。采用如此办法。企业员工也能按EVA的比例获得一部分奖励。这样,EVA以一种理念和能够正确度量业绩的目标,凝聚着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从而激励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人人关心EVA,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资本运营能力。
四、运用EVA应注意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国有企业面临业绩考核压力,上市公司面临信息公开披露及配股、增发新股的业绩要求的时候。企业往往采用调整会计政策、债务重整、资产重组、获得政府税收优惠、利润补贴等手段粉饰会计报表。虽然EVA的计算包括了资本成本,但由于资本成本的确定又依赖于历史数据分析,所以会计信息失真将会为EVA的计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EVA的可操作性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EVA的计算是在传统报表基础上进行调整的,到目前为止,计算EVA可做的调整已达到200多种,再加上股东投入资金成本很难确定,大大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和难度,妨碍了EVA的广泛应用。
(三)EVA指标的运用有其局限性
EVA虽然可以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模式用以指导企业的诸多决策。但对于资产的处置、营运资本的管理等决策还需借助传统的会计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朱青,EVA一经济增加值财务评价指标浅析,市场周刊一财经论坛,2002(4).
[2]郑艳玲,传统财务绩效评价与平衡积分卡方法比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7(3).
[3]水会莉,我国企业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财会月刊。200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6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