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如何诞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后代的爸爸、妈妈是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从野外中捕获的中华鲟在人工环境下繁殖后获得的后代。在纯淡水环境下培育多年后,这些中华鲟个体,经过科学的诱导程序,摆脱了海淡水洄游的束缚,发育成熟。科研人员对一对雌雄中华鲟(子一代中华鲟)进行人工诱导,令其成功产卵排精。其受精卵的一部分被科研人员进行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培育。
  鲟卵从受精到出膜大约需要90多小时,其间科研人员每半小时就要去量温度:孵化温度严格控制在19.5℃,误差不超+1℃;要不断换水,调节水流速度,还要用吸管及时吸走发育不良的、变质的鲟卵。
  在显微镜下,科研人员兴奋地看到:隔着两层薄膜,鲟苗长长的黑尾巴紧紧抱住卵黄,灰白的小眼睛,细线般的口裂,一排鳍条,小鲟发育良好。
  鲟苗的整个出膜过程要8~10小盹凌晨4点左右正值出膜的高峰。
  3点10分:一只不安分的鲟苗在卵里开始了旋转,长长的尾巴骤地率先伸出膜。
  3点15分:鲟苗的尾巴努力左右摆动着,试图想把身上的膜甩掉。可是小鲟胸前的卵黄太大,耗尽力气的它只能保持体力,偶尔翻动―下身子。
  3点50分:经过半个小时力量的积蓄,鲟苗拼命摇动肥胖的身子,将膜的破口扯大,终于鲟苗破膜而出。
  刚出生的小鲟苗更像一只灰白的小蝌蚪。它吃什么呢?科研人员介绍,此后一个星期,它胸前的卵黄为它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然后就会给小鲟苗准备些活的饵料。
  能不能正常开始吃东西是小中华鲟以后是否能够健康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成活环节。小中华鲟开口摄食后,小家伙们每天吃四餐,要吃掉0.5公斤的水蚯蚓。
  人类首次能够将中华鲟在纯淡水环境下培育成熟意味着:在今后,中华鲟的物种保护繁殖不再依赖对日渐稀有的野生亲本的捕捞。对于这一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物种保护来说,该项成果的获得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编辑/陈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3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