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 承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和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高校教务管理的必然选择。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地方高校更应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实施,提高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更新相应教务管理的硬件配套设施,使教务管理工作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关键词:教学管理;网络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25-01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与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要保证这一任务与目的顺利完成,就必修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的网络化体系。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广泛运用网络等现代技术设备,以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
  
  一、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运行模式和不适应现状的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日益增多的教学管理信息,使得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不可能从容应对,而学分制、分模块选课制等举措的推行,对学籍、考试、选课、排课、教学质量评价等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务管理是纯手工操作的,这样的教学管理手段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教学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管理功能较为齐全、运行安全可靠的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二、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硬件配套设施陈日
  随着我国高校自身的扩展和高校之间的合并,多校区办学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形式给高校的教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分类、整理加工,以确保学校整个教务管理的有序性和协调性成为教学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重视教学和科研资金的投入,而对教务管理的硬件配套设施还停留在能用就行的层面,这种落后的硬件配套设施必将影响到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管理软件系统的构建不尽合理
  教学管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以教务管理工作重心为出发点,力求“方便用户,服务用户”。地方高校一般委托校外某个公司或学校某个院系来完成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序设计与开发,这样就导致系统使用者与程序开发人员的意图不完全一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程序开发者对教务管理工作的理念与思路不是很清楚;二是程序开发人员对高校教务管理缺少感性认识,无法掌握教务管理中内在规律;三是程序开发者对教务管理认识只停留在系统的框架之中,对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内在联系不甚了解。因此,程序开发人员在完成各项功能时很难考虑到各功能模块的独立性、联系性和扩展性,其研制的系统自然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适应高校教务管理的内在需要。
  
  (三)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论设备和技术如何先进,最终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教务管理者的素质。训练有素的教务管理者是教务工作信息化取得真正成效的主导力量。但是,当前不少高校的管理职能部门认为教务管理者一般只需从事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即可,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因此,在岗位人员的配备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这就导致了教务人员整体素质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以及信息化社会对教务管理发展的要求。
  
  三、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决策者的重视和参与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建立的首要条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教务部门的事,也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建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它的建立和运用可能涉及某些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甚至组织机构的调整和改变,这些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只有决策者亲自过问才能解决。另一方面,高层决策者参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仅仅是保证资金的供给、人员的安排和设备的配备,而且通过参与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能够充分重视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保证建设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不仅仅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有全校的广大教师和学生,只有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信息采集工作才能有效实施,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此,应加大宣传力度,赢得广大师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支持;同时,教学管理人员磐须熟悉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操作规程,以便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系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及时给予解释,帮助其解决问题;应站在教师、学生等使用者的立场上,考察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不足方面以便加以改进,从而利于信息系统建设进程的推进。
  
  (三)提高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推广,许多教务管理人员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教学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除了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还应该熟练拳握磐要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自觉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为此,首先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管理能力的训练,加强考核。其次,教学管理人员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积累计算机、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和拓宽自己的技能领域,能熟练驾驭现代信息技术。三是对新进入教学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信息素质考核,并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更新教务管理的硬件配套设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共享变得越来越畅通。教学管理硬件配套设施的落后不仅束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导致信息资源流动不畅、管理效益低下。因此,为了使教学和管理信息资源能够高度共享,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益和质量,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尽快更新落后的教务管理硬件配套设施。只有这样,才能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快速应用于高校的教务管理,使教务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
  
  四、小结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下延伸出来的新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对教学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教学管理的网络化符合客观教学规律,是日后教学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作为高校的教务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欧阳蔓蓓.对高校教学管理网络化的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6).
  [2]朱琼,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2006.(1).
  [3]郝建华.教学资源网络化管理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5.(4).
  [4]李淑娟.高校教务网络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200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7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