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江源地区畜牧业发展方式抉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红梅

  青海省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重点开发和战略资源接替地区之一。三江源地区立足于“四区两带一线”各要素的空间变化、格局及演化趋势,着眼于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进行科学统筹和空间组织相结合,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在工作落实中,三江源地区积极挖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制约,认真探索和落实加快发展措施,在畜牧业发展方式抉择中形成了较好的工作局面。
  
  一、三江源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
  
  第一,畜牧业畜种结构、畜群结构、品种结构得到优化。牛、羊、马的比例分别为17.58%、80.38%、1.04%,羊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适繁母畜数量占存栏数的50%以上,良种乳牛、细毛半细毛羊、绒山羊等比例稳步上升。同德县2010年上半年仔畜成活率为98.09%,牲畜出栏率16.96%,指标均好于上年同期,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第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大特色优势基地建设力度,打造特色品牌。三江源牧区开展牦牛复壮改良建立藏羊和牦牛选育基地。同德县2010年内投资1748万元,在特色种植、良种牲畜繁育和农区养殖三个领域建立良种粮油、优质牧草、暖棚蔬菜、生猪、藏系羊、野血牦牛等九个发展区。在全县建立牧草种植基地3.2万亩,引进高原型藏系羊、野血牦牛等良种牲畜5600头(只)。
   第三,以生态畜牧业试点为抓手,积极走集约化畜牧业路子,大力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黄南州争取投资200万元,分别在泽库、河南、同仁的一个牧业村实施生态畜牧业试点建设。争取投资800万元,在四县各10个牧业村建立以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
   第四,在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为了加快农牧业发展步伐,扩大畜产品、中藏药材销售渠道,果洛州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采取重点帮扶、典型引路、搭建平台和“走出去,引进来”等措施,扎实推进以牧区经纪人培育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桥梁”工程,做好已注册登记的经纪人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台帐跟踪服务;开展合同跟踪服务,加强行政指导措施,做到跟踪责任到人、服务紧贴项目、调节及时有力,密切跟踪合同履行进度。截至目前,全州共成立经纪人协会6个,培育发展各类经纪人180人,重点扶持经纪人大户30户,连点结对帮扶经纪人30对;培育畜产品商标6枚;签约合同38份,签约总金额达5100万元;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户;建立培训基地2处;举办以经纪业务、市场营销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牧经纪人培训班共30 期。
   第五,用“工业的理念、园区的模式、生态的要求”发展现代农牧业。玉树州扎实推进畜牧业“五项工程”建设、种植业“七大生产基地”建设、游牧民定居点“天字工程”建设、民生“九项工程”建设,努力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
   第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黄南州争取投资150万元,防治草原虫鼠害150万亩;争取投资827万元,在泽库、河南两县治理草原黑土滩8.27万亩;争取投资408万元,实施河南、泽库两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补播工程5.38万亩;争取投资50万元,实施河南、泽库两县圈窝子种草1万亩。
  
  二、三江源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抉择是亟需关注研究的重点
  
   第一,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抉择是推进“四区两带一线”建设,亟需关注研究的重点。从实施的现实情况看,生态的不断恶化,使牧民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有的牧民只能举家搬迁;另一方面,传统的自然放牧向“禁牧”、“舍饲”能和谐地过渡吗?“中国草原危机克服的真正关键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在政策方面。”(马洪波先生如是说,本自然段引言下同)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抉择至关重要。我省的草原严重退化,草原退化已成为草原牧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造成草原退化的原因有超载过牧、开荒垦殖、樵采过伐、鼠害虫灾等直接方面的,也有传统的理论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方针政策的制定、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经济运行、再生产过程存在的某些不足等间接方面的。保护草原、治理草原退化也便成为一项复杂的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工程。由于三江源地区草场产权制度“没有很好地结合藏族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和该地区地广人稀的实际,不仅牧民群众收入增加缓慢,而且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加重”,加之实行“禁牧”、“舍饲”的方针,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三江源地区实际情况看,人工种草对于沙化的土地,种的草很快便会退化。“三江源地区绝不能仿照农业区‘一窝蜂’地发展舍饲畜牧业”,因为这会“导致原有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或者“其最终会造成何种严重生态灾难人们还不得而知”。“因此,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的根源是由于制度设计的偏颇,使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产生了偏差,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了个体理性导致整体非理性的‘囚徒困境’之中”。目前青海省推进“四区两带一线”建设,在政策的制定上必须注意采纳专家学者的意见,使之不致于走入误区。
  第二,亟需提高整体移民的社会适应度。至于生态移民,愿意移民的人因为只有很少的牛羊,而牛羊大户仍然留在草原上继续放牧,这使得原本希望通过移民来减轻草原负载压力的制度设计与最终效果之间出现了背离。在曲麻莱县麻多乡,70%的牧民手中只有30%的牛羊,这种情况下,他们最终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生态移民。牧民迁走了,却难以适应草原外的生活;而离开了牧民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恢复的事宜则全部交给了国家,依靠行政力量来推进。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是迁入区农牧民能否及早适应新环境,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增加经济收入,达到社会稳定繁荣、经济持续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其核心是增加生态移民的收入,关键是构建适合当地发展的后续产业发展模式,依靠政府提供的多种优惠措施,鼓励农牧民尽快实现二次创业,在较短时期内顺利转产。这是实现生态保护区(迁出区)和迁入区社会、经济、生态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由于近年来环境变迁及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大量牧草地将被禁牧,大部分生态移民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生态移民所面临的是生产资料与可利用资源贫乏、生态持续退化、贫困人口迅速增加、发展生产建设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当前迁入地饲料粮补助款少,移民群众生活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移民是介于农牧民和城镇居民的特殊群体,不同于农牧民通过出售畜产品从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收入,又不同于城镇居民从事各种职业有着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同时又跟城镇居民一样,承担着城镇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费用和开支。移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来源是国家每年发放给移民户均6000元的饲料粮补助款。若无其他收入,光靠饲料粮补助款是难以维持城镇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对人口多的家庭来说,经济负担重、生活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目前,除国家发放的饲料粮补助款外,大多数移民主要通过采挖虫草增加收入。但玛多县、玛沁县优云乡等非虫草产区搬迁的移民获得虫草采挖收入难度大。在政府部门帮助协调下,虽可赴其他虫草产区采挖虫草,仍有大部分移民无力承担高额的草场补偿费,无法通过采挖虫草增加经济收入。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之前,牧民正常生活所需的奶、肉、燃料等主要物品靠养畜可以自行解决,移居城镇后,这些主要物品均需在市场购买,其他的生活开支也相应增加,现有的补助远不能满足实际生活需要。目前,果洛州的城镇居民2009年可支配收入为11093.72元,牧民人均收入为2291.15元,城镇居民与牧民收入比接近5:1,收入差距较大,无法承受城镇的生活负担。生态移民本来就生活在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生活条件相当简单,基本上是围绕着衣食住行进行的。在进行了生态移民之后,其83%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每个月500元的生活补贴,而国家的补偿安置费不可能使移民的生活条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加之生态移民的生产技术还无法适应当地的生产,他们自己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去改变生活现状,移民的生活基本上处于维持简单生计的状态。从调查结果来看,移民工程浩大,移民人数多、情况复杂。三江源生态移民新区仍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区,是否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新区发展空间狭窄,是否会造成二次搬迁?要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找到更好的途径,提高整体移民的社会适应度。

  
  三、应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演替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
  
   要合理划区、切实轮牧,适时调整畜群数量及畜群结构,实现畜草外在的静、动态和内在的结构、层次的综合平衡,建立科学的牧草储备和饲用制度,推行季节性、效益性、集约性畜牧业。要形成农区向牧区补草、牧区向农区补畜的良性互补机制,实现畜草平衡;要建立科学的围栏封育、休闲复壮制度;禁止开垦草原、牧区农化,杜绝乱樵滥采;要科学分析舍饲圈养、草场围栏的利与弊,停止盲目的、不合理的舍饲圈养和草场围栏封育。如果把舍饲圈养作为实现草原牧区禁牧、休牧的主要办法,是不符合草原畜牧业最基本的两个条件即草原资源条件与畜种资源条件的,也会使其畜产品丧失在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舍饲需要大量的饲草投入,牧户自身的草场不具备这样的供给条件,只能主要依靠购买,这样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与牧民负担,使草原畜牧业成本低、效益高及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受到冲击;舍饲还需要一定的棚圈条件与饲养技能,特别是适宜圈养的牲畜品种,牧区现有的绵羊、牦牛等适宜圈养舍饲的不多,若普遍实施舍饲圈养,就需要大规模地更换畜种、品种,这样草原畜牧业特色牲畜及其特色产品、绿色产品的优势也难以保持。草原畜牧业主要是放牧畜牧业,舍饲圈养在草原牧区不可普遍推广。若在草原牧区搞普遍的饲草料种植、开发大量的饲草料基地,不但大多数牧民难以接受,开发成本很高,而且开垦了草原、破坏了原生植被、超限利用了地下水资源等,无异于给草原的退化沙化、草原的生态破坏推波助澜。我省的草原牧区绝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稀少、一般在300毫米以下,有的甚至仅有几十毫米,地表水非常稀少、地下水也及其缺乏,土壤为沙性质地,能够建设永久性饲草料基地的地块微乎其微,偶然有一点,其大部分也已经建成了饲料地。即使有一些水土条件看似相对好的地块,也一般是第一年有水可以种植,第二年水少了难以种植,第三、四年水没了,饲料地及其周围的草场就都沙化了。这些沙化点扩展、连接,就能形成连片的沙漠。当今气候干旱、土质沙性的牧区,如果也把造林种草作为生态建设保护的主要内容,其生态建设的同时必然要引起更大程度的生态破坏,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然而,“围封”既要考虑保护草场、明晰产权,也要顾及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围封”应以草场的类型、退化的程度及草场的利用方式而异,封育可采用围栏封育与人工管护封育相结合的办法。不是“围封”越多就越好,也不是所有牧户把其承包的全部草场都围起来就是“围封”追求的目标。轮牧区应主要按照划分轮牧场的方式,来进行网围栏建设;休牧区可在打草场及饲料地周围建设网围栏。
  
  注释:
  
   [1]本文为青海省党校系统2009―2010年重点调研课题,课题号:QHSDXKT200902《推进“四区两带一线”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2]数据均来源于青海省统计局2010年统计资料。
  (作者单位:中共西宁市委党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7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