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面楚歌中求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济 川

  原材料价格上涨、电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再加上欧盟技术标准门槛,2005年,中国的出口企业四面楚歌。
  这个困难同样摆在沈国强的眼前。这位“欧式插座大王”能化解眼前的危机吗?
  
  50岁的沈国强,个子很高,皮肤偏黑,朴素随和。与老外打了十几年交道,沈国强受德国人的影响非常大:做事严谨,雷厉风行。平时,沈国强一般会在办公室。在慈溪,他的应酬不多,政府大大小小的会上,他很少发言。沈国强只想一心一意做他的插座,这一点,使得当地政府官员非常尊重他。
  农民出身的沈国强从来就没想过会成为老板。他只是不想当农民,其它什么都干。他养过蜜蜂,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他几乎走了个遍。沈国强说,那时候的经历开阔了他的视野。
  1999年,给欧洲人做了5年贴牌的沈国强为自己的插座打上了“宏一”的商标。沈国强成功了,几年后,宏一的插座在欧洲市场占了八成。如今,沈国强的工厂是亚洲最大的欧式插座生产基地,也是中国500强民营企业,中国出口名优企业,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10强企业,宁波市重点企业。
  欧式插座让沈国强找到了一个企业家的自信与价值。
  
  眼前的困难
  
  铁了心只做外贸的沈国强还是过上了几年好日子,毕竟外贸生意利润较高。
  但是现在,好日子开始遇上了坏天气。2004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电价的上涨,插座成本一下子涨了5%。
  困难接踵而来:2005年8月,人民币汇率提了2个点。为此,他每个月得多100万元的成本支出。
  不过,更让他头疼的是欧盟的两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标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陆续进入生效期。前者适用于产品前有18个月的过渡期,因此真正生效日期是2004年8月13日以后,而后者的强制执行期是2006年7月1日。
  早在2004年,沈国强的插座就与这个标准接上了“火”。
  2004年7月15日,沈国强将生产所需的6000多种原材料送到欧洲的检验机构检验,结果显示,有17种材料不符合欧盟的两项“指令”要求。
  “这次检验出来的17种不合格材料,如果用替代的材料,就要增加4%左右的成本,”沈国强说,“每个月都要这样检验一次,光检测费一年就要200万-300万元。”
  按照《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的规定,有10类交流电压不超过1000伏、直流电压不超过1500伏的设备过了使用期限必须报废。而且,这项指令还规定回收费用由生产者自己承担。
  《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则规定了6种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它们是: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PBDE)、聚溴联苯(PBB)。而限制使用这些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设备产品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电子电气设备10类产品以及家用电灯泡等,一旦检测出含有这些物质,产品将被退回。
  目前,宏一电子生产的欧式插座的利润率是5%。欧盟的强制性技术标准让沈国强连咬牙的机会都没了。
  
  逼上梁山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个体的力量有时不免势单力薄,但如果联合起来,就形成了拳头的整合力。沈国强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与一帮插座厂商联合起来,共同迎接这场有关技术标准的挑战。
  在浙江慈溪,像沈国强这样生产插座的企业有很多,欧式插座70%的份额出自他们的流水线。但以前他们只是竞争者,这种关系压低了欧式插座的出口价格,也压缩了各自的利润空间,市场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大家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2005年5月28日,沈国强当起了慈溪市电源连接器行业协会的名誉会长。这是我国首家电源连接器行业的行业协会。协会让企业尝到了行业自律的甜头。从协会成立以来,他们已相继进行了3次涨价,调价幅度达到17%-20%。
  沈国强解释道:“之所以短时间内频频提价,一是因为过去的无序竞争把价格压得太低;二是由于国内铜材、塑料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三是欧盟从去年开始取消了普惠制;四是欧盟新的技术标准的生效;再加上国家从去年开始,对出口退税下调了四个百分点,以及从2003年开始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企业自发电导致的费用增加,使得欧式插座生产成本一增再增,压得这些欧式插座生产企业几乎喘不过气来,有的企业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
  2005年10月,一年一次的广交会,慈溪的欧式插座厂商将会有一个大动作:联合定价。他们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各自为政,互相压价。这一点,沈国强很自信。可以说,是欧盟的技术标准促成了大家走到一起来。
  当然,国内其它厂商是否能够真正团结起来,这也是一次考验。在这场考试中,谁都不能掉链子,毕竟,这是一个行业生存的问题。
  
  只做宏一的牌子
  
  1999年,为欧洲厂家做了5年贴牌的沈国强决定要在自己的产品上贴上宏一的牌子。
  这一步,沈国强走对了。
  欧洲市场上,宏一电子的插座在顶峰时期拿下了80%的市场份额,而原来这块市场是东欧厂商的天下,宏一取代了他们。沈国强当仁不让地成了慈溪的“欧式插座大王”。
  1983年,沈国强开始办厂,当时名字叫慈溪师桥电子元件厂,集体企业,只做黑白电视机的天线,商标也没有注册。1989年,企业做到了500万的规模,在慈溪也小有名气了。正是在这一年,沈国强的天线开始出口到美国。1994年,工厂的天线产值已经达到了5000万元,不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利润摊薄,加上国内一些企业不讲信用,经常出现货发出去,钱收不回来的情况。如此种种,铁定了沈国强不做内贸的决心,他要转型。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沈国强做起了插座,于是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成立。沈国强注册了宏一商标,把所有产品全部出口到欧洲市场。天线产品被沈国强慢慢扔掉了。
  沈国强说,“1994年,上海电子进出品贸易公司的一个朋友跟余姚人谈生意,没谈成,中午饭在我这里吃。我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说你生意不跟我做,吃饭倒在这里了。结果,他很生气地说,‘人家不愿意做。’我一问,才知道是插座。拿过来一看,发现那个插座的安全性能相当好,于是就从他那里借了几个。回家拆开一看,发现可以做。”
  这一做就一发不可收拾,沈国强自己都没有料到。
  1994年,插座产值没有多大,处于开发阶段。1995年,获利1000多万。1996年,2000多万。1997年,1个亿。这一年,沈国强在当年欧共体的13个国家注册了宏一商标。
  到了1999年,沈国强决定要在自己的产品上贴上宏一的牌子。
  “贴人家的牌子,感觉不像是自己的产品,所以,有了一定的名气后,一定要打自己的牌子。”
  这也是沈国强进军欧洲市场经历的第一场考试,命题人是他自己,第二次就不一样了。
  
  质量的门槛
  
  质量,宏一插座赢得欧洲市场最厉害的武器,这个动力来自德国人的挑剔,沈国强彻头彻尾地领教了这种挑剔的杀伤力。
  沈国强坦言,“在欧洲市场,中国的产品,中国的牌子,他们找麻烦的比较多。一年全国性的抽查最少2次,小的抽查每个月都有。当然,积极地看,查得紧也有好处,我们产品的质量大幅度提升上去了。”
  2000年,宏一迎来一场官司,打不赢,意味着宏一将失掉德国这个1000万美元的市场。宏一的对手是一家东欧的抽查公司,他们是德国委托来抽查的机构。由于这家公司采用了当时连德国厂家都达不到的标准,宏一插座很显然不可能合格。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糟,沈国强请一个德国的经销商摆平了这件事情,抽查的结论最终没有生效。此后,宏一插座在欧洲市场牢牢站住了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2年,德国一重点实验室发布报告称,产自中国的部分欧式插座温升指标不符合欧盟规定标准。为此,德国一企业管理局要对中国产的这部分产品实施制裁。由于当时没有行业协会,行业内正在进行价格战,同行间根本没有办法沟通。沈国强只有独自行动,他找国内专家进行反复实验,当确认德国这家实验室的结论不科学,缺少相关依据后,在当地经销商及朋友的帮助下,他向德国政府提交了自己的报告,并说服他们接受了自己的观点,迫使该实验室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从而为中国产的欧式插座保住了市场。
  10年来,宏一在欧洲市场没有投放一分钱广告,但宏一插座的牌子却是响当当,2003年销售做到了4.5亿人民币。
  与老外做生意,沈国强有三点经验:一靠诚信,二靠产品质量,三靠价格。多年来,沈国强养成了守信的习惯,与外商沟通很顺利。在质量关上,沈国强承认,是欧洲人严格的质量抽查“逼着”宏一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宏一电子先后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英国的BSI质量体系认证。
  
  下一个目标:SA8000
  
  2004年,沈国强有一个惊人的动作,宏一要通过SA8000认证。公司高层一致反对,因为这样做,公司每年的财务预算要增加1000万元。
  “他们反对也没有用,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宏一是属于所有员工的,最后要变成公众公司。”沈国强的声音不大,但语气很坚决,说一不二。 他觉得自己从办厂到现在一直很顺的原因就在于自己这一点性格。
  过几天,沈国强要把香港的专家请过来给他讲课,他要好好研究这个SA8000P标准。不过,沈国强还是作了一些让步:他会分几步完成这个标准的认证。
  在公司里,沈国强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实际上只管理办公室与财务,大部分的工作都交给跟了他22年的副总董国平了。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为董副总做好铺垫,好在2005年把总经理的位置让出来。
  宏一没有成为一个家族制企业,沈国强打算在时机适当的时候,让公司上市。他要让宏一成为公众公司。沈国强的独生女儿是医生,女婿也是医生。沈国强说,“我会给他们股份,将来他们可以是公司股东,甚至是董事长,但总经理这个位置,是不可能给他们的。”
  眼下,沈国强最大的乐趣就是下班后看看刚会走路的外孙,另外就是看电视。在宁波上班的女儿女婿每天下班回家,一家人一直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7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