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教学环境的改善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整体竞争实力中的各个因素最终都会通过教学的最终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来,这就提出了一个学校教学环境的建设问题。加强学校教学环境建设,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即可从根本上推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因此,教学环境的改善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教学环境;就业;模式;竞争力
   教学环境的改善体现在教学理论研究与应用能力的创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加强、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只有这些方面做到了,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出的去”的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教学环境的改善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教学理论研究与应用是基础
   教育思想和理念不同,办学的目标导向会不同,培养定位会不同,从而影响教学投资的方向,以及对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的角度、程度和方法。当前,随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逐步深入,教育思想和理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理念、新思路对传统的办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快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成为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
   在专业建设上,我们面临着旧的课程体系的变构以及伴随而来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要构建“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并举的教学团队;在教学管理上,需要建立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在硬件设施上,需要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网络;在教学氛围上,要按照职业的要求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环境等等。这一系列的改革会涉及学校体制的变化和工作方式的全面调整,其核心是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而且常常先在制度层面展开,学校的每个人都会成为改革的主体和动力。因此,必须对全体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层和专业教师进行相关教育理论的教育与培训,使其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掌握和研究职教课程及其教学的规律及方法,以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和突破。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核心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要素。从整体层面看,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师队伍整体的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整合而成的教学力量。从个体层面看,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实践技能的操作示范能力及社会联系与沟通能力等要素的整合。对于一所院校来讲,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整体教学能力的基础。
   对于高职教育来讲,课程开发不仅是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的需要,也是由于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技术和职业岗位的需要。专业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能力。高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重点强调的是教、学、做的一体化,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指导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专业指导能力,主要反映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专业实践经验以及对行业和专业的熟悉程度。除此之外,学习能力是教师队伍保持良好教学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在更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方面,是当前高职教学改革最需要教师所具备的品质与能力。所以在许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难以推进的阻力就在于一部分教师固守传统观念,不接受新生事物。因此,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点。
   三、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是根本
   学生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等要素整合而成的学习力量。其中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除此之外,学生整体的学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入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引导和促进作用,利用情景模拟、双边互动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真正做到学好习、好学习、学习好,真正实现“学得好,用得上,出的去”的目标。
   四、提高教学管理能力是重点
   教学管理能力是学校在教育理念、制度建设、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等方面对教学进行指导与规范的能力。以课程改革为例,由于课程改革涉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相应的设施与条件,还会涉及到教师工作方式、工作量及其考核评价的变更,因此实施课程改革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组织层面,包括行政、人事等多方面的力量支持;二是制度层面,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等;三是技术层面,包括课改方案、课程设置标准、教材改革等。前两个层面都是管理问题,没有这两个层面的保障,具体的课程改革是无法推行的。
   在教学管理方面,当前高职院校管理能力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整套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机制。原因在于:一是当前高职教育以社会岗位群实际需要为依托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推动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模式的变革;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型的中小型企业承担了大量就业职能,由此产生的新兴岗位群呈现出小批量、多元化的特点。这些都对传统的过于模式化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一种能够灵活配置教学资源、提供订单式的教学管理机制。
   五、改善教学条件是保障
   教学条件对教学的支持力度,是院校教学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它可分为教学基础条件和基本保障措施两个方面。教学基础条件主要指教学仪器设备、实训环境与条件、信息资源状况以及包括教风、学风、校风在内的教学氛围;基本保障措施主要是财力保障和基本设施等状况。当前高职院校改善教学条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一是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二是以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为主的实训环境与条件建设;三是信息化资源平台的建设。
   综上所述,教学环境的改善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目前高职毕业生不能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表现之一就是不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这反映了我们的教学环境建设方面仍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缺乏职业训练功能。我们应从观念、管理、师资、教学等软实力方面入手,从资金、资源、设施、基地等硬条件着眼,重视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促进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轧2008年第10卷第4期
   2、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的工作探讨――浅谈高职就业教育"三阶段论"模式植文选高教论坛 2006年第3期
   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7期
   4、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对我国职教发展的启示[J] 王凤慧 职教通讯 2006年0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8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