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是当代人必不可少的素质,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有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准确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性质,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学以致用才能充分展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 改革与实践 价值
  
  引言
  计算机基础,其主旨在于强调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文化理念,营造一种计算机文化氛围。21世纪以来,整个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条件又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①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向我们阔步走来。②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技能成为衡量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社会的信息化对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如今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学校只是在形式上培养学生,使得许多学生根本不具备实践能力。因此针对目前的发展形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尤其是实践教学有待更大的突破。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和审视现阶段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发现在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水平上的差异性。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高考必考课程,加上城乡差别、地区差异,造成新生在计算机操作水平上的参差不齐。
  (2)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环境的昏暗加之长时间的视觉疲劳.讲课过程的机械化、程序化。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大大降低。
   (3)实验教学与就业需求有差异。实验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安排.要求学生完成课堂内容后并写出实验报告。但是大部分实验为验证性的内容,即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部分和操作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内容相对较少。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在处理复杂文档排版、数据统计分析、图像处理等方面能力不足。
   (4)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过程局限于课堂时间,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很少,教师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很难跟踪和评估。
   (5)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够重视,师资力量投入不足;另外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投入不足,造成实践环境跟不上理论教学的发展.很多学校仍然停留在笔试考核的考核方法上,严重制约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改革的措施
   (1)应该明确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做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划与衔接。比如在初级中学开设哪些内容,高级中学和职业中学阶段开设哪些内容,大学开设哪些内容,这样既可避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但教学内容基本重复,又可避免浪费社会资源。
  (2)应继续加大对计算机软硬件比较薄弱学校的投入,将有些基础教学内容标准化,使其向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来开设并加强重视,不要把计算机教育仅仅当成职业教育或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和工具。可喜的是有的省份已经有了这样的规定,各类职业中专的毕业生在毕业时计算机应用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准予毕业。
  (3)必须改革课程内容的设置,删除教科书中那些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加强目前国际国内新技术发展的内容,即使其跟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内容不应该涉及太多的计算机原理和概念。对大多数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信息技术显然不包括修理计算机的基础在内。我们使用一种工具时并不一定需要清楚地了解它的构造,就如对电视机,只要在需要时能使用就可以了,至于对他的工作原理的了解对使用者来说并无多大意义。计算机课程也是这样。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计算机在一些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例如会计专业最常用的财务软件、电子技术中的电子产品常见设计软件。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学习并掌握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使用方法,并结合相应专业课程进、设计或使用实际应用能力为主。为这些课程安排一定时间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设计或课程实习,还应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实际或模拟的针对某一教学内容的课件制作,以提高学生世纪我操作水平,更好的把计算机应用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的教育。信息教育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既要求受教育者具有利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具体实践教学方案
  3.1参加制定计划人员的多样性
  具体实施中,让授课教师和专家先给出一个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的初步规划,然后通过论坛、研讨会的形式.让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添加自己学习计划,其次让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社会工作经历,提出反馈意见,修正教学计划。另外让从事不同职业,不同学历层次的社会人员参与到教学计划中,让教学计划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最后由课程组的教师整理,形成一个规范性的教学计划,并将其发布在网上共享。
  3.2制定教学计划过程的可持续性
  课程组根据教学计划在网上的反馈意见,实时作出修改。根据修改内容的程度将其分成修正和更新两个方面。修正主要在不改变原版本主要框架的基础上,增减和更新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一般时间在1至2年时间内修改一次,也就是一到两个个教学周期的时间。而更新则是更改教学计划,变更教学内容,一般由于计算机软件变更和课程教学目标变更引起。一般更新时间为3至5年。
  3.3教学计划的内容的模块化
   制定计划参与人员的多样性,使得需求变得丰富,课程组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授课教师和专家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将教学计划分成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根据专业不同,必修部分是所有专业都是要学习的,选修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取一定的章节学习。如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作为必修。选修部分分成: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动画制作、音频视频处理、平面设计、网络应用等。
   3.4设计面向应用的实践教学案例
   接轨市场需求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目标定位上,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考虑实用性,因此在设计实践教学案例时,应当科学合理的配合教学进度,根据专业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案例,分层次完成教学要求。
   1)应用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基本上都是需要大量时间让学生实践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将上机实践分为必做练习、选做练习和综合练习三个层次。其中必做练习是针对上课内容和知识点而设计的上机习题,每个同学必须在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内完成。选做习题,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这些题目一般应用性较强.并且难易区分度较大,学生可以全做或选做,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综合练习是以综合实验的形式完成.不仅要编程实现,而且要完成纸质报告,学生可以组队合作完成,这个题目一般难度较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意识.组队的方式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教师来分组。通过必做练习训练能够使学生达到基本实践能力的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或兴趣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其个性化的发展,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方向。
   2)积极组织参加计算机相关的竞赛。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目前国内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竞赛项目也有不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是提高学校知名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校参与的竞赛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等。在这些大赛中,我校取得了较好的比赛成绩,反映了我校实践教学和创新性教学的成果。通过这些大赛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另外也获得和一些兄弟院校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促进相互学习,借鉴好的学习经验。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学生范围非常广,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深化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面改革非常必要,可使师资队伍素质更高,课程设置更趋合理,教师引导作用更加明显,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能力更强,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乐趣中积极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怀义,刘春林,曹介南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明生,王救文.大学生计算机文化索质教育的探讨[J].2000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论文集.
   【3】钱昆明主编.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王瑛淑雅.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1):128―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8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