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概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对现有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管理之间现存的主要问题简单分析,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使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更好结合,保证施工承揽目标的实现,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意义
   (1)促进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
   针对施工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有助于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
   (2)规范施工施工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矛盾问题;
   造价人员存在凭空想象或大概估算的现象,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严重脱节。且在现阶段建筑行业中经常有夸大多要,或是成本与实际虚高高冒现象,出现非正常压低工程造价的情况,造成了建筑行业的混乱,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
   (3)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随着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业班组漫天要价的情况,导致整个建筑行业的混乱,造成资金投资和浪费,所以合理控制施工经营管理能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一、本文阐述的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间的内容
   广义的工程造价管理指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施工单位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以适应施工管理国际化的要求。
  二、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施工单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建设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目标是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所以施工单位的全过程管理更显尤为重要,全过程管理将成为施工单位在建筑行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节点。
    2.1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成本、造价、盈利和风险。简言之,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种管理施工单位承揽施工、施工准备、过程成本管理、施工完成财务分析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系统系统管理模式。全过程造价管理是解决经营管理和施工、造价预算、经济和财务分析、实施与投成本、成本与资金、盈亏与造价、造价与进度的情况度量与变更控制等问题。
   2.2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施要求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与施工施工的特点所分不开的。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施工全要素造价管理、施工全风险造价管理和施工全团队造价管理。
   2.2.1施工施工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施工是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技术活动,将各种资源转化为人们所需工程设施的一种独特的过程。因此,施工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必须是基于活动与过程的,必须是按照施工的过程与活动的组成与分解的规律去实现对于工程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2.2.2 施工施工全要素造价管理
   由于施工的实现过程中每项施工都受三个基本要素:成本、工期与质量的影响。
   因此施工的造价不仅需要从全过程造价管理入手去考虑对于一个施工造价的全面管理,而且还需要从管理好影响施工造价的全部要素入手,去考虑对于一个施工造价的全面管理。在施工全过程中,上述三个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一个施工的工期和质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施工的造价,进而为公司创造利润。
   施工工期的长短和质量的高低都会直接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动。因此对于施工的全面造价管理而言,还必须从影响造价的全要素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和找出一套从全要素管理人手的全面造价管理具体技术方法。
   要实现对于建设施工的全要素管理,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分析和预测各要素的变动与发展趋势以及控制这些要素的变动以实现造价管理的目标。
   2.2.3 施工全风险造价管理
   施工的实现过程和一般的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它是在一个存有许多风险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这样一个特点,使得施工的造价中就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成分:确定性的造价、风险性的造价和完全不确定性的造价。这些不同性质的造价一直贯穿于施工实施的全过程,只有到施工完成时,才会最终形成一个完全确定的工程造价。
   施工全风险造价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一是分析、识别和确定风险事件和风险性造价;其二是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其三是直接控制全风险造价。对风险性造价进行控制,又包括造价变动的分析、造价的控制、造价的报告和不可预见费等工作。
   施工全风险造价管理仍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在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要不断地重复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性造价控制,直到施工结束为止。
   2.2.4 施工全团队造价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参与的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包括:材料供应主体、设备资源主体、劳务资源主体等。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一方面为实现同一施工而共同合作,另一方面依照分工去完成施工的不同任务,而获得各自的收益。在一个施工的实现过程中,这些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而且有时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还会发生冲突。这样就要求在施工的造价管理中必须全面协调各个利益主体之问的利益和关系,将这些利益相互冲突的不同主体联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全面合作的团队,并通过这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去实现对于施工的全面造价管理。
   三、加强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建议
   3.1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
   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改变管理方式。首先,造价部门不仅为承揽项目的主体,造价计算的专职部门,还应是施工指导主体;另外,应该对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加以明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必须全面、专业、深入。
   3.2改革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工程造价管理应是与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通力配合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即从项目获取、施工准备、人员配置开始就要确认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控制其前期费用。施工的造价不仅需要从全过程造价管理入手去考虑对于一个施工造价的全面管理,而且还需要从管理好影响施工造价的造价、质量、工期、安全四要素入手。
   3.3大力推行量价分离的管理模式
   目前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是“量价合一”的定额体系,施工单位根据定额做出的报价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市场情况。采用工程量与单价分离模式的造价,最能反映目前项目实体与市场单价之间的构建结构。为适应市场需要,造价管理部门应建立施工数据库,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工作,及时公布人工、材料、机械的参考价格,依据市场状况发布单价相关信息和指数,为项目实施的单价提供有效依据。
   3.4加快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
   针对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这一本目的,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3.4.1着重做好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开发各类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培育信息需求市场,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以统一标准和格式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
   (1)信息标准化  
   统一信息的标准,完善信息系统的实用性,提升信息的标准化使用程度。
   (2)信息合理分类 
   将信息资源分为:综合单价、价格指数、指数指标、造价监管、材料供求信息标准规范。根据信息的结构不同以纸板和电子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并以两种形式组合来表现信息内容。
   (3)提高信息质量 
   将采集的信息筛选再加工,去伪存真、系统化数据化,并持之以恒的建立一批实用的数据库,同时要不断更新数据库,使之更具实用性和可靠性。
   3.4.2加快培养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最终决定于人力资源。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工程造价业务的人才。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大量的各类层次的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专业队伍,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3.4.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要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必须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这里所说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里所说的竞争力指在建设市场保持竞争优势能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要紧紧围绕着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这个主要目标来开展。为了在市场中竞争和生存,必须掌握信息资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工程造价管理竞争能力的核心,是长期努力的结果。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务必明确,并需要把它用来作为衡量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成败的标准。
   四、总结
   施工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贯穿于施工单位承揽项目、项目施工实施、项目竣工结束,其积极的意义在于施工管理过程中用造价管理指导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取得最大的经济盈利及社会效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4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