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类型村庄规划建设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阐述了广东省村庄规划的一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根据不同区域村庄的特点进行分类,并结合肇庆市的典型案例对各类型村庄规划建设的方法、策略进行分析,最后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庄的发展方向、模式提出思考。
  [关键词] 广东省 肇庆市 村庄 分类 规划
  一、 前言
  为加强国家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秩序,结合广东省实际, 2005年广东省省国土资源部门制定实施了《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根据《办法》的要求,总结出广东农村规划的一些指导思想:1、村民住宅用地使用权不得流转,即宅基地和取得相关用地证件的村民住宅用地是不可以流转为其他用途的,应该用于建设村民住宅及相应的配套设施。2、村民出卖和出租住房后,不得再申请新的宅基地,即一户一宅政策,多出的宅基地要依法规集体所有。3、通过出让、转让和出租方式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商品房地产开发建设和住宅建设,因此,流转的集体用地主要用于厂房和商业设施建设。4、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集体建设用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同时要考虑退出老宅基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一般采取开发一定量的房地产,并使用部分用于安置村民的策略。另外,农村规划还需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充分调研,了解村庄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情况,并摸清村内建筑质量、公共设施分布、周边用地情况等。2、符合上层次规划的要求,以所在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所在乡、镇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3、节约用地,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提倡相对集中建设多层公寓式楼房和联排式住宅。4、正确引导,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加强规划的可实施性,规划方案报批前需征求村民或村民代表的意见。
  近年来,肇庆市坚持创建生态文明村和省级卫生村,大范围进行村庄环境规划整治,着力打造宜居乡村。在符合广东省村庄用地管理、规划指引及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规划还需针对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规划方法和策略,更合理、更科学的进行各村落的建设规划。
  二、 村庄的分类及特点
  1、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村庄
  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村庄即城中村,分新城区和老城区城中村两种,两
  种村庄均具有交通便利,村内建筑新旧交替,建筑质量较好的特点。新城区村庄的基本特点是用地较紧凑,主要包括旧居住区、新宅基地及流转作为工业厂房或商业设施的集体用地,村内被市政道路穿越或村外被市政道路包围,与周边城市建设联系紧密,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大部分依赖于周边城市;老城区的村庄则用地非常紧凑,只剩密集的旧居住区用地和少量集体流转用地,与城市基本融为一体,缺少绿化和改造空间,村庄形象及环境较差。
  2、城郊地区的村庄
  城郊地区的村庄用地也较紧凑,主要包括旧居住区、流转为工业厂房
  的集体用地及少量水塘、空地等,其一侧或附近有市政道路,一部分服务设施在村内解决,另一部分则靠城市设施解决,总体建筑质量一般。
  3、偏远地区的自然村落
  偏远地区的自然村落以自然风貌为主,环境优美,但交通不够便利,
  村内除零星的住宅和一两条入村小路外,大部分为山坡、水塘、果园、农田和荒地等用地,村内建筑质量和卫生条件较差,对服务设施的需求基本都在村内或中心村附近解决。
  三、 村庄规划建设方法分析
  1、老城区的村庄
  老城区的村庄由于缺乏集体自用地,新旧建筑混杂,且建设密集,基
  本没有开敞空间和绿地,规划应该以创建城市文明社区为目标,重点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和改善,主要包括拆除村内乱搭乱建的临时建筑和零散分布的一层砖混建筑,统一布置沿街商业建筑,疏通道路,保证村内巷道基本达到2米宽左右,利用巷道两边的小空地设置绿化景观节点,在村内安装垃圾桶和路灯等基础生活设施的措施。
  2、新城区的村庄
  新城区的村庄应以整合土地空间资源、促进人口集聚和提升生活品质
  为目标,符合本地技术管理规定要求,在利用宅基地建设一户一宅的村民住宅和配套设施的同时,也要考虑剩下集体用地(流转、征收征用、公共建设)的规划改造方案。村庄位于肇庆学院西侧,并通过学院西门加强了与学院之间的联系,其旧居住区拟被规划建设为商业街、办公楼和居住小区,主要用于满足学校和师生的需要,拟规划方案详见图1。
  
  
  3、偏远地区的自然村落
  偏远地区的自然村落应以建设成为体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新型
  农村社区为目标,与农村的具体情况和农民的意愿充分结合,并按照《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的要求进行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基于肇庆市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俗,村民住宅基本采取南北向布局,宅前留出一定入户用地用于晒谷或堆放杂物;②住宅外型要体现雅致、朴实、简洁的新农村住宅风格,与自然朴实的田园风貌相呼应;③设置一至两条走机动车的入村道路与外部联系,并在村口或活动中心附近设置户外停车场,内部巷道尽量采用本地材料,如青石板或石头铺地;④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因地制宜地安排养殖业、种植业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产业;⑤在安排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要注意给水、排水、供电、燃气和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地改善村庄原先的“脏乱差”形象,打造宜居环境。
  
  四、 总结与思考
  城乡协调发展不是城乡一样化,更不是村庄一样化,每个村庄都有自
  己的特点,如不同的用地结构和资源条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沿革,不同的发展问题和发展机遇,除上述几种村庄类型及相应的规划对策外,规划时应通过详细的调研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各个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编制。
  目前,受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影响,大部分的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城镇、村庄、工厂和零星农田、荒地混杂在一起的状态,影响了村庄的格局风貌,从而对城乡的整体建设风貌造成影响,需要我们做更进一步、更长远的思考,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好基础、明确方向。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7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