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公路在路面施工过程中,从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压实及成型等方面论述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使沥青混凝土路面达到技术及使用上的要求。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准备;过程控制;动态管理
1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它既包括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又包括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另外,基层的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到面层的质量,如果基层的标高、横坡不符合要求,就直接影响到面层的平整度。该路段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做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过这几年的运行,该路面达到了技术和使用上的要求。
2 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的准备和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原材料质量检查应当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沥青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和频率检测;不同来源、不同规格的沥青要分开存放,不得混杂;沥青罐口应封闭严密,避免水分进入沥青中;沥青存贮时间不宜过长,存放温度不宜过高,施工期间存放的温度在90~140℃之间为宜;矿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并且满足级配要求。
2.2 目标配合比的确定
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是其重要的环节,是整个工程的前提。其试验成果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既要使沥青混合料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又要符合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确定粗细集料、矿粉、沥青的最佳配合比,确定最佳油石比。
2.3 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原材料确认合格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完成各沥青砼面层结构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最佳用油量。依据目标配合比,从拌和楼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取样进行筛分,反复调整冷料仓的材料比例达到供料平衡,同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符合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4 机械设备状况准备
对摊铺机、压路机、拌和楼等设备仔细检查,确保机械的正常使用,所有与热材料或高温接触的零件必须每天上油,且加热烫平板,避免混合料粘在底板上。运输车在使用前在车厢底板涂一薄层1:3柴油和水的混合液,不留余液在车厢底部,根据运距确定运输车辆数。
3 施工过程控制
由于施工时出现了一些质量隐患,为提高工程质量,我们采取如下措施:聘请专家现场指导、拌和楼改进除尘装置和重新调试、摊铺机配备浮动平衡基准梁、每天根据抽检结果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微调。
本工程沥青砼路面下面层采用2台VOGEL型摊铺机摊铺,一前一后相隔5~8m梯形摊铺,两机摊铺时重叠15cm。下面层施工中解决了沥青的离析,因此中面层和上面层采用1台摊铺机施工,这样解决了纵向接缝问题,加快了工程进度且平整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3.1 摊铺速度的控制
摊铺机在施工过程中,起步要平稳,速度要慢,应不间断前进,尽量减少中途停机,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站生产能力进行控制,宜慢不宜快,控制在2m/min左右,可用下式计算。同时必须准确控制边线,保证摊铺边线直顺。
(1)
S:摊铺机行进速度;
t:拌和站每台机小时产量;
n:拌和机台数;
b:摊铺宽度(m);
h:摊铺层厚度(m);
r:沥青混合料击实密度(t/m3 )。
因摊铺机速度的变化会引起不同的压实效果,所以应尽量使摊铺速度保持固定。不正常中途停机不仅会有损表面,也会导致预压实的变化。每一次摊铺机停下来,烫平板都会陷到原料中去,当烫平板下的原材料保持热的时候,烫平板前面和摊铺机后面的部分将会冷却下来。摊铺机再次开始工作时,烫平板会轻轻抬起以克服烫平板前面冷料,这样在原材料中会形成隆起。如摊铺机因外因被迫停下,烫平板可以锁在一个特别的“烫平板停止系统”位置上,这将会阻止烫平板下沉到原料中,减少摊铺机停止操作带来的问题。
3.2 摊铺温度的控制
摊铺温度控制在140~150℃ 之间。不连续摊铺时,摊铺机内应有材料贮存,严禁摊铺机的送料刮板外露,人为造成再开机后铺面上有粗料集中现象发生。如等料时间过长,应立即摊铺完,施工中不留纵向接缝。
3.3 沥青砼表面整理
刚铺完的沥青砼表面局部有混合料离析或明显不平整及拖痕时需人工用细料找补,这时采用扣锹,不宜平甩,边摊铺边刮平,用力一致,将表面粗集料清理出去,避免沥青混合料造成人为离析。用铁锹应事先加热,并用1:3柴油水混合液清洗干净。
3.4 运输车辆的控制
混合料在运输途中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大吨位车易于保温,因此运输车辆要求至少在15t以上,特别在运距长、气温低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小吨位车;混合料运至摊铺现场时,降温不宜超过5℃ 。运输车辆的数量:应满足拌和楼不停机及摊铺机连续摊铺的需要,视生产规模及运距情况而定。
3.5 摊铺厚度的控制
摊铺厚度用两侧挂钢钎控制,前面摊铺机沿中央分隔带一侧摊铺,靠路缘石一侧采用挂钢丝绳引导纵坡控制高程,靠路中间一侧采用横坡仪控制高程;后面摊铺机沿路肩一侧摊铺,靠路中间一侧采用滑靴引导纵坡仪控制高程(滑靴行走在前面已摊铺好但未碾压的混合料上)。摊铺时随时自两侧钢丝绳上拉线检测厚度。另外还可以一方面在摊铺及压实时量取,并测量钻孔试件的厚度;另一方面用每天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出的平均厚度进行校验,计算式如下:
T=100M/DLM (2)
M:摊铺的沥青混合料总质量;
L:摊铺长度(m);
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t/m3 );
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cm);
3.6 碾压成型时的质量控制
均匀的厚度和统一压实度可以在全部路面上获得相同的质量和统一的承受力,沥青表面缺陷经常是由于压实度不足造成的。因此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所在。合理地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和碾压程序,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尽快达到最佳碾压效果的唯一手段。其中,碾压温度是关键,如初压温度过高,沥青混合料不易稳定,碾压轮迹不易消除,容易推移、发裂,不但起不到好的碾压效果,而且对平整度有大的影响,并大量耗用碾压能力;如初压温度过低,碾压效果就会差,沥青混合料难于压密,空隙率大、易渗水,因此碾压时应按一定的程序有步骤地进行。一般采用三阶段:
1) 初压:起平整稳定作用。初压温度控制在l25~145℃ 之间。初压由CC422压路机静压2遍;初压时只要不发生推移,应尽可能早压,尤其在低温情况下。
2) 复压:起压实作用,是压实工序的关键。复压温度应控制在115~135℃ 之间,采用CC422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压(强振)3遍,YL-25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在复压过程中,跟随3米直尺连续检测碾压平整度,当发现有因摊铺机和碾压过程中造成的凸埂时,应及时采用震动压路机沿横向顺埂震压将其消除。
3) 终压:起整理作用。终压温度控制在105-125℃之间。采用YL-25胶轮压路机至少静压2遍,直至表面没有明显轮迹为止。碾压时压路机由低向高、由外向内、由慢向快呈梯形碾压,梯形斜线与行车方向成45℃,碾压长度一般为50m。振压时,必须先停振回程后启振,防止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形成推移、印痕和拥包等现象发生。
压路机应从外侧低外向中心高处碾压,相邻碾压带应每次重叠1/2~1/3轮宽,最后直到碾压路中及全幅宽度为一遍。当路缘外侧无支撑物时碾压轮应外伸边缘10cm以上。在外侧边缘外开始初压时,应先预留30~40cm宽不进行碾压,待压完一遍后,使压路机大部份重量重叠压实在己压实的面层上,将未压实的30~40cm压实,防止边缘处沥青混合料外移和发生纵向微小裂缝。压路机不宜在同一断面处回程碾压,每次回程应前后错开不少于1m的距离。初压、复压和终压的回程应不在相同断面处,前后相距应在5~1Om以上。本次碾压长度应与前一段碾压搭接重叠不小于1Om。压路机改变进退方向,应在己压铺面上完成。
纵缝碾压:两台摊铺机梯形作业的纵缝热接碾压应以1/2轮宽进行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横缝碾压:用钢轮压路机垂直于路线进行横向静碾,开始压路机多在已铺面层上按间隔15cm逐渐重叠压实至新铺面层1.5-2.0m宽后再顺路方向进行正常碾压,此时边碾压边用3米尺测量,人工用细料找补直至平整度、压实度符合要求。
为防止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有粘碾轮现象,碾压时碾轮喷洒水液,但不宜过多或流淌使碾压温度过低而达不到规范要求,并且严禁向碾轮涂刷柴油而破坏沥青砼。
由于在施工中碾压速度受摊铺速度和混合料的制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相应提高摊铺速度和碾压速度,复压时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钢轮压路机速度适宜5~6km/h,最大7km/h。
3.7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对高温防车辙、低温抗裂缝、雨季抗水损害具有显著效果,其施工工艺与普通沥青相同,只是施工温度(混合料拌和温度、出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相应提高10~20℃ 。为提高其抗滑性能,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结构采用的是厚度为4cm细粒式结构,除了上面层结构与中面层结构结合紧密外,细粒式结构既有较好的平整度,又有较好的抗磨性能,而且表面粗糙度较好,抗滑性能高,耐久性也好。
4 施工质量动态管理
动态控制是衡量施工质量稳定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每天以施工桩号为横座标,平整度、厚度、油石比、流值、孔隙率等为纵座标实行动态控制,这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5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