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最基本代写论文的环节,更是思维的基础。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物理的教学、学科特点和教学手段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察能力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其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
  一、加强对观察的重要性的认识
  观察作为一种物习能力,对于物理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物理学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作为物理教师,要重视对物理学发展史上成功观察事例的介绍,同时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说明认真细致的观察在知识学习及发明和发现中的作用,学生要做观察的有心人,激励他们观察的主动性。
  二、激发观察兴趣,养成观察习惯
  兴趣可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去接受知识、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可以有多种渠道。最基本的就是使学生对所观察的对象感到好奇。因此教师在观察活动开始时,就应创设种种情景,使观察活动带有一种极强的诱惑感和神秘感、趣味性和新奇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例如:通过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动”上升等实验,使学生所看见的现象与他们日常经验或想象完全不一样,从而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样他们会带着极大的好奇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激发了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的兴趣。
  仅仅满足学生喜欢看物理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升华,使其从停留在表现一掠而过的广泛兴趣转化为专注的观察习惯。如:要求学生每天写观察日记,其观察内容可以是当天的天气变化情况,也可以是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牌名及使用状况等。做好观察笔记,以便进一步归纳、概括、和。
  三、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顺序
  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用这个目的有意识的支配观察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细致的观察上,例如,在讲串联和并联电路时,可做演示实验,在演示时必须使学生明确观察两种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有何不同?然后用两个分别标有“220V40W”、“220V60W”的灯泡,使学生观察他们串联到电路中时哪个亮?他们并联到电路中时哪个亮?这样学生对串联和并联的不同就有深刻的印象,然后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对物理实验的观察,应遵循一定的合理的顺序,这有利于搞清实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把握前后变化的联系,找出其中的关系和规律,保证观察的全面性。如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观察顺序为:(1)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再确定电源电压,电源电压应略高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及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3)观察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最大阻值;(4)按要求连接电路前电键是否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否在阻值最大位置;(5)电压表是否并联在小灯泡两端,量程是否选得合适;(6)电流表是否串联在电路中,量程是否选得合适;(7)实验开始时,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重点观察电压表示数,同时观察电流表示数。通过以上的有顺序观察,获得实验数据,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四、确立观察目标,捕捉观察对象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观察和观察什么,以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具体。例如:水的沸腾是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现象,但绝大多数的学生从没有有意识地去观察过这一现象,他们只能很粗略地描述沸腾现象。因此,在实验时要求学生围绕下列二个观察水的沸腾:(1)时段性,即沸腾前、沸腾时;(2)内容,即气泡发生位置的变化、气泡数量的多少、气泡体积的变化、水温的变化、沸腾对加热的要求等……这样学生在仔细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整个过程中,就很容易捕捉到观察的对象,发现沸腾的主要特征,对沸腾的概念、沸腾的条件、沸点的意义获得深刻的认识。
  五、获取观察信息,得出观察结论
  通常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并不显见,而非本质的现象却常常布下迷雾,有时的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中会出现许多现象,或眼花缭乱,或稍从即逝不引人注目,如果不能在观察中细致入微抓住本质,那就会上当受骗,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对比,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例如:在观察反射定律的实验中,使学生注意观察:入射光线从哪里入射?反射光线从哪里射出?反射光线是怎样随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等等。这样能够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发生变化的本质因素。从而推出的判断。
  六、学会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桥梁,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在物理教学中,有三种常用的观察法应使学生掌握。一是系统观察法。如对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的观察就是这样。第一步,先定性观察电阻变化或电压变化都能引起的电流变化;第二步,固定电阻,定量观察电压变化对电流的;第三步,固定电压,定量观察电阻变化对电流的影响。二是对比观察法。这是判断哪一种因素对现象或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如为判明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因素是否为原磁场的变化,就要用磁场虽强但无变化的情形与原磁场虽弱但有变化的情形对比,从而判明哪一种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起决定作用。三是归纳观察法:有时在一个物理实验中,常常会出现几个物理现象,从一个个的现象观察中出得一个个的结论,有些是单一、独特、分散的,对这样的多种并存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单个的结论中归纳出一般的,以便使学生能系统地、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重要因素。恰当而适时的指导,将会对学生的观察起到积极的引导点拨作用。由于学生的观察水平是不一致的,在观察中会出现不同的差异和失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避免指责学生,以免影响学生情绪,损伤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长期的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迅速提高。
  总之,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物理的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和教学手段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然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9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