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财务工作仅限于记账收付款等简单操作,是目前地勘单位的通病。现代财务管理的缺乏,不仅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改善提高,而且已成为地勘单位企业创新道路上的桎梏,严重阻碍着企业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管理 模式建立机制
前言现代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财务职能,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让财务工作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由服务监督型向有效管理型转变。在地勘单位建立现代企业模式时,自身却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那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严重滞后,地勘单位大多数企业仍然以会计核算代替财务管理,有些企业决策者甚至对财务的基本概念,诸如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财务杠杆等都不了解,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
一 树立现代财务管理意识。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1、理顺财务组织结构
企业对各项经济活动控制得好坏,关键取决于其组织是否有效。企业组织结构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内部条件和财务战略,决定其适宜的组织体制,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内部摩擦和降低组织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地勘单位要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确定统一集中控制还是适度分散管理,建立立体化的组织结构还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按管理控制成本与效率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职位设置和严密的授权管理,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确保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
2、强化全面预算的硬约束机制
好的企业预算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产生的管理效益,是检验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需要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从国际惯例看,预算指标在现代企业中被视为强有力的硬约束指标。西方先进企业衡量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完成程度时,不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而是与“预算指标”相比,看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幅度。因为预算指标经过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测算、论证、汇集,是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实施管理和控制、考评和奖惩的科学依据。鉴于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强制约束性以及与之配套的奖惩激励机制,其实施后,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强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3、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经营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大批企业的衰退都是源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不当。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必须通过对资金筹措、重大投资、营运资金、债务清偿、资产损失和税收支出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制度,加强风险预警和识别,及时评估、预防、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力求化解财务风险或实现损失最小化。
4、建立健全评价和奖惩机制
企业应在全面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并在科学合理的效绩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奖惩机制。对企业董事长、经理层人员,可以通过实行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度、年薪制或股票期权制度等建立奖惩机制;对企业中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薪金和职务的方式建立奖惩机制;对普通员工,可以通过建立薪金奖励和全员持股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为保证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将业绩考核评价情况及时反馈给奖惩决策的执行部门,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5、实现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信息化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新的内涵。我们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应当紧紧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借鉴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先进经验,使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全面实现信息化,尤其应该注重和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深入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改革、内部控制创新之I司的关系,广泛引进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软件系统和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大力推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中的充分应用。
二、企业财富的积累是战略决策与风险控制的过程
1、加强与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建设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地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2、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地决策、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要将财务和会计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3、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还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各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三、建立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1、预算控制
一是预算制度的内容,整个综合预算体系的内容分为:资本预算,即对资本性项目的运作所作的计划安排,按年度编制;经常预算,即对日常经营发生的各项目的预计,经常预算按年算,由财会部门按月、季等期间进行编制。二是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预算编制的决策权掌握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最高层的管理者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预算编制一般先易后难,采取分阶段建立、逐步规范化的方式,留有一定空隙,并对参与编制人员进行培训。综合预算的最后审批权应该为公司董事会。三是预算的调整。预算是在合理预计的基础上编制的,目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但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作出必要调整: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遭遇不可抗力等。如需调整,企业应根据要求重新编制预算方案并经批准后实行,作为经营考核的依据。
2、内部独立审计与监督
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因此,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企业应当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财务风险控制
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第一,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第二,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第三,可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第四,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手段,是企业的有效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所谓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明确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控制经济活动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所形成的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层用来授权与进行指挥、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分析、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和制度。
五结束语:地勘单位正在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地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什么位置,拥有多少市场份额,如何更有利地参与市场竞争,这些都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地勘单位内部控制薄弱,势必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将严重制约企业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也会越来越小,在竞争中难免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无疑是地勘单位增强自身竞争力、迈向成功的一块重要基石。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发现和防范虚假的会计信息和企业欺诈行为等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1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