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云飞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学生重视程度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剖析并解决,有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高职;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据2009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学生大量涌入职业院校,造成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学校为解决就业困境,除了加强就业信息交流,召开双选会等常规活动外,还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主动就业和掌握就业技巧能力的重要性,这就使高职院校的目光聚焦在新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高职院校里进行职业规划的教师兼职类的偏多,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或者是高校的辅导员以及负责学生就业的领导组成的,队伍亟待完善。(2)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一是目前面对高职的比较权威的教材还比较缺乏,也没有适合不同年级与专业的大学生需要的教材。二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部分开设课程学校对课程安排也不固定,多以讲座或者思想政治课来替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即便设置课程也不重视。三是受到教师数量和理论水平的限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多,但是实践课程却相对较少,这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并且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显然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3)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错误的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进入社会后的事,学生没有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的过程中也没有针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生就业实践经验不足,对社会以及对行业企业了解不够,对相关职业信息也是间接获取,很多就业知识来自互联网,造成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不能对接。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分析
  1.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第一,制定扶持职业规划课程的相关政策,拨出专项经费,在教师引进和进修方面加大投入,保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开展。第二,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习和解读职业规划法律法规,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尤其要具备相关的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三,培养教师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同时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事业心。第四,引进和培养实践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应该更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求职的经验和技巧,让他们既能上课堂,也能够跑市场;既有理论水平,也要能做求职方面的辅导。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所在。高校必须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第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实际,组织校内从事职业规划研究的教师、专家编定适合高职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用权威教材;第二,培养方案要科学合理,开设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从过去集中式的突击转变为全程式的指导。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以及不同专业未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加强监管和指导力度。(1)建立专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职业生涯监管。高职的大学生自我控制和约束力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强,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建立一个及集教育与管理相统一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和指导,充分重视并鼓励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的手段进一步创新,质量不断提高,形成学校、教师和同学三者良性互动的局面,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建立激励与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规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制订相关制度和措施,将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规划当中,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要尽量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对教师的课外辅导也给予相应的补偿。举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让获奖者在品尝到胜利的快乐时,加入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设上来。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造假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并勒令其根据自身实际重新制定规划,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云飞.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3):90~91
  [2]冯铁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33
  [3]灿和跃.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建设中几对矛盾的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2009(2):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