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文霞 乔志杰

  【摘要】 在现代企业的理财过程中,企业会经常面临资金的管理和运用问题。如何把现有的资金用好、用活,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是许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讲述了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比重过大,资本结构失调,营运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某些企业在经营策略上的失误,不考虑自己本身的投资能力而盲目投资建设,造成了大量的资产闲置,导致运营效率低,此外难以变现的固定资产以及长期资产急剧增加,流动资产和收益性资产不断减少,短期借款不断增加,形成了高风险的资本结构。这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造成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差,企业的营运资金十分紧张。流动资产比重过小,还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都直接造成了企业资金短缺。营运资金作为维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循环密切相关,营运资金短缺将直接影响企业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企业要扩充规模或者转产经营,也会因得不到必要的资金而一筹莫展。
  (二)营运资金低效运营
  1.流动资金周转缓慢,流动资产质量差。应收账款数量普遍增高,且相互拖欠情况比较严重,平均拖欠时间增长,应收账款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许多企业对市场认识不足,盲目进行生产,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差,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存货不断积压,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此外,部分企业存货的账面价值大大高于其市价,高出部分并没有被及时摊入企业成本费用中,造成存货中包含大量水分。
  2.应付账款使用率差距大。应付账款周转期越短,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无限制延长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会降低企业信用等级。企业若能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地使用商业信用这种无息借款,必然会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增加收益。在我国,由于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部分大企业利用自身的信用优势,过分地依靠应付账款融资,造成应付账款的周转率极低;小企业由于自身原因,较难获得商业信用;还有一些具备利用商业信用条件的企业却抱着“不欠债”的传统保守观念,放弃了这种无息的资金来源。应付账款融资方式在各企业中没有达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降低了营运资金的运营效率。
  (三)营运资金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1.企业资金管理体制问题重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开始增大自身的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某些企业却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缺乏全面的统筹和管理,计划与财务管理不统一。一方面企业在扩大再生产,增加库存的同时,不考虑资金占用;另一方面在对外投资建设时不考虑资金成本,缺乏资金运营的基本策略。
  2.存货管理方法守旧,落后。某些大型企业的存货品种复杂,管理难度大。若不采用先进的方法,将会占用大量的资金,结果使资金周转陷入困难的局面。
  3.营销策略中信用政策的不合理。很多企业认为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对赊销策略很不重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常常会因为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使企业陷入困境。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及时收回货款。
  
  二、完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不良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是,一次性全部投入,且占用资金较大,资金的收回则是分次逐步实现。固定资产收回是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折旧的形式使其价值脱离实物形态,转移到生产成本中,通过销售实现转化为货币资金,这种资金的回收往往是缓慢。由于投资的集中性和回收的分散性,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必须结合其回收情况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出现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过分追求投资规模,扩大生产能力,影响营运资金正常运作的情况。
  不良流动资产主要是指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和不能按其价值变现的积压、变质和淘汰的存货,这些不良流动资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问题,并会直接导致营运资金的流失,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防止不良流动资产的产生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产品以销定产,确定货款回收责任制,与信誉好的用户制定回款周期,保证及时收回货款;在会计核算方面采取谨慎原则,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以防止坏账的发生;把好物资采购关,防止采购伪劣物资,并做好仓库物资保管工作,及时维护各类物资,防止变质和损坏;合理确定物资储备定额,防止过量储备,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对供大于求的物资,按月需求量订货结算,甚至采取无库存管理。
  (二)完善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继续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改革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创造一个良性运转的资本市场,丰富投资形式和工具,意味着企业短期筹资的能力将主要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评价和判断,企业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采取果断的措施,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提高流动比率。根据国际经验,企业的短期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用以满足企业临时性、季节性、周转性需求,长期资金主要依靠发行企业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用于企业周期较长的项目投资或固定资产投资。短期资金、长期资金来源多样化既可以降低企业因挪用短期资金进行长期投资而导致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银行的潜在信贷风险。现阶段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企业筹资拓宽渠道。
  (三)改变企业经营观念,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已即将进行完毕,初步改善了我国企业的资金结构,这也将有助于解决相关的营运资金问题,并非能够彻底解决。企业要想保持营运资金良性循环,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理念,增加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否则,通过发行新股募集的资金也只能维持短期的营运资金周转,无法经受长期考验。针对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应该首先从企业整体角度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改善营运资金的目的:
  第一,认真做好营运资金计划,事先掌握各流动项目和资本支出的变动趋势,预先消除影响营运资金状况的消极因素。第二,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做到规范、合理和有序的管理,提高管理层次和水平。第三,建立营运资金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第四,加强企业财务预算,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通过制定预算,不仅有助于预测风险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风险,还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此外,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远未发挥出其实际作用。审计部门应该负责整个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审计。
  (四)注重调整资金结构
  1.企业在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时,应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稳定落实一定量的流动资金,不可“盲目上马”。从企业资金运作角度考虑,应禁止将流动负债用于长期投资和构建固定资产。
  2.科学安排自有资金与负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结构,充分灵活地利用各种流动负债来满足流动资产的波动性需要。注重资金成本研究特别是付现成本的研究,以避免暂时的筹资为未来的流动资金周转形成太大的压力。
  3.避免为过分追求流动性而大量置存流动资产,尽可能降低流动资产的置存损失。在流动资产中,各构成项目所占比例不同,变现能力也就不相同,导致流动资产总体变现能力存在差异。合理确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适当比例关系是营运资金良性循环的基础,这样既可以节约使用资金,又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企业应该按照债务偿还和生产经营支出的需要来安排流动资产存量,使流动性与效益实现最佳配置,一般按流动资产大约维持流动负债的两倍的比例来保持存量。在偿债能力不足时,可采取减少存货、及时清收账款等措施,在一定范围内优化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2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