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琼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西部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诸多问题,面对西部地区的现状在此从人口、供给、资源配置、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对其略加分析,并提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措施,以期发挥西部人力资源的优势。
  关键词:西部;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160-01
  
  1、我国西部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1.1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束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人口的过快增长在宏观上必然导致对资本积累的压力,使西部地区难以跳出“人口增长压力――资本短缺――产业结构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收入水平低”的恶性循环;在微观上则形成了过重的家庭负担,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经济的维持更多地是依赖于对生存资源的掠夺,进而威胁到西部人群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60%,总人口约2.85亿,占全国人口的23%。丰富的资源、辽阔的土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应是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西部地区却是全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5.7%,各专业科技人员也仅为全国的15.5%。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从根本上来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依靠足够数量的人才。
  1.2西部人口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国家政策对西部的倾斜,重视科教事业的普及,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总体说来,比1990年有大幅度提高。文盲半文盲人口比1990年下降一半,受过高等以上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上升。但是,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西部地区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7.03年,比1990年有较大提高,已达到初中水平,说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已见成果,但是尚低于7.63年的全国平均水平。
  1.3西部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城市工人的下岗和农村隐性失业,导致了大量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城市工人下岗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企业富余人员要分流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将对整个城市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1.4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西部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西部地区尤其是兰州、西安、成都等大城市仍然保有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人才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人才需求不足的重要表现。西部人才流失问题本身就说明,目前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大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西部地区本身也需要大学毕业生,但这种需要没有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
  
  2、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1)加速发展各类教育,培养全体公民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要大力普及各种基础教育,包括初级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优先发展教育关系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为此,必须明确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尽快通过增加公共财政资源解决投入问题,同时,鉴于西部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基础教育普及难度很大的实际情况,政府应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安排专向资金的方式给予支持。
  (2)进行人力资源优化设置。
  首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西部地区有1100多万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作用,这是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也是政策扶持的重点,。必须用好当地人才,千万不能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错误。其次,东西人才对口支援。最后制定相应政策,吸引人才,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西部的发展除留住本地培养的人才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为西部工作。
  (3)提高西部地区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是西部人力资源顺利开发的重要保证。
  政府应该大力的引进外商投资,为外来的客户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同时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并且对一些高科技企业进行专项的资金扶植!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工业发展的投资,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对传统的企业实行专门的养护政策,实行适当的政府保护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把农村的城镇化、工业化最为解决劳动力及就业机会少的突破口。在政策上给与乡镇企业已支持,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增强剩余人力资源的流动,大规模的增加人力资源的流动,通过流动性提高人力资源的就业机会,增加劳务输出的力度,运营国内的资本促进人力资源的优质开发。
  综上所述,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西部经济发展,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是西部开发成败的关键!总之,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面对严峻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及人文环境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还要有忧患意识,全局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时机不断深化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
  
  参考文献:
  [1]汪建新,李晓玉,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经济,1997,(2)
  [2]劳伦斯・S・克罗雷,孙非译,人力资源管理――获得优势的竞争工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3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