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艳霞
1 科学选用品种
播前晒种,适时剥壳播种前带壳晒种l~2天,最好在土晒场上晒,以免高温损伤种子。在剥壳前应进行发芽试验,以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应在播种前l~2天剥壳,随剥随播,避免过早剥壳使种子吸水受潮、病菌感染或机械损伤。剥壳后应把杂种、秕粒、小粒、破种粒、感染病虫害和有霉变特征的种子拣出,特别要拣出种皮有局部脱落或子叶轻度受损伤的种子。
2 适时播种
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我县气候变化规律来确定适宜的播期。在适期播种范围内早播,对充分利用有效积温条件提高成果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县麦套花生在谷雨至立夏之间播种。花生播种的质量应满足苗全、苗齐、苗壮的要求。苗全即出苗率在90%~95%以上;苗齐即能发芽的种子在始苗3~4天全出齐;苗壮即出茁时子叶露土或半露土,第一片展开叶的叶柄长,叶片大,叶色鲜绿。为保证全苗,提高单产,当花生出苗后3~4天,宜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宜先浸种催芽,以尽可能赶上早播的大苗生长速度。
3 合理密植
花生合理密植的密度范围掌握在结果期封行为宜,合理密植的花生长相总的要求是“肥地不倒秧,薄地能封行”。在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分枝性强、蔓生型品种,以及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管理水平高的条件下应适当稀植,反之则密一些。
确定花生行、穴距的原则是既要充分利用地力光能,又要便于行间、株间通风透光。为便于田间中耕,一般行距不应小于25~35厘米;在肥力高的田块,中后期通风透光的矛盾较大,在缩小密度的同时,应适当放宽行距(或宽窄行),但穴距一般不小于16.5厘米。
4 田间管理
4.1 蹲苗 蹲苗也叫炼苗,是指幼苗期控制水分,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下扎,以利形成矮壮苗的技术。当恢复供水后,第二对侧枝较易赶上第一对侧枝的生长,植株更为整齐一致,并发挥这两对侧枝的增产作用,也有利于防止后期倒伏。蹲苗一般在幼苗4片真叶时进行,以干旱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为度,生长瘦弱的幼苗不宜进行。
4.2 清棵 清棵是为解决花生深播全苗及第一对侧枝被埋在土内而影响结荚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清棵比不清棵可增产10%以上。清棵的时间应在基本齐苗时进行,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用小锄头将花生幼苗周围的土扒开,让两片子叶和侧芽露土见光抑制节间的伸长,使第一对侧枝发育健壮,减少基部几节及其上的二次分枝的果针入土距离。15~20天以后将扒开的泥土埋窝,培土迎针。
4.3 中耕除草 中耕并进行小培土,可缩短果针与地面的距离,为下针和结荚创造松软的土壤条件,提高结荚率和饱果率。中耕培土一般进行2~3次,在封行前完成。第一次中耕应在基本齐苗后清棵前进行,要求深锄。第二次中耕宜在清棵后15~20天进行,要求浅锄,此时是灭草的关键。第三次中耕在群体接近封行,大批果针入土之前进行,要求深锄、细锄,不要松动入土果针和碰伤结果枝,紧接着进行培土,以利于果针顺利入土结荚。
花生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正日益普遍。采用化学除草剂,比人工除草更节省劳力,效果较好。花生地的化学除草剂主要有:丁草胺、五氯酚钠、恶草灵、扑草净、草甘膦等。一般在播种后至发芽前将除草剂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
5 适时收获
植株停止生长,下部叶片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多数荚果网纹明显,种仁饱满,种皮具有该品种的色泽时,即为成熟的标志,此时可进行收获。花生成熟以后如不及时收获,种子会在地里萌动发芽。应选择晴天进行抢收,并边脱粒边晾晒,及时把荚果晒干入库,以免掉粒发芽、霉坏变质而降低产量。
6 安全贮藏
花生安全贮藏的荚果含水量为7%~9%;直接鉴定的方法是:手摇荚果响声坚脆,咬食种仁感到硬脆,手搓种仁种衣即脱。花生贮藏过程中,为防止霉变、虫蛀、鼠咬,要定期检查。如发现种子水分、温度超过安全界限时,必须在睛天或空气干燥时打开门窗通气或晾晒。种用花生以存放荚果为好,果壳可以起到防湿保暖的作用,留种花生剥壳时间距播种越近越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6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