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并获得后处理图像。结果 5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例均可见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左肾静脉(LRV)的征象。CT血管成像多平面重建直观地显示了LRV与SMA之间的关系结论。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胡桃夹现象具有立体直观、无创简便优点,可作为胡桃夹现象临床筛查的一种常规确诊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螺旋CT;血管成像
DOI:10.3760/cma.j.issn 1673 8799.2010.05.149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其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而变窄,使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急性肾充血引起血尿、蛋白尿,并伴有腰腹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胡桃夹综合征多发生于生长发育较快的青少年和体形瘦长型的成年人,性别差异不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5~2009年诊治胡桃夹患者5例其中女2例,男3例;平均年龄15.3岁。均表现间断性无痛血尿或肉眼血尿、持续时间12~24个月,物理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均正常,排除了肿瘤、结石、感染、畸形和肾小球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血尿。
1.2 设备GE公司生产Lightspeed Ultra 8排螺旋CT机、扫描条件120 kV,140~280 kV层厚5 mm、层距5 mm,先进行腹部平扫,扫描范围自膈顶至双肾下极。然后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80~100 ml非离子造影剂,浓度为300 mgl/ml。高压注射器速率为3 ml/s,扫描范围与平扫相同。第一期为动脉晚期30~40 s,第二期延迟期140~160 s,扫描期间嘱咐患者屏气。扫描结束后将图像资料传递到工作站(adw4.2),进行重建后处理。成像方法为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vR)及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
2 结果
CT静脉成像(CTV)左肾静脉的形态均显示清晰,观察和测量非常容易,左肾静脉向左走行逐渐变细,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下方均可见到适量脂肪组织左性腺静脉无扩张。 左肾静脉狭窄处位于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夹角间,左肾静脉近段外压性变窄,回流受阻,中远段及其属枝明显增粗扩张。4例患者的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明显受压,1例有性腺静脉迂曲扩张,CT动脉成像(CTA)可对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夹角测量准确。
3 讨论
3.1 胡桃夹综合征是左肾静脉行经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时受挤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1972年De Schepper[1]首先报道由此引起左肾出血才引起重视。近年来文献上多有报道,是少见的不容易诊断的血尿原因之一。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因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过小,使得在其前下方走行的肾静脉受到钳夹而导致左肾静脉压力增高,临床上出现血尿(无症状,多间断发作,肉眼或镜下),腹痛(左腰或左侧腹),男性患者并可出现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直立性蛋白尿机制尚不清楚。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到40岁的男性,儿童发病集中于4~7岁,多发年龄为13~18岁。左肾静脉受压可影响女性生殖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盆腔不适和月经增多的临床症状,子宫静脉曲张、卵巢静脉曲张,导致盆腔淤血综合征。妊娠可加重左肾静脉的压迫导致出现血尿或症状加重。男性患者并可出现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超声检查可显示腹主动脉、SMA及LRV的解剖情况,显示LRV宽度的变化及狭窄前后血流速度的改变。超声对本病诊断的准确率在80%~95%以上[2]。由于对最窄处和最宽处内径的测量因人而宜,加上肠道气体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其在LRV狭窄后几乎水平注入下腔静脉,使得狭窄部分测量更加困难,影响了超声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而且无法显示曲张的性腺静脉。 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金标准是左肾静脉造影并测量其与下腔静脉的压力差。但由于血管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目前更趋向性的使用非创伤性方法替代创伤性检查方法。
CT三维血管成像在胡桃夹现象具有立体直观、无创简便优点,可作为胡桃夹现象临床筛查的一种常规确诊手段,随着三维重建扫描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CT在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CT血管成像(DSCTA)、容积再现技术(volumerenderingteeh.nique.VRT)三维成像使图像更形象、直观地反映肠系膜上动脉、主动脉和左肾静脉的解剖关系。并且可以多方位旋转,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异常病理形态,其准确性接近DSA。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可以准确测量肠系膜上动脉和主动脉夹角、左肾静脉狭窄段和扩张段的内径。能够清晰显示左肾静脉、SMA和AO的空间解剖关系。测量左肾静脉内径及SMA夹角方便、直观。并且能清楚显示左肾静脉受压及受压前段的扩张情况。
总之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晰的显示左肾静脉周围的解剖结构,对胡桃夹综合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随着CT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的不断完善,它将成为对诊断胡桃夹综合征很有帮助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 De SchepperA.Nuteracker phenomenon of the renal vein and Venous pathology of the left kidey.J Belge Radiol,1972,55:507 511.
[2] 胡元平,霍平,吴琪,等.不同体位超声检查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意义.中华超声影像杂志,2004,13:143.
[3] 龚洪瀚 王进华,姜健.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5(23):620 6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7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