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高职学生教育要有新特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永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60-0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工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才能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呢?这既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全面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疏导与交流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即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思想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巩固与升华。列宁指出“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要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接受思想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思想素质的内化与提升,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然而,新时期的高职学生与过去相比,思想更加活跃,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过去那种单一的灌输式、说服式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奏效。“如果方法不对或不适当,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必须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突出学生主体的新方法。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内容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现实社会状况结
  合起来,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借助各种媒体,变“真空传播”为“载体传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思想性、趣味性和渗透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辩论、观察、体验,引导他们自己寻找正确答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特别是对学生十分关心的时事、政策和实际生活问题,必须据实讲解,把客观情况告诉他们,不要回避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用相应的教育理论予以科学解释,引导学生解除思想疑虑,提高他们正确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坚持疏导与交流相结合。由于高职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自立意识,因此他们在接受老师的教育时,注重的是老师所讲是否有道理,在处理问题时注重的是老师所做是否公平恰当。他们一般愿意接受与人为善,和风细雨的帮助教育,厌烦那种简单粗暴、盛气凌人的家长式作风。所以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寻求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采取耐心疏导与规劝的办法,通过旁征博引、以心换心,共同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而解决问题,自然就会达到教育目的。在教育中,所用语言应柔韧、婉转,使其易于接受,讲解他们容易理解的道理,列举他们所熟悉的事例,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切忌采取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否则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甚至使矛盾激化。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落到实处,就必须通过师生间经常地交流思想,准确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可以满足学生受到尊重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积极性。
  二、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新时期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与教育是否有的放矢、有无针对性密切相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与个性,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才能收到实效。
  要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一是坚持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必要的集中教育的同时,还要根据各班级的不同情况以及思想教育的不同主题,结合实际,灵活安排,坚持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相结合。绝不能陷入千篇一律、一哄而上虚造声势、图表面热闹的形式主义的误区。对于教育影响面较大的内容和事件,宜进行集中教育,有利于烘托气氛,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对于影响面较小、不宜公开的内容和事件,一般采取分散性甚至个别性教育,以缩小负面影响,增强针对性。例如,在利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内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集中教育为主效果要好;而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心理疏导问题等,则进行个别教育效果更佳。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是首先提出总体教育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即使是同一教育主题,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结合点。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真正收到教育实效。因此,我们要特别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班级的优势与作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二是坚持一般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特征、不同文化、不同思想基础,实行一般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首先要分层次教育,增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要把教育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区别开来,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提出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均有信心,有可能实现教育目标。如果目标或要求过高,学生会感到可望不可及,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甚至引起逆反心理。同样是团员,也要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对优秀团员可以教育引导他们积级创造条件向党组织靠拢,但对一般团员只能要求他们做一名合格团员、争当优秀团员。其次分年级分阶段有所侧重,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例如对一年级学生要侧重于“既来之,则安之”教育、“学会学习”等教育;对二年级学生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侧重于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遵纪守法等教育;对三年级学生则要侧重于进行“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创业”等教育。第三要分类别进行教育指导,增强教育方法的针对性。要针对学生不同类型的思想状况和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例如对缺乏远大理想的学生要以理想教育突破口,对行为规范较差的学生则要以纪律教育为切入点。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多血质的人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才能令其改正错误;而对胆汁质的人需要耐心说服方能有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生活“背景”,同样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所以更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成效如何,要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及实际效果来衡量。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对照教育目标,认真地调查、分析、研究思想教育现状,才能从中发现和总结出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推动思想教育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要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思想教育效果,就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一是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转化人的思想、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工作,这是一种精神成果,但它同时又通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外化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文明守纪的进步、学习风气的好转等物质成果。因此,评价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仅要有质的规定性,还要进行量化评价,明确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更全面、更精确、更科学地把握教育的效果。不仅要反映质的飞跃,而且要通过纵向、横向比较,看到量的积累,还要善于应用现代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方法与手段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同样既要对其政治立场、思想品德、法纪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又要对其提高的程度、进步的大小更准确、系统地进行量的评定,充分体现评价的层次性、具体性,以全面考察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动态状况。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能简单以理论成绩评价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更应注重对其言行举止的考察。
  二是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人的思想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既有表象性和可知性,又有隐蔽性和内涵性。大学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有的可能十分明显,有的在一定时间内不能直接反映出来,而是隐涵在其它事物之中。因此,对大学生想政治工作成绩的评价,不能仅仅用开展了多少次活动,召开了多少次会议、表彰处理了多少人等直观的显性工作来衡量,更要考察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转变校风等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成绩。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不但要直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如何,而且要考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其学习、生活的激励与推动作用等隐性成绩的好坏。严格地说,不仅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更要看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主动适应社会,把个人追求同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参与竞争,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去。另外,评价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还要注意到校园环境、规章制度、教师人格、同学关系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正如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所指出的那样:“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改革创新,努力探索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路子,切实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新局面。
  
  作者简介:
  叶永鹏(1969―)男,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中国职教研究会职高委会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9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