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离岸市场面临新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大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中着重提到:要“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工作将迈出实质性步伐。而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快速推进,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
近年来,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迅速推进以及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的实施,人民币开始大量流出境内。同时,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境外机构对于人民币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导致了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逐渐形成。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0年初,香港人民币存款约630亿元,占全部存款的1.3%,而2010年末,已突破3000亿元,占香港全部存款的近5%,一年内急增近5倍。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金融中心形成的步伐明显加快。德意志银行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扩大,香港人民币存款在2012年底将达到2万亿元。
香港的银行在接受人民币存款以后,只需留下一定比例准备金就可将其作为贷款发放。贷款户在取得贷款以后,又会把它存放银行以便于使用。这样,通过银行体系将会产生数倍于原存款的境外人民币。由于离岸金融市场没有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要求,银行实际保留的准备金比率通常低于在岸金融市场,因而,这个境外人民币的创造过程是内地货币当局无法控制的。境外人民币的创造,不仅减少了内地的铸币税收益,还将对内地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当央行收缩或扩张人民币供给量时,境外人民币会流入或流出内地,进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目前,我国内地虽然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还缺乏弹性,而香港人民币汇率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这必然导致两者的不一致,当这种不一致达到一定程度,大规模人民币资金必然会通过投资、贸易等公开以及各种非公开的形式跨境套汇。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投机者很有可能利用香港来冲击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增加内地货币和资本市场不稳定运行的可能性。
如何完善和丰富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回流的渠道,已成央行和香港金融监管当局的首要任务,同时也将决定人民币走出去战略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币能否真正实现国际化,也与此紧密相关。
笔者以为,举措之一是要下大力气推动人民币在新兴市场的结算步伐,分流部分离岸人民币存量到新兴市场。中国企业要借助中国与新兴市场体的历史渊源,充分利用已开放人民币直接投资的机会,争取新设立的境外投资项目以人民币投资,分散人民币的境外存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缓解人民币回流压力。
举措之二是加快人民币证券市场的发展步伐,比如尽力扩大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一方面引导国际金融机构在上海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券”,另一方面,扩大离岸人民币债券的规模,继续鼓励境内外企业以发行“点心债券”的模式再融资,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可以加快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IPO。监管当局应放宽和支持境内外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股票,鼓励境内企业的境外IPO地首选香港,既可拓宽人民币资产配置渠道,又可缓解国内企业的“融资难”。
举措之三是适当放宽以人民币结算的QFII额度。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截至去年底,已有103家境外机构取得QFII资格,批准的投资额度191亿美元。随着离岸金融中心的逐步成熟,香港人民币存量急速上升,部分投资机构已开始筹组人民币基金。因此,引入合格的境外人民币投资者的时机成熟,监管当局应设法扩大QFII额度中人民币的占比,吸引境外投资机构的人民币基金投资境内的金融市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63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