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江山 孙建坤 李玉红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日趋恶化,并由金融层面逐渐深入到实体经济,对各国经济增长均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我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同样受到了很大影响,08年以来季度GDP同比增速快速下滑,CPI及PPI均跌入负值区间。河北省作为我国资源大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危机下投资风险的大幅增加和银行缩紧银根,使得全省经济增长受到严重挑战。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的课题是:虚拟经济一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增长有无因果联系;如何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建立一种稳定有序的金融体系,使经济增长可持续。本文尝试在河北省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作实证分析,寻找二者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数据、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与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了一系列指标对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度量(见表1):
  
  1.经济增长。衡量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一般用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表示,本文沿用通行做法,同时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用河北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78年=100)对GDP进行折实;另外为了消除人口规模对GDP的影响,最终选择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指标。
  2.金融中介的规模。规模指标反映了金融中介总量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本文借助Levine等人提出的流动负债规模指标,用人均实际银行存款余额来衡量地区的金融深度。
  3.金融中介的效率。该指标体现了金融中介沟通储蓄与投资的功能,一般用银行贷款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之比来代表。
  4.金融中介的资源配置效率。这里参考龙海明(2007)的做法用银行贷款余额与名义GDP之比反映金融中介的发展对资本边际生产率的贡献。
  5.金融市场的实际利率。在我国目前官定利率的背景下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使用金融机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同时考虑到有些年度利率变动频繁,按照执行时间加权平均计算每一年的名义利率,然后该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用河北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衡量),得到实际年利率,由于利率变动对经济的时滞效应,所以最终采用滞后一期的实际年利率。
  本文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金融年鉴》和《河北经济年鉴》等数据库,并进行整理与计算得出。样本年限从1978年到2007年。
  
  (二)模型设定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以上指标的选取,本文建立了以人均实际GDP为被解释变量,其它指标为解释变量的部分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建立对数模型优点表现为:一是可以消除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二是参数为弹性系数,没有量纲便于比较。
  h(RGDP)=c+αln(CK)+βln(DC)+γln(DK)+δR+ε
  α、β、γ分别表示三者对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即当这三者都变动1%,RGDP相应变动α、β、γ个百分点,ε是随机扰动项,表示
  (RGDP)不能被四者解释的其它因素。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时间序列模型来研究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ECM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模型的结果。
  
  (一)变量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对相关性检验的结果影响较大,由于经济数据通常是非平稳的,这样使用通常的分析方法――假设经济数据是稳定随机过程――进行分析的意义不大。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处理,然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因果分析,否则就会造成伪回归。本文将利用ADF单位根方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通过检验表明,ln(RGDP)、ln(CK)、ln(DC)和ln(DK)变量分别以99%和95%的概率保证是I(1)过程,即初始变量非平稳,但通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可保证平稳,同时实际利率变量是以95%的概率保证是I(O)过程,即为平稳序列。
  
  (二)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分析
  因为R是平稳变量,而h(RGDP)、ln(CK)、ln(DC)和ln(DK)都是一阶单整系列,说明ln(RGDP)、ln(cK)、ln(Dc)和ln(DK)可能存在协整。本文采用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进行多变量单方程检验。设置hl(RGDP)为被解释变量,而ln(CK)ln(Dc)ln(DK)为解释变量,进行OLS估计并检验残差系列是否平稳,结果说明残差项是稳定的,可以认为这些变量间存在(1,1)阶协整,说明变量ln(RGDP)、ln(cK)、ln(DC)和ln(DK)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得到的回归方程就是协整方程,发现调整后的拟和优度为0.999996,说明模型总体拟和程度较高。即金融中介的规模及效率与河北省经济增长表现出正相关关系,金融中介规模及效率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分别增加0.997和0.992个百分点,而金融中介的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金融中介的资源配置效率每增加个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下降0.993个百分点。
  
  (三)误差修正模型(ECM)
  尽管我们已经证实河北省经济增长和金融中介的规模、效率及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然而这种关系是在短期动态过程的不断调整下得以维持的,即现实中的变量之间是短期非均衡的。根据Engle和Granger1987年提出的Granger表述定理,我们可对经济增长和金融中介变量建立误差修正方程为:
  Dln(RGDP)=-0.001+0.995Dln(CK)+0.995Dln(DC)-0.996Dln(DK)-0.006D(h(RGDP(-1))+0.017D(1n(RGDP(-2))+0.0035D(ln(RGDP(-3))-0.422RESID(-I)
  在上述的误差修正方程中,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这种短期经济波动分为短期金融中介的影响和偏离长期经济均衡的影响。当下一年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本年非均衡误差将以(-0.422)的调整力度将经济增长从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增长状态。
  
  (四)Granger因果检验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性,但是这种关联不一定表明金融中介促进了经济增长。为了验证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采用Granger检验对模型各变量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从表中看到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机构的数量增加,人均实际银行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152.7元显著增加到2007年末5568.6元,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中介的发展,其中经济增长在10%显著水平下,对存款向贷款的积极转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符合“需求跟随型”理论。改革开放30年,河北省高速经济增长,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金融中介在此背景下不断发展壮大。也就是说河北省金融中介发展是依赖于本省经济增长,这验证了“供给导向”理论。另外,我们看到人均实际银行存款余额也是存款向贷款的积极转化的原因,而存款向贷款的积极转化并没有吸引存款增加,这说明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金融中介规模的简单扩张,而不是依靠金融中介的效率来支撑,其较低的单位金融资本产出效率压抑了潜在存款向银行的聚集,因此难以长期持续。
  
  四、结论
  
  基于上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通过协整检验考察河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与实际利率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2、通过协整方程发现河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的规模和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金融中介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河北省金融中介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因素,但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通过国内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来实现的,这种金融规模不断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较高的储蓄存款。然而,在资本配置效率方面,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极为有限。
  3、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初期,银行吸收的存款规模越大,经济增长越快;而当经济开始步入成熟期,经济增长越快,导致金融中介效率越高。目前河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处于“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的混合阶段,这是河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这与帕特里克(1966)的结论是相符合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64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