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新教材 认识新教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兆霞

  【摘要】 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数学;新教材;基本理念;可接受性特点
  
  1 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人教版数学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2 充分利用新教材可接受性特点,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1 贴近生活,注重过程。因为一拿到人教版数学新教材我们就发现了它与以往教材“呆板面孔”的不同,给人以生动、亲切、活泼的感觉。内容素材的选取,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例如,观察温度计;观察一周天气预报;银行储蓄;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脉搏;保护动物、收集废电池、丢弃塑料袋等环境保护问题等);教材的组织安排,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为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重要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些好的背景材料,为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2.2 发展思维,引导探索。人教版数学新教材的内容体现数学思维规律,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教科书的学习内容中,穿插安排了大量“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栏目,习题也以“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拓广探索”的形式,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带着有趣的问题走进课堂,又有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用中学。
  2.3 精编问题,创设情境。新教材精心选编了现实生活和数学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 有理数的加法》中的“填幻方”;《有理数的乘法》中的“翻扑克牌”游戏;《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古老的代数书、买布、种树、电话记费、销售中的盈亏、节能灯问题等。都是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问题在教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实际,精编问题,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4 改进呈现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教材的呈现形式做了精心设计,改进栏目设置、图文搭配、版面设计等方面,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科普小品“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呈现教材内容,安排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教材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一跨进初中数学的“大门”就乐在其中,他们会惊讶地说“数学书真是有趣了!” ,“数学原来是这么有用!”,他们与新教材“一见钟情”了。
  
  3 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标准》中强调:重知识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公式、法则等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图形一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准备一些硬纸片、包装盒,通过展开与折叠,亲自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要始终结合“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4 精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中学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着眼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这也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新教材中安排“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新教材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另外,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还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在创新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社会对新教材充满了期望,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在广大园丁的努力配合下,新教材必将如新世纪第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国教育茁壮成长,让那些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收稿日期:2008-3-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3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