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初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作为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不仅仅要教学育人,还要对知识进行挖掘创新。如何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研究成为了高校长期面对的问题。在高校中实施知识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在改革及发展中所面对的迫切问题。本文初步总结探讨了高校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型,希望能够为高校知识管理模型发展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知识管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41-03
  引言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巨大变革过程中,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潮流和方向。知识管理的理论已经在企业中得到应用,如微软、英特尔、会批等公司都制定了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高校知识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迫切需要实施知识管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知识管理模型构建的目标
  把学校、学生、教师、教学等资源整合为动态的知识库,通过吸收校外的知识集,在经过学校内部的整理、共享、转化、创新,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高校作为知识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单位,迫切需要应用高校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型来解决知识管理问题。
  二、知识管理模型构建的原则
  从知识本身的特点以及高校这一特殊的知识组织的特点来看,高校知识管理模型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
  高校知识管理系统在设计、实施等过程中应处处以人为中心。隐性知识是以个人所有为基础的,所以应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建立出一种有利于知识共享的高校知识管理模型。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软环境,同学之间、教师之间都乐于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将直接极大的提高知识管理模型发挥的作用。
  (二)动态性
  高校知识管理是一个时刻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一方面知识创新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知识创新要求不断的发掘、创新出更有价值的知识;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的知识集也在与高校外部知识集处于不断的流通中,在这种流通中高校才能发挥在社会中的作用。所以必然要求高校知识管理模型应当处于动态过程中。
  (三)系统性
  高校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是一项内容繁多、关联广泛的工程。高校知识管理模型必须从学校自身发展出发,以全体师资力量为依托,建立出各方面都统筹协调的模型。高校知识管理系统应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出发,使整个高校的教学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调动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
  三、高校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及主要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作为学习型组织,在重视知识传播与学习的同时,知识创造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近年来我国高校逐步开始探索知识管理,以便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高校的要求。高校知识管理模型从宏观程度上,分析了高校内部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流程,故而构建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型,有利于高校宏观掌控知识管理的全过程,协调知识管理的各环节,使得知识管理顺利进行。
  如今,我国各大高校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知识管理,越来越多的人也日益投入到高校知识管理模型的研究中,例如:夏晶提出的高校知识管理“灯笼模型”,陈士俊提出的基于“社会―技术”双视觉的高校知识管理模型等。根据前人的经验,并结合高校知识管理的具体实践,我们也构建了一个新型的高校知识管理模型。
  图1:高校知识管理模型
  (一)高校知识管理基础建设
  1.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高校顺利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进行知识管理的最初工作。高校在开展知识管理工作时,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方案,对当前可以预测到知识管理各阶段提出指导性方针政策;其次,为了鼓励高校教职工与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管理中,学校也需建立合理的激励体制,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例如为教师学生的知识创造提供资金支持;定期公开表扬教师或学生知识共享的行为等等。基于教师学生知识创造动力不足的情况,学校也可以将知识管理成就列入教师评职称、学生评奖评优中,在给教师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侧面提升他们进行知识管理的热情。当然奖励措施存在的同时,高校也需建立适当的惩罚措施,对固步自封,阻碍知识管理者予以惩戒。
  2.校园文化
  高校知识管理的每一个参与人员只有自觉主动地进行知识共享,知识传递,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财富,高效提升本校的学术水平,倘若参与人员只是迫于制度要求,被动进行知识共享,往往知识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被挖掘,很多特色的知识资源也容易被忽视,因而良好的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尤为重要。知识交流工程中,不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为了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往往不愿将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学习技巧与他人进行分享,假若每一个参与人都被这种思想束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高校知识管理的效率极低。因此,高校必须极力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学习,乐于共享的校园氛围,使得人们无隐瞒地将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展现出来,积累他人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新的体会。
  3.技术平台
  以往知识只限于文字、图画记载或是口头表述,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展示形式日渐丰富,也增加了知识交流、知识传递的途径,极大提升了高校知识管理的水平。高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设网上课程,将课外学习内容上传到共有数据库中,方便大家下载学习。为了推进知识有效地共享,增加教职工学生的交流机会,学校在利用现有社交网络或软件的同时,也重视校园内部系统的开发,例如BBS平台的构建,本校教职工学生可以通过论坛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或是讨论某一课题等等。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高校也意识到移动终端APP开发的必要,通过开发内部沟通软件,方便学生老师彼此之间的交流,例如安徽大学开发的口袋小安,只要是本校成员均可注册为其用户,在该平台中与其他用户进行知识交换。   (二)知识整理
  高校成员包括学生和教职工,因而他们也是高校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教职工是高校知识管理的领导者,他们总结制作的教学课件,编撰的学术论文、书籍等都是高校知识的核心组成,高校要善于收集整理这些知识资源。并且同所高校内教职工间的能力也有差别,高校也要鼓励教职工之间交换彼此的学术科研经验,教学经验等,使得这些隐性知识在校园内得到传播。对于学生,高校需定期整理他们的项目成果,实验模型,数据分析等,丰富本校知识库,并培养学生知识共享的意识,推动他们参与到知识交流中,在展示自己成果的同时,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项目实践经验等等。高校知识管理不局限于校园内,知识整理时也要及时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其他学校知识管理经验、教学理念方法等等,并且将外部大环境中新产生的知识纳入自己知识管理的范畴。
  (三)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贯穿于知识管理的整个过程,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也是高校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的软环境。知识产生的目的是得到传播与交流,高校知识管理中必须加强本校知识共享的水平。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几乎每个学科都会设立专门的教学团队,定期分享彼此的教育资源及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学科难题,以便提升总体教学水平,发现新的专业研究领域。从学生角度,高校不仅利用现有技术平台为其提供知识沟通渠道,而且通过设立社团的形式促进知识共享。社团融聚了各专业人才,同学在进行社团工作的同时,分享彼此的实践心得,学习体验,促进学科交融,使得同学接触到本专业之外的新知识……所以,知识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模型必须的组成部分。
  (四)知识转化
  知识共享的过程其实是知识学习与再认识的过程,认知知识后我们必然会经过知识转化这一环节。依照SECI模型的内容,作为高校知识管理模型中一个结点的知识转化,归纳起来主要是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知识管理中最大的挑战是隐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是教师学生长期积累的个人财富,无法被他人直接获知,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与模仿,将他人的隐性知识转为自身的隐性知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师实验步骤的模仿,掌握实验要领等等。为了更好地使隐性知识在更广的范围内被获知,高校也要帮助教师学生利用现有技术,尽量将隐性知识有形化,通过视频记录教师学生的知识行为,用音频记录记录他们的经验心得等等。
  (五)知识创新
  高校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知识创新。高校在现有知识集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学生进行知识挖掘,创新出新的知识。高校作为知识的集合地,在接受外部知识时,我们不能原版照抄,而应注重抓取其中的精髓,凭借自身的经验与能力,将其转化为全新的知识。学术水平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任何学术领域的高校工作者及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应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将已证实的理论作为先决条件,然后融入自己的主见,大胆提出假设,提出新论点,不断进行知识再造,实现该领域的新突破。高校知识管理不仅是在学术方面,在其他知识共享的过程中,我们都需推进知识的创新,养成知识创造的习惯,为高校知识资源增添新活力。
  (六)知识库
  高校知识管理的任一步骤都会涉及知识存储,将知识资源存入知识库中,因此高校知识库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资源。随着高校办公的自动化,知识库中知识的存储形式也日益多样化,除了纸质文档,其中更多的是电子化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科研模型等等。数据库技术的出现,也使得高校知识库的存储量急速提升,知识库的管理也渐渐趋于信息化,当然由于每所高校数据库的设置不同,高校对知识库进行管理时,也需注意与其他高校的数据库对接,以便实现有效地知识交流。与此同时,高校也需健全知识库的检索读取工作,为了便于教师同学们获取知识信息,高校需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知识地图,完善知识库系统的检索功能等,以提升知识库查询结果的精准度。
  四、结束语
  高校知识管理模型的建立仍然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在知识管理方面,不同高校也有自己的面对的不同问题,对知识的整理和深度挖掘是高校长期面对的问题。就目前环境来看,知识管理将是高校进行有效管理的必然趋势,所以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必须重视并且不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崔灏.高校知识管理策略研究[J].山东大学,2009.
  [3]康力博.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10.
  [4]王楠.高校知识管理与系统构建研究[J].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7.
  [5]陈士俊,王楠.高校知识管理的模型及其实施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6]胡笑旋,杨善林.高校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
  作者简介:钱 君(1993-),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836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