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入模型的我国两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兰 谢群
摘要: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操作风险的量化是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里有关操作风险的主要度量方法,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采用自上而下的收入模型,运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2001至2009年的财务指标数据,对这两家上市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度量分析。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收入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操作风险的大小,与我国银行操作风险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充分披露损失数据。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收入模型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比较与分析
目前,国际银行界对操作风险的研究日益深入,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逐步向计量方向发展,力求更为准确地计算出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对操作风险度量的方法也很多。根据出发角度不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计量方法,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计量方法。自上而下法着眼于银行总体的目标,如银行净收入、净资产等,适合于从宏观和银行监管机构的角度去考察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自下而上法立足于微观,从企业角度,即从单个银行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银行运行中一系列的基本要素,考虑这些要素的潜在变化可能会对目标变量带来的影响。国际上,最通用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以巴塞尔新协议为标准,主要计量方法有: 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其中高级计量法又包括了几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在复杂性和风险敏感度方面是逐渐增强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进行计量,而高级计量法更能反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真实状况。
基本指标法是将目标变量设为一个固定的系数,作为操作风险值,这个系数由监管当局确定,由巴塞尔委员会设定的调整系数,将行业范围的监管资本要求与行业范围的指标联系起来的一种测量方法。基本指标法在估计过程中对不同的业务领域不加以区分,比较适合业务较少的小型商业银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运用基本指标法度量操作风险不能真实反映银行自身操作风险损失特征,容易高估风险。标准法与基本指标法相似,但对银行的业务进行了细分,具体分为公司金融、交易和销售、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和清算、代理服务、资产管理以及零售经纪业务等八个业务部门,每个部门确定了不同的指标,而针对每个部门的系数也是由监管部门制定的。标准化方法模型主要有收入模型、证券因数模型。高级计量法是商业银行用定量和定性标准,通过内部操作风险计量系统计算监管资本的一种方法。高级计量法主要是考虑商业银行运转的一些基本要素,例如资产、负债、重要的经营过程、重要的资源,然后考虑这些因素的潜在的变化可能会对目标变量带来怎样的影响。操作性较强的高级计量法有: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极值法、记分卡法。三种操作风险度量的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计量与测度
(一)模型选择
现阶段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数据不足,采用高级计量法度量操作风险相对困难,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可以采用对风险敏感程度较高的收入模型来度量操作风险。该法下的操作风险度量与银行的运营情况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银行的风险特征。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难度,本文采取自上而下的收入模型来进行分析,度量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收入模型中的操作风险是指广义的操作风险,即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之外的所有风险都视为操作风险。一般选取银行净利润为目标变量,然后考虑各个风险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净利润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素解释,剩下那些不能被解释的部分就可视为银行的操作风险引起的净利润波动。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可决系数定义为回归平方和与离差平方和之比,主要反映目标变量的波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解释变量解释。在收入模型中,目标变量是净利润,解释变量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不能被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可以视为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商业银行净利润的波动。具体模型为:
income=a+b1*x1+b2*x2+b3*x3+……+bk*xk+ε
式中a为常数,b1、b2……bk为k个参数,表示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x1、x2……xk为k个影响净利润的因素,ε为随机误差。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经济增长,使用实际GDP的增长率(剔除价格因素)作为代表变量。整个经济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银行经营的净利润。二是一年期存贷款利差,银行主要经营集中于商业贷款,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使用一年期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差作为体现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三是证券市场,本文考察的对象是上市银行,其收入受证券市场总体表现的影响,所以选用上证日平均指数作为这方面的变量。由此,我们建立由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差和上证日平均指数构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income=a+b1*GDP+b2*(Loan-Deposit)+b3*index+ε
(二)数据来源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后上市,多数银行的上市时间较短,收集到的数据不够充分,所以本文采用上市时间相对较长的深圳发展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这两家商业银行在规模和主要业务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另外深发展和浦发银行的财务数据披露得较完善,数据收集更加方便准确。主要收集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网站
(三)风险测度
1. 回归结果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2001-2009年收入模型涉及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调整可决系数反映了因变量的方差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模型解释,它的值越接近1说明模型的解释能力越强。在模型中,那部分不能被模型解释的方差被认为是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从表1中看出,深发展的可决系数为0.527,说明模型可以解释方差中的52.7%,同时也说明操作风险在总方差中占到了47.3%。浦发银行的调整可决系数为0.572,说明模型可以解释方差中的57.2%,操作风险在总方差中占到了42.8%。深发展、浦发银行都超过了40%,而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标准为10%-20%,说明两家银行的操作风险较大,应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2. 操作风险的度量
假设净利润的波动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按照新协议99.9%的置信水平,可以将3.1倍标准差作为操作风险。这基本就包括了操作风险引起的预期和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对应的方差=净利润总方差*(1-R2),操作风险对应的标准差为操作风险对应的方差的平方根值。通过回归数据计算得出深发展、浦发银行操作风险估计值分别为136.16,274.38。另外,由于两家银行的资产规模不同,银行的经营规模越大,就存在越多的不确定性,而我们分析的数据均值相差比较大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根据方差来直接判断,本文引入变异系数来度量,变异系数=操作风险对应的标准差/平均净利润,变异系数越大,所表示的含义是指银行所承受的操作风险越大。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出深发展、浦发银行的平均利润分别为18.8亿元、47.8亿元,计算得出变异系数分别为2.34、1.85。可见,深发展的操作风险要大于浦发银行。部分回归数据及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 收入模型利用较少的、从银行外部就可以获得的数据不仅可以得出较准确的绝对操作风险资本量,还可以通过相对操作风险值来对不同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比较。收入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操作风险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深发展的操作风险相对高于浦发银行。从实际情况看,深发展的不良贷款率高于浦发银行,资本金相对不足,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分析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与各银行实际状况基本相符合。
2.本文采用的模型是属于“由上至下”的收入模型法,采用的都是公开的信息数据,指标个数和样本容量有限,计算得出的操作风险估计值在一定程度上不够精确可靠,会跟银行的实际情况有出入。理想的情形是,“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在现有条件下不断熟悉、完善该操作方法的具体过程,不断积累操作风险度量的经验,以便将来采用精度更强、灵敏度更高的度量模型。
(二)政策建议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明确提出了操作风险资本金的计提方法,并希望各商业银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开发适合自身操作风险度量的高级计量法,以提高度量精度。目前国内的学者对于操作风险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由上至下”方法阶段,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也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大型银行,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操作风险分析模型和方法,在强调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突出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快开发和使用高级计量法。
2.高级计量法对数据有很强的依赖性,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之前,加强对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搜集,建立长跨度、强时效、高质量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监管部门应制定披露标准,鼓励和提倡商业银行披露损失数据,不仅可以加强外界监督,还有利于学术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邵玲.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J].当代财经, 2008(9).
[2]樊欣,杨晓光.操作风险度量:国内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4(5).
[3]田玲,蔡秋杰.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3(8).
[4]刘桂荣,赵妍.基于收入模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实证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刘睿,李金迎.基于股票收益的操作风险资本估计――自上而下方法[J].管理科学, 2008(6).
[6]张学陶,童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实证分析与风险资本计量[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5).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0491.htm